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五)


第二大項:「詳明本經興起之因緣」。第二大段詳細地來說明《無量壽經》興起的因緣,就是說:佛為什麼要講這部經?之前提到,如來出興於世,一代時教,總是為了要讓大家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修學所有的法門,都是要讓我們見性,所以不要分:你是修學什麼宗派、修學什麼樣的法門,不要互相詆譭,這是學經教、聽經、學佛,要有正確的觀念,這個很重要的。有了這個觀念以後,再來要選擇適合現代、適合自己修行的方法,無論什麼方法,都是講的明心見性而已。所有的經典,我們提倡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一門深入要做到入一無妄。一就是一心,就是本性,如果不能入一,不能無妄的話,學什麼經典都是枉然。你一門深入,要深入何處,終歸入一,入一就是入一心,恢復本來。無妄就是把妄想、習氣除滅。有人說:我一門深入,我念一句佛號,或是,我只看一本經,這很好。但是要能夠達到入一無妄,那麼,有人說,我發心學法門,總持諸法,廣學法門,但是也要做到入一無妄。
因為所有的經典,不論是相宗、不論是性宗,或是禪宗、或是密宗,各個宗派,講的就是要你明心見性,要你入一無妄而已。離開這個就不是佛法,就不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所以一代時教,只是為了要讓大家見性而已,見性的方法,就有很多種,有用參究的、用持咒的、用持戒的,或是止觀、或是無盡觀、或是唯識觀,種種不同的方式,只是為了要見性,那見性的方式,大略上就有這些。還有念佛,尤其是念佛,最契合此方眾生的根器,也適合現代人的工作,所有時候都能與性德相應,念念不離,無有間斷,而且念得熟、業障消,就會做到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成就普賢行。淨土法門確確實實,是契合現代人的根器,只有少部分人,可以用參究或是止觀的,如果大家都學念佛法門也沒有問題,因為無論是上根、無論是下根,淨土宗全部都接受。上士一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講無量壽經,就是為了這些中、下根人不能相信,他說怎麼會這麼簡單?這麼容易?其實真的就是這麼簡單。印光大師說,要往生淨土、要成佛,比吃飯還要容易。甚至比得人身都還容易,得人身如須彌穿針、盲龜浮木,如同爪上土。須彌穿針:現在有高樓,大家比較容易體會,從須彌山上,高八萬四千由旬的地方,放一根線,山下放根繡花針,這樣垂直放下來剛好穿過去,這個有多難!但是往生淨土,是萬修萬人去,一念十念皆能往生。所以淨土法門稱為普門。真正普遍皆能夠攝化一切眾生的法門。不論是聰明利根,一聞千悟;或是中、下根人,就是需要聽經、需要研究,它都有很紮實的理論,讓你研究、讓你參究,所謂「修習止觀被中機」。要禮懺有淨土懺,乃至於我們講的「持名念佛」所被的根器算是最廣的,四種念佛當然都是普被,理即的普被也是普被,道理上這麼說是普被,理即的普被乃至到究竟即,反過來看,持名的方式是究竟即的普被,普被三根、利鈍全收。所以淨土法門確確實實是無上甚深微妙法,這麼甚深的法門,卻這麼容易地學習,這才是真正的甚深!如果是高深的,人家一看根本就沒有辦法參加這個法會,但是念佛可以到極樂世界,旁邊坐的可能是觀世音菩薩,可能是大勢至菩薩,或是《無量壽經》講的,賢護等十六正士都是真正的等覺菩薩,乃至於十地,地前的菩薩,都是同參道友,那了斷生死非常的容易,這些人來當我們的道友,來資助我們、來幫助我們修行,這樣多好。不像這世間,退緣非常得多,像有電視、報紙、雜誌,看了容易退轉,容易起心動念,又有種種的財、色、名、食、睡的誘惑,甚至現代人認為財、色、名、食、睡是不可離卻的、不可放捨的,這是錯誤的觀念,像我們學佛人不要睡得太多,睡太多會越睡越多。睡覺有很多種過失,讓你的心昏沈、智慧不明瞭,諸根暗鈍,這都是睡眠的過失。貪財、好色都是現代人的通病,退緣非常的多,而且就算不接觸,它就透過一些管道來找你,要毀壞你的修行,所以到極樂世界,確確實實沒有這些問題,到那裡,見色聞聲都是在聽法,不會像我們只有講座的時候是聽法,那裡風吹過叫德風,灑在身上的是華雨,六根對六塵都能夠體會、都能夠悟到無生法忍,它是出法音的,不會像這裡六根對六塵生覺受、生想念,起顛倒想,這就是非常明顯的差別,所以佛才為我們講這部經,而且選在靈鷲山講,靈鷲山是修行人很多的地方,代表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很少人得道,所以在這裡講《無量壽經》普利大眾,這是正說,正宣四十八願,彌陀經是在祇樹給孤獨園講的,這也是佛無問自說,兩本的內容主體是一樣的,只詳略不同,正式的淨土經典是《無量壽經》,因為裡面講的是四十八願,所以要詳明本經興起之因緣,淨土宗確實有這麼殊勝,心性很難體會!不屬於空、不屬於有,要明心見性,一直要求個「知」,要有個立足處、要有個知處,那就見不了性,以無所知為知,也不能見性,見性是本來的樣子,是離卻煩惱,識了本來,原來我的心從古至今從來不受一塵、不染一法,即使在染亦不染,在淨也不淨,沒有所謂染、淨二相可得,能夠體會到這一點,那算是對心性能夠明瞭、能夠知曉,從此從體起修,師父講經常講從根本修,心性是根本,本性是根本,叫全性起修,修不從外得,全修即是性,這是一體,是圓融的,不屬外求,這道理非常難以體會,非常不容易明白、契入。但是念佛就把這個道理直接打包成一句佛號,直接念就與心性相契合,有人說念佛還有間斷、還有生滅,這是眾生自己這一方認為有間斷、生滅,只要與本性相應,就如同與光明相應,黑暗就消滅,所謂:「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念佛就是直接契入這個道理,這麼快速,這麼明白,就是知幻即離,念阿彌陀佛心無二法,就是離幻,不用刻意遠離幻,因為諸幻本來就是虛妄的,一旦覺,這個迷自然就破除,念阿彌陀佛就是大覺,阿彌陀佛是無量覺,自性本覺稱為無量,所以叫無量覺,念阿彌陀佛就是直接打開本來,直接與本性相印,不念就是歸於六趣之中、歸於輪迴之中。有一首偈叫:「不念彌陀念六趣,非歸淨土歸娑婆,兩條道路分明甚,背佛趨魔奈爾何?」你要與魔相應,那我沒辦法,念佛就是與實相相應,直接像禪宗祖師所證的、所入的,你們統統都可以得到,等覺菩薩所證入的,也都能得到,這個法門是非常的難信,等覺菩薩聽了他也會覺得不可思議,《無量壽經》後面講:「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是故汝等應求此法。」釋迦牟尼佛金口誠言告訴我們,要聽聞淨土法門,多有菩薩不能得。上一次講的,菩薩最勝神通力,反覆大地不為難,又能乾竭於大海,令大山王咸震動,菩薩不是普通人,還不是少數,是多有,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所以大家遇到了真的是,是人甚稀有,過於優曇華,《法華經》、《華嚴經》的指歸在於《無量壽經》,你能深信《無量壽經》,是人甚稀有,真的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不但你們難遇此經啊,遇經能信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真正相信,真正接受,萬緣放下,一心念佛,這是如來第一弟子,在《無量壽經》後面說: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所以我們淨土宗說的道理,字字有根據,都是如來正說,稱性之極談,本經興起的因緣,第一條,稱性極談,如來正說,如來所說的就是要我們見性,這一部經不像《華嚴》、《法華》、《金剛經》、《般若經》講得這麼難懂,就好像在介紹一個地方,在介紹一個故事一樣,介紹一個國土,或是一個美好的一個境界,看起來是這樣,但它是稱性起用。要是明白一切法真實相,那都還好懂,但是要明白「即事見理」,這就非常的困難,所以蕅益大師讚歎說:不是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如果聽到有人說,念佛是生滅法,阿彌陀佛及一切諸法皆是幻相,求佛做什麼?那你就要曉得,此人必然沒有見性。因為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真的是不容易相信!真正見性的祖師像中峰國師、永明延壽大師都是真正得道高僧,不是名氣大,是真的有本事了脫生死。智者大師、慈恩宗的窺基大師;慈恩宗就是法相唯識宗。華嚴宗的這些祖師,近代的、古代的都無不是深信淨土,乃至於律宗這些祖師大德,弘一大師這些人,都是真正有功夫有成就的,都深信淨土。你們要是聽到說學淨土不契理,其實是這個人不契理。我們要很清楚,因為淨土宗確確實實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大家聽淨土也許只是做到深信,還沒辦法解得它的道理,但是不要灰心,一直學一直深入,就能解得,就能與佛如來同一慈力,與佛如來同一悲仰,就能夠契合阿彌陀佛的本心,就能知道為什麼阿彌佛這麼慈悲,大慈大悲為眾生宣說淨土法門,發四十八願。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說?十方如來為什麼出來讚嘆?這部《無量壽經》的內容,在世尊一代時教裡面多次宣說,查得到的經典就有兩百多種。如果不重要的話,釋迦牟尼佛不會這樣密集的說,只要一有機緣,就帶說一點淨土,表示它是如來正說。所以善導大師有一句話,也許別的宗派看了會覺得很過份,但要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夠明瞭,就知道真的不過份。他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句話有些人會覺得:會不會講得太誇張,明明就是要我們見性,為什麼唯說彌陀本願海?要知道釋迦牟尼佛是生在五濁惡世!五濁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所有一切都屬於染濁的狀態,眾生心也染,色塵也染,壽命也短,這樣的情況下,無力斷惑沒有能力斷除煩惱,所以釋迦牟尼佛在一代時教多次宣說《無量壽經》,讓眾生念這句佛號,得脫輪迴,十念往生,萬修萬人去。真正對經典了解,就會知道善導大師講這句話一點都不過分,而且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他講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親自說的,《法華經》講:他跟釋迦牟尼佛過去生同參,他很清楚釋迦牟尼佛出世是為了什麼!所以,「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真的是就是為了幫助我們。當然有些人覺得自己根器高不用佛來幫忙,不要這樣想,要曉得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都還承佛威神,我們根器再好也不及這兩位大菩薩,這兩位大菩薩在《華嚴經》發什麼願呢?願我命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又說:「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他不但自己去還勸大家去,證明這部經確實非同小可,不是屬於一般經典,因此要老實念佛真正發菩提心,這樣修行來念佛,那你就是如來的第一弟子,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情,因為這麼多的法門,能夠遇到淨土法門。它是如來正說,遇到了要好好把握,就像做生意,大好的賺錢機會在眼前不要放過,現在大好的成佛機會在眼前,若把它放掉,那真的是損失非常嚴重,這一生就空過,遇到淨土法門,真的要發菩提心萬緣放下一心念佛,對自己貪愛的嗜欲、嗜好不要再戀戀不捨,不要再起個好求心,要萬緣放下,如來正說是稱性極談,在經典裡面有一些是不了義法,很契合眾生的根器,它符合當時的生活環境,它教怎麼樣做人,怎麼樣做好夫妻關係,這是屬於人天乘,佛也會講,佛也教人家持咒,把身體的病苦除掉,這個世間的醫學就有了,佛也講些政治,教你做國王要怎麼樣統理大眾、要怎麼樣廣興善法,這些都屬於不了義法,這是祖師為我們判別的不了義法。讓眾生能夠見性的就是了義法,《無量壽經》是了義中的了義,不但能讓眾生見性,還能讓眾生容易學習,方便持誦、容易受持,這樣的方式,這樣的法門,真的是了義中的了義,是祖師大德千挑萬選為我們選出來的,連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都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這樣難遇又寶貴,真的是如來出世的正說,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念佛,要用功不要空過。
「華嚴、法華均圓頓稱性之教,但其歸趣,卻在本經」。《華嚴經》、《法華經》是所有大藏經的根本依止,稱為根本法輪跟攝末歸本法輪,華嚴屬於根本法輪,釋迦牟尼佛出現於世,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一個團體它成立的宗旨,其它的經典,祖師大德就判為枝葉,那攝末歸本法輪,就是讓你們看到了這麼多枝葉以後,要把它導回華嚴,華嚴導回普賢行願品,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無量光佛剎的介紹就是《無量壽經》,就是這一本《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本經在歷代有十二種翻譯的版本,因為經過戰亂,七種本子遺失,只剩五種,我們這裡有《無量壽經》漢譯對照,五種裡面互有詳略不同受持起來很難完整學習到,一般只流通康僧愷大師的譯本,裡面也多有不足,民國初年夏蓮居老居士發心會集,在這之前也有人會集,第一次會集是王龍舒居士,他是了不起的人物,印光大師學淨土法門就是因為看了龍舒淨土文,龍舒居士臨終是站著往生。所以會集是沒有過失的,我們第一天就講,是集義趣不是集文字。
再來是清朝魏默深居士的會集,龍舒居士只看了四種原譯本,魏默深居士看了五種,但是這兩個人都犯了一個很嚴重的毛病,就是刪改經文,這樣改是不行的,後人就沒有辦法受持,因為它的原文已經改動,不忠於原譯。
近代夏蓮居老居士,他一樣看到五種原譯本,他重新會集,前人所犯的過失他統統沒有犯,像「經文改動」、「改題目」、「改品題」,蓮池大師對之前的本子有批評,可是他在疏鈔也多用王龍舒居士的會集本,大師是淨土宗的祖師,代表說會集本仍舊可行,適合老修。這本子無論初學老修都有大利益,夏老居士臨終也是坐化的,無論是密教的大德或是中國佛教的這些大德,像虛雲老和尚,都對他非常的肯定,密宗紅教的大德貢嘎活佛也對他非常肯定,甚至讚歎說這個世間可以稱金剛阿闍黎者,只有他一個人,其他人都不行,這是紅教的活佛對他的讚歎,夏老居士相當不簡單。他會集的《無量壽經》,沒有一句是超出原譯本之外,都是從原譯本裡面取材會集,經典的題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剛好都在十二種譯本裡面,有七譯是丟失掉了,但是經題還在,他把它再會集起來,也含攝了其他七種本子的內容,我們講的讀經題就代表它裡面的義趣也在其中,所以是非常的如法,如法到不能再如法!批評是沒有必要的,這個本子一定留到末法一萬兩千年,甚至再住世一百年的一定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師父修學淨土幾十年,講經五十年,這樣的肯定這個會集本,大家不要懷疑,沒有問題的,師父自己也受持,所以大家對會集本不要懷疑,不能說居士不能會集,這是太過於偏見,又說會集的不圓滿,師父回應說:這叫雞蛋裡挑骨頭,師父說批評會集本是不對的,還說它是能夠留到末法一萬兩千年後,唯一再住世百年的本子,你要是譭謗,斷眾生的法身慧命,你過失非常嚴重、非常大,所以不要譭謗會集本,要相當的注意,對這個本子要有信心,近代虛雲老和尚也肯定,還有梅光羲居士、李炳南老居士,都對這本子相當贊同,懺雲法師的師父律航法師,乃至於近代海會寺道源長老的師父慈舟大師,還有淨律寺廣化老和尚的師父律航法師,也都是近代的高僧,他們對這個會集本都非常的贊同,而且慈舟大師親自作科判,幫它作序文,甚至還在電視台,在廣播台開講,幫它註解,這本《無量壽經》就是廣化老和尚的師父律航法師從中國帶過來臺灣的,所以這些有成就的大德,像律航法師是自在往生,廣化老和尚也是坐化的,讚歎這本經的人都沒有問題。如果有錯應該受持的人不能往生。然而會集的人能往生,受持的也這麼多人往生,所以一定要有信心,不要聽人家說些譭謗的話就退失菩提心。所以華嚴、法華都是稱性之教,但其歸趣卻在本經,第二,要解云: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淨土宗蠻多祖師當初都是儒家弟子,有些也曾謗佛,其實以前學儒謗佛的人很多,像印光大師曾寫書謗佛,蕅益大師也曾有,後來都改正過來,因為他們真正了解佛法。蕅益大師對於心性、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了解,都為世人所稱頌,印光大師讚歎《要解》:假使古佛再來為《彌陀經》做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沒辦法再比他做得更好,這本註解九天就寫出來,可以說是後無來者,前有蓮池大師給他做啟發,《要解》也是淨土宗的一本鉅著,用詞非常好,很通順,又很容易記誦,很容易記得住,要解裡面說《無量壽經》絕待圓融。它是《彌陀經》,為什麼說到《無量壽經》呢?因為《彌陀經》是小本的《無量壽經》,就是濃縮版,展開來就是《無量壽經》,兩部經的註解是通用的,歷代淨土宗的祖師,都是這樣著述,小本的《無量壽經》,講到淨土法門絕待圓融,不可思議,絕待就是離開對待,對待是有、無,或是空、有,或是所謂黑跟白、男跟女、世法跟出世法,一乘了義才能稱為絕待,絕待就是絕於對待,這樣就很明顯,就是沒有這些有無兩端,我們在這個世間都是在對待裡面,在是非裡面,我是你非,你是我非,非要跟他爭個高下、爭個高低、爭個誰輸誰贏,這都是在「對待」,本來沒有對待,妄立對待法,所以佛叫我們要捨掉。或是好、壞或是美、醜,都要捨掉,心裡面不要執著,尤其現在的人很愛漂亮,一定不要貪戀,我們在穿著上不一定要華貴,要看場合,要看你的工作,但是不可以執著,平常穿得一定要整齊,什麼樣的場合穿什樣的衣服,譬如來聽經就穿海青,如果到道場可以穿居士服,女眾不要穿短裙,男眾不要穿短褲,更不要穿拖鞋,這都是現代的生活禮儀,進來要向佛像問訊,看到法師要向法師合掌或問訊,如果在道場也可以頂禮法師,這些規矩都是在「學佛行儀」或「常禮舉要」裡可以看到的,這是現代人對穿著要注意的。還有,不要穿殺生而取得的衣物,在菩薩戒裡面有講:要是你穿動物的皮,是犯菩薩戒的。所以有受菩薩戒的人就要注意了,戒律是幫助你減少過失、減少惡業的,所以大家應該要受持,還沒有受戒前可以先學菩薩戒,學菩薩的發心、學菩薩的忍辱、學菩薩的精進,這是要學的。戒律要看、要學,戒律包含有律儀,律儀就是現在人說的「良好的形象」,所以我們講「穿著要整齊、要得體」,比如說去市場買菜,就不能穿內衣、穿短褲去,有的人說:那我穿正式去買,當然也不適合穿禮服去買菜。別想說:沒有關係!其實那也是為了要讓大家注意他,這是一種我相,也要放下,不要矯枉過正,這是要注意的。
所以「絕待圓融」,絕待是「絕於對待」,圓融就是「圓滿」,融就是「融通、融合」的意思。圓滿就是無所不包,融就是無所不攝,融攝在一起。華嚴經講: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是一法。「一、多沒有障礙」,「長、短沒有障礙」,「時、空沒有障礙」,時間跟空間,「修、短無礙」,修就是長,就是「長短沒有障礙」,這叫圓融。我們現在處處有礙,處處有問題,處處有苦惱,見色聞聲都有苦惱,這就不圓融,就是有對待法,淨土法門是離開這些對待,念佛離開妄想因緣、離開這些苦惱,所以它是絕待圓融。有人說既然不可思不可議,講《無量壽經》做什麼!不可思議,講不出來,說不到,不可思不可議,是說不可以用對待的心念,用我們講的生滅心、對待心、是非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從四句百非去看,這是對待的。用這個心念去看,用這種世間心去看,落於世間的知見裡面去看,佛在經上講,用世間的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入圓覺方便。用世間心,是有對待法的,可思可議。學佛是用真誠心,用一心;放下自己的成見來學、來聽,依著祖師大德的說,依著佛菩薩教導的說,這樣就是所謂的『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因為前面講,『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諸法本自寂滅,就是絕待圓融,沒有辦法用言語形容;但是佛說:『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或隨「四悉檀」而說,四悉檀就是讓眾生歡喜,生善,破惡、入理,得到這些益處。四悉檀,隨著眾生的根器去說。不可思、不可議,是用言語達不到,契入不了。要去猜測佛的境界,不用猜;要去想淨土宗是什麼道理,不用!你就聽經,然後看祖師的著作,念佛,就會契入,就能相應經典。不念佛,要相應經典是沒有辦法的,任何人都做不到;沒有念佛,沒有辦法契入《無量壽經》,沒有辦法契入彌陀願海,所以還落在可思可議。禪宗講可思可議的叫『文字學人、知解宗徒』,這話很難聽。是說你學的只是文字,學到的是知解。「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一般人說:知解好啊,多知多見,有很多知識;但學佛不一樣,是要學道修行,知見要少、對待心要少,能所心要銷融,這才是學道,所以說不可思議。重點是不能用世間語言來入佛知見,世間是對待,一定要有個落處,有個著處。《無量壽經》是如來稱性極談,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不是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九界就是九法界,從地獄、餓鬼、畜生,到人、天、修羅、聲聞、緣覺、菩薩,這是九界,再上去是佛界,是如來所行的境界。不是九法界眾生所能明白的,就是不可思議。徹底從理性來說,《仁王經》講:『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只有佛才能明白。聽《無量壽經》,為什麼要拜法,為什麼要念本師釋迦牟尼佛,其實都是請求佛菩薩加持大眾,讓大家能夠聞法獲益,能夠深信淨土,也是對法的恭敬。而講經者拜是求佛力加持,加持自己言言符佛意,沒有自己的意思,沒有自己的著述或是創見,這樣的心態來講法。剛講的不可思議是這樣。
『華嚴的奧藏,法華秘髓。』《華嚴經》裡面的奧藏,《華嚴》顯的是如來境界,顯的是一切眾生本來面目,本具的受用。《法華》的秘髓在哪裡呢?《法華經》跟大家說,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眾生身中,皆繫如意珠,但是自己不認識而已。那你要怎麼去認識這如意珠?你要念阿彌陀佛才能認識。,經中開權顯實,說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能夠成就;雖然你知道自己能夠成佛,可是又沒有辦法,這叫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仰仗佛力。我們怎麼樣入《華嚴》、入《法華》呢?就是要學淨土。你不學淨土,《華嚴經》的境界、如來的境界沒有辦法達到,沒有辦法契入的。『一切諸佛之心要』,所有一切佛的心要,蕅益大師說,不是九界凡夫所能信解也。真的能信解就不稱為凡夫,那就是佛、是如來、就是圓滿成就。是佛的心要,是『菩薩萬行之司南』,司南是指南的意思,是修行學佛、學菩薩萬行的指南。如同標月指,「標月指」就是指路標,《楞嚴》講「標月指」;因指要見月,因路標而識得路。看到這路標,要識得這條是什麼路。菩薩萬行之司南:菩薩有六度萬行,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到般若,這裡面都不可以離開「念佛」。《彌陀疏鈔》引《華嚴經》講:十地始終不離念佛,從初地一直到十地,圓教十地菩薩都不離念佛,所以是萬行之司南,無論你修什麼行,無論學什麼法,不會離開念這句阿彌陀佛。有人說:佛菩薩沒有在持名。其實佛菩薩已經持入心了,是你們看不出來,所以仍舊是持名,所謂『語默動靜體安然』,這是菩薩的境界;語默動靜都與佛相應、與如來相應,這是『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都離不開這部《無量壽經》,都離不開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名號的德用,確確實實無量;翻做中文叫無量,是德用無量,也是自性的德號,念佛就直接與佛性相應。這一層道理確實不好懂,我們會認為,講的這佛性、講的這本心,它是清淨的、是離相的,怎麼會化成文字?化成這名號?這就叫做陀羅尼,陀羅尼翻做中文叫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我們的本性才能總一切法、持一切義。總一切法就是「涵蓋一切法」,持一切義就是「攝持包容一切義理、一切的義相」叫總持。所以你念阿彌陀佛真是很殊勝的方法,禪宗祖師達到的境界,你念佛就能達到,念這句佛號可以打開本來、能見性,這是了不起的方式。而且這了不起的方式,讓大家都能夠學得到,真的是太殊勝了、太稀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