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憨山大師答問


問:
三乘之道。性命之原。教禪之說。達磨之道。何曰無字。心地何處用工。人
生到底。怎麼下落。又說。有佛無佛端的何為。
又說一靜之中。無我無人。猶如太虗。到底如何。
可將上中下乘言語。佛祖度眾生之念。一一細剖解釋。
是所願聞。

答。
佛教宗旨。單以一心為宗。

原其此心。本來圓滿。光明廣大。了無纖塵。清淨無物。

此中本無迷悟生死。聖凡不立。生佛同體。無二無別。

此正達磨西來。直指此本有真心。以為禪宗。

故對武帝云。廓然無聖。若能頓悟此心。則生死永絕。

只在當人一念頓悟。即名如如之佛。不屬修證階差。

不屬三乘漸次。此禪宗目為向上一路。

從前諸祖所傳。即指此心。以為宗極。是名為禪。

此宗不立文字。只貴明心見性。其修進工夫。

當初達磨教二祖。問曰。汝作甚麼。

二祖云。乞師安心。達磨云。將心來與汝安。

二祖云。覓心了不可得。達磨即與印証。云:與汝安心竟。

此心不可得一語。便是西來的指。

二祖又問。豈無方便。

磨云。汝但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

此便是教參禪最初第一著工夫。

達磨之道。如此而已。除此心外。更無別法。

後來禪道既久。學人不能頓悟。故有參禪提話頭之說。

其話頭不拘是誰。隨將古人公案一則。蘊在胸中作話頭。

下疑情。即無之一字。就是公案。

直者疑處。便是參究。參來參去。久久忽然心地迸開。

如大夢覺。即名為悟。

以參究便是用工夫。以正參時。心中一念不生了無一物。

故說無我無人。猶如太虗。

悟處便是下落。既得了悟自心。則歷劫生死情根。一齊頓斷。

既悟此心又說甚佛與眾生。

故從此已去,三界往來任意度生。永絕諸苦。

不被生死拘留。是稱菩薩。

此便是參禪到底下落。性命從此了却。

若不悟此心。則被一生作下善惡業牽。輪轉六道諸苦趣中。

到底沒下落。所謂生死苦海。無有彼岸。正謂此也。

2014年2月15日 星期六

法眼禅禪師_宗門十规論

略称十规论。

旨在摘举五代时禅家之流弊,而予戒饬。

计分十条:

(一)自己心地未明,妄为人师。

(二)党护门风,不通议论。

(三)举令提纲,不知血脉。

(四)对答不观时节,兼无宗眼。

(五)理事相违,不分触净。

(六)不经淘汰,臆断古今言句。

(七)记持露布,临时不解妙用。

(八)不通教典,乱有引证。

(九)不关声律,不达理道,好作歌颂。

(十)护己之短,好争胜负。









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

禪宗 四祖 道信大師〈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




我此法。要依楞伽經。諸佛心第一。
又依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文殊說般若經云。
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
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便所。端身正向。
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何以故。

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
不思議佛法等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
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
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夫身心方寸。舉足下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
普賢觀經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相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是名第一懺。併除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念佛心心相續。忽然澄寂。更無所緣念。
大品經云。無所念者。是名念佛。
何等名「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

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
所以者何。識無形。佛無形。佛無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
常憶念佛。攀緣不起。則泯然無相。平等不二。不入此位中。
憶佛心謝。更不須徵。即看此等心。即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諸法實性實際。亦名淨土。亦名菩提金剛三昧本覺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雖無量。皆同一體。
亦無「能觀所觀」之意。如是等心。要令清淨。常現在前。一切諸緣。不能干亂。
何以故。
一切諸事。皆是如來一法身故。經是一心中。諸結煩惱自然除滅。於一塵中。具無量世界。無量世界集一毛端。於其本事如故。不相妨礙。

華嚴經云。有一經卷。在微塵中。見三千大千世界事。略舉安心。不可具盡。其中善巧。出自方寸。
略為 後生疑者。假為一問。如來法身若此者。何故復有相好之身。現世說法。
信曰。正如來法性之身。清淨圓滿。一切類悉於中現。而法性身。無心起作。如頗梨(玻璃)鏡懸在高堂。一切像悉於中現。鏡亦無心。能現種種。
經云。如來現世說法者。眾生妄想故。今行者若修心盡淨。則知如來常不說法。是乃為具足多聞。「聞者」一無相也。
是以經云。眾生根有無量故。所以說法無量。
說法無量。說法無量故。義亦名無量義。
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則無相也。
無相不相。名為實相。則泯然清淨是也。
斯之誠言。則為證也 坐時當覺。識心初動。運運流注。隨其來去。皆令知之。以金剛惠微責。猶如草木無所別知之無知。乃名一切智。此是菩薩一相法門。

問。何者是禪師。
信曰。不為靜亂所惱者。即是好禪用心人。常住於止心則沈沒。久住於觀心則散亂。
法華經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淨。

信曰。
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計心。亦不思惟。亦不觀行。亦不散亂。直任運。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獨一清淨。究竟處心自明淨。或可諦看。心即得明淨。心如明鏡。或可一年。心更明淨。或可三五年。心更明淨。或可因人為說。即悟解。或可永不須說得解經道。
眾生心性。譬如寶珠沒水。水濁珠隱。水清珠顯。為謗三寶。破和合僧。諸見煩惱所污。貪嗔顛倒所染。
眾生不悟心性本來常清淨。故為學者。取悟不同。有如此差別。
今略出根緣不同。為人師者。善須識別。
華嚴經云。普賢身相。猶如虛空。依如如。不於佛國。解時佛國皆亦即如國皆不依。
涅槃經云。有無邊身菩薩。身量如虛空。人之有善光故。猶如夏日。
又云。身無邊故。名大涅槃。又云。大般涅槃。其性廣博故。
知 學者有四種人。
有行有解有證。上上人。
無行有解有證。中上人。
有行有解無證。中下人。
有行無解無證。下下人也。

問。臨時作若為觀行。
信曰。真須任運。

又曰。用向西方不。
信曰。若知心本來不生不滅。究竟清淨。即是淨佛國土。更不須向西方。
華嚴經云。無量劫一念。無量劫。須知「一方無量方。無量方一方」。佛為鈍根眾生。今向西方。不為利根人說也。
深行菩薩。入生死化度眾生。而無愛見。
若見眾生有生死。我是能度。眾生是所度。不名菩薩。
度眾生如度空。度空何曾有來去。

金剛經云。滅度無量眾生。實無有眾生得滅度者。
所以初地菩薩。初證一切空。後證得得一切不空。即是無分別智。亦是色。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是空。所以菩薩修學空為證。
新學之人。直見空者。此是見空。非真空也。

修道得真空者。不見空與不空。無有諸見也。善須解色空義。
學用心者。要須心路明淨。悟解法相。了了分明。然後乃當為人師耳。復須內外相稱。理行不相為。決須斷絕文字語言。有為聖道。獨一淨處。自證道果也。
或復有人。未了究竟法為相。名聞利養教導眾生。不識根緣利鈍。似如有異。即皆印可。極為苦哉。苦哉大禍。
或見心路。似如明淨。即便印可。此人大壞佛法。自誑誑他。用心人。有如此同異。並是相貌耳。未為德心。真德心者。自識分明。久後法眼自開。善別虛之與偽。或有人計身空無。心性亦滅。此是斷見人。與外道同。非佛弟子。
或有人。計心是有不滅。此是常見人。亦與外道同。
今明佛弟子。亦不計心性是滅。
常度眾生。不起愛見。常學智慧。愚智平等。
常作禪定。靜亂不二。常見眾生。未增是有。
究竟不生不滅。處處現形。無有見聞。了知一切未曾取捨。未曾分身。而身通於法界。
又古時智敏禪師訓曰。學道之法。必須解行相扶。先知心之根源及諸體用。見現分明無惑。然後功業可成。
一解千從。一迷萬惑。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此非虛言。

無量壽經云。諸佛法身。入一切眾生心想。
是心作佛。當知佛即是心。心外更無別佛也。
略而言之。凡有五種。
一者。知心體。體性清淨。體與佛同。
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寶。起作恒寂。萬惑皆如。
三者。常覺不停。覺心在前。覺法無相。
四者。常觀身空寂。內外通同。入身於法界之中。未曾有礙。
五者。守一不移。動靜常住。能令學者。明見佛性。早入定門。諸經觀法備有多種。
傅大師所說。獨舉守一不移。先修身審觀。以身為本。又此身是四大五蘊之所合。終歸無常。不得自在。雖未壞滅。畢竟是空。
維摩經云。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又常觀自身。空淨如影。可見不可得。智從影中生。畢竟無處所。不動而應物。變化無有窮。
空中生六根。六根亦空寂。所對六塵境。了知是夢幻。如眼見物時。眼中無有物。如鏡照面像。了了極分明。空中現形影。鏡中無一物。當知人面不來入鏡中。鏡亦不往入人面。
如此委曲。知鏡之與面。從本已來。不出不入。不來不去。即是如來之義。
如此細分判。眼中與鏡中。本來常空寂。鏡照眼照同。是故將為比。鼻舌諸根等。其義亦復然。
知眼本來空。凡所見色者。須知是他色。
耳聞聲時。知是他聲。鼻聞香時。知是他香。
舌別味時。知是他味。意對法時。知是他法。
身受觸時。知是他觸。
如此觀察知。是為觀空寂。見色知是不受色。不受色即是空。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此見解脫門。學者得解脫。諸根例如此。復重言說。常念六根空寂。爾無聞見。
遺教經云。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當知如來說法以空寂為本。常念六根空寂。恒如中夜時。晝日所見聞。皆是身外事。身中常空淨。守一不移者。以此淨眼。眼住意看一物。無問晝夜時。專精常不動。其心欲馳散。急手還攝來。以繩繫鳥足。欲飛還掣取。終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
維摩經云。攝心是道場。此是攝心法。
法華經云。從無數劫來。除睡常攝心。以此功德。能生諸禪定。
遺教經云。五根者。心為其主。制立處。無事不辨。此是也。前所說五事。並是大乘正理。皆依經文所陳。非是理外妄說。此是無漏業。亦是究竟義。超過聲聞地。真趣菩薩道。聞者宜修行。不須致疑惑。
如人學射。初不准。次中小准。次中大的。次中小的。次中一毛。次破一毛作百分。次中百毛之一分。次後前射前。筈筈相柱。不令箭落。
喻人習道。念念注心。心心相續。無暫間念。正念不斷。正念現前。
又經云。以智慧箭。射三解脫門。筈筈筈於柱 勿令落地。又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
又如家有如意珠。所求無不得。忽然而遺失。憶念無忘時。
又如毒箭入肉。箭鏃猶在。如此受苦痛。亦無暫忘時。
念念在心。其狀當如此。
法祕要。不得傳非其人。非是惜法不傳。但恐前人不信。陷其謗法之罪。必須擇人。不得造次輒說。慎之慎之。
法海雖無量。行之在一言。得意即亡言。一言亦不用。如此了了知。是為得佛意。
若初學坐禪時。於一靜處。真觀身心。四大五蘊。眼耳鼻舌身意。及貪嗔癡。若善若惡。若怨若親。若凡若聖。及至一切諸狀。應當觀察。
從本以來空寂。不生不滅。平等無二。
從本以來無所有。究竟寂滅。
從本以來。清淨解脫。不問晝夜。行住坐臥。常作此觀。即知自身猶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熱時炎。如空谷響。
若言是有。處處求之不可見。若言是無。了了恒在眼前。諸佛法身。皆亦如是。
即知自身從無量劫來。畢竟未曾生。從今已去。亦畢竟無人死。
若能常作如此觀者。即是真實懺悔。千劫萬劫。極重業。即自消滅。唯除疑惑。不能生信。此人不能悟入。
若生死信依此行者。無不得入無生正理。
復次。若心緣異境。覺起時即觀起處。畢竟不起。
此心緣生時。不從十方來。去亦無所至。常觀攀緣。覺觀妄識。思想雜念。亂心不起。即得麤住。若得住心。更無緣慮。即隨分寂定。亦得隨分息諸煩惱畢。故不造新名。為解脫看。心結煩熱。悶亂昏沈。亦即且自散適。徐徐安置。令其得便。心自安淨。唯須猛利。如救頭然。不得懈怠。努力努力。

初學坐禪看心。獨坐一處。先端身正坐。寬衣解帶。放身縱體。自按摩七八翻。令心腹中嗌氣出盡。即滔然得性清虛恬淨。身心調適然。能安心神則。窈窈冥冥。氣息清冷。徐徐斂心。神道清利。心地明淨。觀察不明。內外空淨。即心性寂滅。如其寂滅。則聖心顯矣。性雖無形。志節恒在然。幽靈不竭。常存朗然。是名佛性。見佛性者。永離生死。名出世人。

是故維摩經云。
豁然還得本心。信其言也。悟佛性者。名菩薩人。
亦名悟道人。亦名識理人。亦名得性人。
是故經云。一句深神。歷劫不朽。初學者前方便也。
故知彼道有方便。此聖心之所會。

凡捨身之法。先定空空心。使心境寂淨。鑄想玄寂。令心不移。心性寂定。即斷攀緣。窈窈冥冥。凝淨心虛。則幾泊恬乎。泯然氣盡。住清淨法身。不受後有。
若起心失念。不免受生也。
此是前定心境。法應如是。此是作法。
法本無法。無法之法。始名為法。法則無作。

夫無作之法。真實法也。
是以經云。空、無作無願無相。則真解脫。以是義故。
實法無作。捨身法者。即假想身橫看。心境明地。即用神明推策。
大師云。莊子說。天地一指。萬物一焉。
法句經云。一亦不為一。為欲破諸數。
淺智之所聞。謂一以為一。
故莊子猶滯一也。
老子云。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外雖亡相。內尚存心。

華嚴經云。不著二法。以無一二故。
維摩經云。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即是證。

故知老子滯於精識也。
涅槃經云。一切眾生有佛性。豈可說。牆壁瓦石。而非佛性。云何能說法。
又天親論云。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