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真正解脫的方法



有人問:「這個世間有沒有麼可以解脫的方法?」釋迦牟尼佛說:生酬業。」不論是善業惡業,都是來酬償業報,所以用世間法解決自己的煩惱只會越用越煩惱越想越多妄想不息。世間的煩惱就是從妄想沒有滅而來一切生就活在自己的妄想境界裡面,相同的事情隨自己的妄想執著的輕與重,就會有煩惱厚薄的不同這是佛在經上告訴大家的。所以,如果用世間法要解決這世間的煩惱就像打安非他命、吸毒嗎啡一樣暫時止痛,一旦止痛劑失效了,所再起來的妄想煩惱更多所以世間人狀況為什麼轉越劣從古到今眾生的習氣越來越重就因為用的都是妄想分別執著用的是世間法來解決自己的煩惱,心總是向外求以為外有法與相對要用個方法來解決不知道這念妄想本空只要安住本來妄想自然除滅人無法安住,這更不是機可以學得的所以釋迦牟尼佛用最巧妙的方式教眾生念阿彌陀佛的人一念便悟,脫落心就不再妄起攀緣中下的人也能因為念佛,漸次的消除業障然後入無生。所以念佛這方式最巧妙、最方便唯有識得真心才能解決這世間所有的煩惱佛在上說要解決煩惱必須要識得兩件事一個是真如本性這個要識得,另外一個就是識得自己的煩惱所謂捉賊要見贓,當下知不知道自己起煩惱在打妄想知不知道想念是妄想人並不清楚他總覺得前的感覺就是「我的想法」「我的看法」這不容易覺察。如果前的感覺,現前的想法,就是你的看法,你認為這是我,如果你只有這想法那就會去想別的了所以如果你前的想法會變易,那就不是真的你了這是屬於妄想即使很重的業習現還是算妄想那只是因為始劫所以變得比較堅固而已就像眾生念念執著這個身,但有時候也會忘我所以我見也不是真的如想要看破這一點,是需要有相當的認知相當的功夫才能夠覺察不是念個幾天佛看幾本經就能明白的要先知道自己現前是不是在妄想的境界裡?一有「我的想法」,一想到馬上就要去落實、就要去造作這就是妄想無論是想到未來的事想到過去的事祖師講思後都是妄想可是一般人沒有辦法覺察,因為大多數的學佛人不認為這是妄想他會說:「我是在規劃」,一旦跟他的規劃相違背恨心生煩惱心,跟他所預期的不一樣,就生顛倒了就要造作種種的不淨業,來達成他的理想世間人所不知道自己這一念造作的心,就是妄想就是他起煩惱的生死根本所以在世間碰到了逆境順境,既不要生歡喜心也不要生瞋都只是自己分別虛妄的境界誤以為真實這就是眾生要是能夠從這裡回頭醒悟過來知道用世間法不能解決問題因為世間法沒有告訴你真如本性沒有告訴你離苦的方法,它就是以心、以法除法罷了。現前起了一個心念還要再一個心念來除它,或是現前遇到了順逆境界了要想想有麼方法可以解決,如此只是換一個想法換一個還是落在想念當中還是落在妄想裡面無論是儒家、是道都解決不了問題甚至印度九十六種外道都解決不了所以釋迦牟尼佛才出世,乃至禪定功夫到非想非非想處天靈界這是講座常講的真正的上流社會壽命八萬大劫,這麼長的命仍還是出不了三六道輪迴說他們沒有想實際上是沒有凡夫的粗重想念還是有微細的業識在流動還是在輪迴總是落在造作裡面,出不了三界,出不了輪迴佛法修行就是要能出三六道輪迴「三界」就是在各位起心動念處一起心動念就有法界就有三六道輪迴若不起心動念能出嗎不起心動念,是落空所以要識得真如本性這才是最重要的不管聽不聽得懂,堅持聽下去這將成為成佛的種子文殊菩薩就是當初聽到般若的教義雖然他生了毀謗心,但是果報完之後聰明利根世間沒有人比得上他所以不要覺得心性的教理困難如果聽不懂,要生慚愧心要知道這是自己業障重,過去必然毀謗正法,不然為什麼祖師能懂那麼多人能懂佛菩薩能懂,就是自己不懂,明明這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本地風光就是家鄉心性顯在國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原來的樣子現在沒有辦法見到沒有辦法受用到就是一念妄想障礙佛說生在三裡,惡道的時間長三善道時間短就是眾生都用世間法在解決自己的煩惱其實根本沒有解決世間人好名聞利養,為名利而煩惱,他不擇手段,要達到目的為止。修學佛法想要出三界,若沒有出離心,什麼都解決不了輪迴的問題,即使你五戒十善修得再好,具足恐子的五德,溫、良、恭、儉、讓,這還是不行,還不夠格,還要有出離心,這最重要。現代的人,誤以為五戒十善好了就能出三界,若論五戒十善,天人都得比大家圓滿,但還是出不了三界,像非想非非想處天,都不會再犯五戒了,也還是沒有出三界,還是沒有脫輪迴,所以修行要看自己執著在哪裡有一念執著就出不去,不要說學五戒十善,學菩薩的六波羅蜜,還是出不去,學普賢行也出不了三界,因為只學事相、學樣子,不知道菩薩的用心,甚至不曉得自己現在就在打妄想,有人學了佛幾十年、出家幾十年,不知道自己現在的心念在妄想境界,還以為這樣是正常的,問他:你有沒有念佛啊?有沒有心隨境轉啊?他回說:我這不叫心隨境轉。試圖用種種的經教來為自己的煩惱習氣做解,根本沒有學佛人的樣子,這就是一般修行人的毛病。這世間要用佛法來解決煩惱,佛法絕不是世間法,如果佛法是世間法那就不用傳來中國了,釋迦牟尼佛就不用出現於世了,常常有人錯引《六祖壇經》,「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講這個話是貪著世間放不下的人說的,因為怕法師要他捨掉自己貪愛,所以他就說學佛不離世間法,實際上佛法不是叫我們捨事相,是要捨這一念執著的心,捨執著事相為實有的心,這才是佛要眾生捨的,佛在《阿難問事吉凶經》講:「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對世間有意,「意」就是執著,不論著善著惡都是執著,這樣就不能出離,所以六祖說:「不離世間覺。」在一切境界當中,你要回過頭來,要能覺悟,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你要能覺察,能回頭,覺就不迷,一執著就是迷惑顛倒,所以執著的人用佛法來增長自己的煩惱習氣,來保護自己的妄想顛倒,還以為自己是老修,以為自己是上座,真是自誤又誤他,總是在不停地增長眾生的貪著,增長眾生的習氣,這就是末法,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廣行貪淫為善知識」,這就是貪淫,《楞嚴經》講的沒有錯,這個人貪著世間放不下,所以你也跟者貪,好讓自己安心,還引經據典,不就是為了增長貪欲、增長習氣嗎?用這種觀念修行出不了輪迴,佛在經典上講:如人煮沙,欲成。把沙拿去煮,想要蒸成飯,那是不可能,砂石土木本來就不不是米,怎麼能煮成飯?所以才要觀自己因地發心,尤其年紀大的同修一定要覺察,要醒悟過來,自己一生從小到大,碰到種種人事環境到現在,到底得到了什麼?後來真的就像《金剛經》講的:「如夢幻泡影亦如電。」沒有一樣可得,所以要趕緊修行,要趕緊出離,有能力多為眾生,多印經多放生,多利益眾生的事情,沒有能力,隨喜讚人家的好事,自己多用功,這才像個修行人,這樣煩惱才會減少,習氣才不會增長,這一生才不會空過,不然頭出頭沒了,馬上回到三惡道苦牢裡面去,人身才不過百年,造的業要受無量劫的果報,實在不划算,趕緊萬緣放下,不要再執著、不要再貪戀、不要再顛倒,這個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所教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佛法的核心。佛法的核心就是了生脫死,就是先要明心見性,宗旨在這裡,無論是哪一個宗派、無論哪一個法門,所說的、所修的,都是為了見性而已,這點大家要明白,更要能夠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