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十)


楞嚴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淨念相繼……自得心開」。奇妙疾捷,莫過於是。一切眾生由此得度,十方如來乃稱本懷。憶佛念佛要帶有信願行,信願行是淨土宗最重要的核心,淨宗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要相信自己是佛,這是第一個,願是要願意作佛,行是要真正去修行。主要是深信自己是佛,才有作佛的根本,華嚴經講:「信為道源功德母」信這個字有它的標準,再來講落實,就比較受用得到的,要相信這個娑婆世界是苦的,苦緣不具豈能知,那是不是真苦?大家雖具苦緣卻不知,這是真苦,所以說:緣具不知乃真苦。眾生要是真的知道,能知即是善生時。平日我們能夠感覺到的心苦,是因為不如自己的意思,不順自己的愛欲,不如自己的愛好,所以有人說,學佛好苦喔!因為要違背他的習氣,違背他想要的,違背他貪愛的,違背他執著的,所以他說學佛很苦。可是在學佛人眼裡面看,心隨境轉是苦,眼被色牽是苦,眼睛隨色相轉,耳朵隨聲轉,分別好、分別壞,人家說我們好就好高興,說我們有過失就好難過,這就是苦,很明顯的,你的所有情緒都操控在人家的話語上,你說你苦不苦?可是現在的人沒有感覺這是問題!佛法講的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八苦,一般人也很難體察。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得到了怕失去,無量壽經講的:「愛保貪重,心勞身苦」,一直要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想要有錢,要有名,要有魅力,希望人家重視我、注意我,這是心隨境轉,在佛門看這是苦,但現在的人他認為這不是苦,所以叫苦緣不具豈能知。要從這裡去體察、去觀察,要相信娑婆世界是苦的,不能只感覺到有病苦是苦或是不如意是苦,來道場禮佛、拜佛,求佛菩薩,總希望佛菩薩順我的意,順我的愛好,有時候佛菩薩不一定會隨順,推薦給大家一本書叫《可許則許》這本書很好,佛菩薩不一定隨順你,隨順你只會增長你的煩惱,增長你的貪瞋癡,所以我們來佛門求佛菩薩,希望佛菩薩能讓我自己滿願,那是求苦!佛菩薩大慈大悲,他不會讓你如願,有時候是一些方便,也是為了讓你入真實,引入真實,你要了達實相,要了生死要出三界。所以我們有時候跟佛菩薩求,不一定會得到我們想要的,但是怎麼樣求才會得到你想要的?你要跪在佛前跟菩薩講:我有貪瞋癡,具足我相、我見,在這裡生大煩惱,今在佛前求懺悔,我的愛欲、我的好樂,都是因為這些而來的,有我相,今天發願要把它斷除,這一定會感應,你求世間的名利富貴,這還不一定滿願,求要了斷生死,要斷煩惱,這是一定可以的,這求得到,所以來佛門不要求苦,不要跟佛菩薩求自己的欲望,之所以叫道場,就是因為是修道的地方,我們為什麼心不清淨,就是有欲求,想要這個,想要那個,有了還不滿足,還想要更多,更多還不夠,每樣品質還要再提升,還想要更好,古時候有一首偈子,內容很長是這樣:沒有飯吃的,想要有一碗飯吃,有了飯吃以後,想要討個老婆,討了老婆以後,想要當員外,當個員外還不夠,他沒有勢力,想買個官來做,七品、八品嫌太小,從二品買到一品,還是不滿足,他想做皇帝,做皇帝還不夠,他要長生不老。這講一個人,欲心不滿足,整天活在妄想顛倒裡,才有這些問題,所以到佛門裡來,你們的問題、煩惱要怎麼解決,就是要薰習佛法、薰習大乘經教,讓你知道這些煩惱是你心中本來就沒有的,正覺是你心中本具的,清淨是你本來就有的,這是大乘經教,是一乘了義。精舍的學風跟道風。是依釋迦牟尼佛的一實相印,也就是諸法實相。不是小乘,小乘是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大乘是一實相印,告訴眾生一切諸法從心所生,你的心與佛、如來無二無別,這是一乘、實相。我們依這道理修學,依這觀念去看無量壽經,去看世界。這是楞嚴經講的,「依不生滅,圓湛性成」,大乘定香精舍是依不生滅,圓湛性成。進來精舍「以湛旋其虛妄知見」,用一乘的觀念,一乘的實相旋復,「旋」就是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給轉變過來,把貪、瞋、癡轉成戒、定、慧。把煩惱轉成菩提,旋其虛妄知見,貪、瞋、癡是虛妄的知見,都是假的,如夢中起貪、瞋、癡那不是真的,所以啊,以湛,旋其虛妄知見,伏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然後圓成果地修證。這是精舍主要的依止。依不生滅心為本修因,這是釋迦牟尼佛所教的。修學依淨土五經,依無量壽經,專持佛號,萬緣放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我們道場的學風、道風,其他的善法、善事隨緣而行,有餘力你們就來幫助眾生,以修行為最重要。我跟義工們說,來這裡除了做義工,也要增長道業,福慧要雙修。不要只修福,不修慧。佛門有一句話,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若修慧不修福,是羅漢托空缽,羅漢雖有成就也會托空缽,空缽,是托不到,因為沒有福。要學佛就要福慧二足。所以來到道場,除了服務大眾,還要用功修學。精舍這裡只流通佛法,在佛法裡面,特別流通大乘佛法,像華嚴、法華、楞嚴、圓覺、金剛經、心經這些大乘的經典,還有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等等。以及祖師大德的著作、開示,這是我們道場主要流通的,這裡沒有流通世間法。有些世間法也講五戒、十善,這裡再加以說明:佛門有「定共戒」和「道共戒」,定共戒就是:想得「定」的共通修行方式,這個定只在世間禪定,所以在定共戒裡面含攝「五戒、十善」。至於「道共戒」就是:想要修道、成道的共同規範,五戒、十善能不能成道,就全看你的用心。如以世間心、有所得心,行五戒、十善,那果報是在人天,屬有漏果。「有漏」就是沒有斷除煩惱。如果以不生滅心,來行五戒、十善,那你就是華嚴會上佛菩薩的境界,定能出三界,是真得無生法忍,真正得到無漏。所以要看是怎麼用心。要用心就要先明心,明白什麼是佛性,要如何依止,所謂「具行猶人,具眼目」。要修行,就好像要走路一樣,要有眼睛看路來做引導,才能走得好,走得穩。所以一定要開般若智慧,修行才不會盲修瞎煉,才不會變成只修善業,修五戒、十善最後墮在有為當中,當然世間一切行為離不開五戒、十善,但若是用世間有為心在做五戒、十善,心有所做,有我、有人,有我,我所,這就是感人天果報,如果在裡面還起瞋心,即使造善業也會感得惡報。做善起高下心,報在阿修羅,福報也很大,但臉相很不端正,阿修羅翻做中文叫做「無端正」,眼睛就有九百九十九個,嘴巴也是,這樣醜陋就是在做善的時候,用有為心在做,用有所得心在做,希望人家讚歎,希望人家恭維他,這就是世間法,那只要是用無所得,就是做而無做,不求回報,沒有我相,沒有所做的法,三輪體空,這可算是有少分與實相相應。所以這裡提倡的是大乘,淨土宗、無量壽經,你看它說,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當知此人,非是小乘。釋迦牟尼佛講淨宗是大乘中的大乘,了義中的了義,法華、華嚴都不及,確實不及。華嚴、法華是佛教的根本法輪,但結歸在無量壽經。法華講一切眾生皆能成佛,乃至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華嚴講的如來的依正莊嚴的境界,講得這麼殊勝、直捷,這麼穩當、慶快,但是一般凡夫受用不到,無量壽經也講一切眾生皆能成佛,在第四品,所謂「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也就是阿彌陀佛希望眾生能趕快成佛,又說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但是統統都是講成佛,一般人受用得到嗎?淨土宗可以讓一般人受用得到,而且是這一生不用等來生,這一生就能解脫你的煩惱。而且很適合現代人生活模式及如今的社會型態,這是淨土宗的特色,是今世所必須的,一句佛號在哪裡都可以念,都沒有障礙,你要是能通明經教,念佛的心境就不一樣。這裡講信願行。
「信」,要深信娑婆是苦,你們體會到苦,更要在境緣當中提起佛號來,這才能夠用功。
「願」,就更難一點,願意把這苦放下,不但要知道自己苦在哪裡,還要願意轉變、願意放下,這很不容易。「知道」已經不簡單了,還要願意放下,世間人總是說:「我放不下,這是我的事業、家親眷屬」。叫他放下,就會說:那難道叫我不要管他們?做人怎麼能做這麼絕?其實這正是一個放不下的人所說的話。佛門講的「放下」,就是要你知道「諸法皆空」叫放下,不是事相上放下,什麼都不做、不管,有人講:我都放下了,也不參加家庭聚會,也不參加種種的活動,我都放下了。這真有放下嗎?安住在清淨裡面,染淨是相對的,仍是不究竟。所以要你「放下」不是放著工作不做,是要你遇境不起煩惱,再講更直捷一點,要是你認為有境可對,就已經掉到煩惱裡去了。大家還沒有辦法一下子直入,目前你遇境要能不起煩惱,或在你的工作崗位上,或你的家庭角色扮演上,要能不起煩惱,教你的小孩時或跟你的家人相處時,在公司跟同事一起時,所謂「五倫十義」,在當中你要能不起煩惱,這才是真功夫。不是說學了佛,工作也不要了,家庭也不要了,這種的「不要」是屬於不負責任的不要,不是心裡真的放下,不要是因為自己在某件事上面不如意,或得不到他的欲求,所以才說不要,那不是真放下,如果他在生活裡面樣樣都順心,樣樣都如意,他必然貪取不捨。所以我們講的願意放下,要分析到這麼仔細,你的願意放下,要放的是你的貪愛,放下掛念與執著。如果剛開始境緣太強,初學人可以稍微迴避一下,去練練功夫,增長自己的道力,再來接觸。這是沒辦法,所以感覺迴避的時間多。慢慢的,隨著學佛的時間增長,就會有功夫出來!但一定要長時熏習才可以,不能當「名字位」,也就是掛名的學佛人,起碼要到「觀行位」,就是要照著經典做,這叫觀行。才可以隨著學佛的年資增長,道力增長,慢慢接觸境緣可以不起煩惱,起煩惱的波動會降低,所以不是要離開你的生活環境。六祖惠能大師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中峰國師講:「但向塵中了自心」。在塵勞裡面要能安住本心,不起煩惱,這才是學佛。但是不需要自己去找塵勞,自己去找塵勞那叫自找麻煩,不用多事,隨緣就好。境來不拒,境去不留。不留是不留於心,不要顛倒,不要牽腸掛肚,掉到憂悲苦惱裡。所以「放下」要這樣放,不能說自己要出離三界六道輪迴,要來學佛,是因為自己事業不順,想要賺大錢賺不到,就說世間是假的,這是表面放下,只是生活上不如意;相反的,如果讓你賺到錢,得到自己想要的,那道心就沒有了。所以學佛要知道什麼是「道」,什麼是「佛法」,不能只在表面上做樣子,當然可以是這樣不順心的緣進來學佛,但是既然來學就應該要了解真正的佛法。因為很多學佛人,學佛不得要領,後來不得力,念佛也念到退轉,就是因為初發心不真,所謂「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一開始就不是真正為了除斷煩惱而來學佛的,只是因境緣不順心不如意,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所以就跟著說世間是假的,世間是虛妄的,這是學佛的要害,但是一般人自己還不能覺察。所以在這講座裡要講出來,大家回去自我檢點,看自己是用什麼心在學佛,是真正要學道?還是,只因為境界不如意才來學,想要求個順心如意,希望在這世間想要的都能得到。如果是這種心來學佛,跟你保證,很快你就會退轉。最後還會覺得佛菩薩不靈,佛菩薩不慈悲,會反過來謗佛,因為你學佛的「因」跟佛門的正「因」不一樣,你所求的是「生滅」,要的是「變化」,佛法講的是「不變」,講的是「清淨」,而你要的是「染」,那最後當然求不到,因為你找錯地方啦。
像有人到道場,來問法師ㄧ些世間事情,像這類事情精舍這裡不作回答,世間事情請你去問世間人,出家修行就是要了生死,若是佛法的問題,修學想要增益,那有機會有因緣的話,可以討論,可以分享。當然你們去別的道場,也不要去問出家法師這些問題,要護持他們的清淨心,人家出家就是要來用功、出離生死的,你還跑去道場把煩惱丟給法師,世間煩惱要用佛法來解決,你不要問法師該怎麼做,有些出家人不一定會。所以往生極樂世界的妙境長老就講:「你們出家人,人家來找你問問題,你要給他佛法,人家是要來學佛法的,不是學世間法的,若是要學世間法,他不會來找你」。你們想要解決煩惱,應該用佛法來解決,最重要的就是要離開「我相」,離開「我見、我慢」,想要能離開,就要先能覺察這念「我」什麼時候在起作用,什麼時候又是「我慢」起,什麼時候是「我見」起,或是「我思」、「我愛」,你要能覺察,如果不能察覺,那就不行。就好像在抓賊,先要知道賊在哪裡、誰是賊?這個很重要。這就是信願行的願,願意放下,願意轉變,這「願」是有它的深度,一般跟你講的信願行,只會告訴你,「信」是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言不虛,相信極樂世界是真的有。「願」是要發願去往生,跪在佛前,「我弟子某甲,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可是眾生碰到罣礙的事情時就不想往生了,會說還要等等啊,還有事情還沒做,責任未了,就是自己的罣礙還沒解決。之前在佛前發願說「一心歸命極樂世界」,一心到哪兒去了?歸命去哪裡?都忘記了,那這個願有真發嗎?沒有!然後還會給自己理由,說這事情不處理不行,意思是:煩惱不繼續讓它增長不行,罣礙不讓它相續不行,這就是顛倒,當初願心就沒有真發出來,所以,「願」不能夠只是跪在佛前這樣發,那只是一個儀式。必須要你在起煩惱,在打妄想的時候,還能提得起這願心,知道自己是個學佛人,佛教我們不要隨煩惱,不要隨妄念,要發心來轉變,那時你的願心會提起來。
最後就是「行」,要依止佛號,依止不生不滅,這才是真行,我常講的真幹,就是真正去做,真正去轉變,這是信願行。
一般的書上講信願行,大概就只是很簡單的內容,如果照書本上講「信願行」,大眾不會特別去注意,但是要落實在生活上就很深很廣,牽涉到的層面非常深廣,而且微細,大家要用心在這上面,知道世間是虛妄的,一切諸法皆如幻,只有佛的教法是真實不虛,但說到究竟,連佛陀的教法也是虛妄的,是對迷兒說的。對淨宗同修而言,只有佛號是真實的,你們要來念佛,要來發心轉變,這是帶得走的。世間什麼都沒有辦法跟著我們,只有你的佛號可以跟著你,有人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業能否跟著?所謂「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這是普賢菩薩說的。所以惡業沒有體相,善業也沒有體相,都是不實在的,能跟著你是因為:自性有體、有用,是不生滅。若說惡業有體相,那你現在起殺心,等一下又不起殺心,一下瞋心,一下不瞋心,它會變異,所以沒有自體,是假的。那業怎能隨身?當你執著它,它就隨身,要是識得它空,雖隨而不受其害,講到究竟也只有念佛是真實的,所以一定要老實念,不必問如何,也不用參「念佛的是誰」,所以這裡才講,「奇妙疾捷,莫過於是,一切眾生因此得度」,這是最真實的,這才是憶佛念佛、是淨念相繼。
一般我們會認為「憶佛念佛」就是想佛像、想經典,不是的!佛像、經典應該要在你起煩惱的時候想。有個學人去問憨山大師:「大師,我念佛念了三十年,為什麼連個功夫成片都沒有?憨山大師回答說:「你念錯地方,你都是在你不起煩惱的時候念,所以念得很好,可是你煩惱起來時你就隨它去,任它流轉,所以念了三十年連個功夫成片都沒有,這問題就出在這裡」。那該什麼時候憶佛?當然最好時時憶,煩惱起來的時候要增強憶佛的功夫,這才是憶佛念佛,能這樣做那就「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你才見得到佛。所謂「佛」不光指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而是你的本性天真佛。何時「見佛」?或是現前見或是當來見,「當來」就是未來,指未來能夠契入。或是你一念能契入,或是久修能夠契入。所以這一段憶佛念佛相當的重要,我們用了這麼多的時間來講,那正題是本經興起的因緣,讚歎無量壽經是稱性極談,如來出世的正說,只要能夠一心憶念,淨念相繼,這一生必定能夠成就,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所以奇妙疾捷,莫過於是,超生死成佛的速度很快。第五段,本經所宣,乃如來真實純一之法,無有權曲,故名正說。有人錯解,以為淨土是化城,在法華經化城喻品,也就是佛在經上的一個比喻:有個商人帶著一群商隊要去尋寶,尋寶的過程很苦,經歷沙漠,帶頭的領隊就在路途中央化作了一座暫時的行宮,這叫化城。「化城」的意思是:此城是幻化的,不是最究竟的目的地。因為淨土宗的極樂世界我們在相上看,好像是你念佛先到那裡再修學成就,感覺跟化城有一點像,但實際上根本不是,如果是化城文殊普賢不會去,龍樹菩薩是八宗共主,龍樹菩薩求生淨土,他到極樂世界去。馬鳴菩薩也是,還有永明延壽大師,智者大師,都是佛門一等一的高僧,他們的境界不是凡人所能達得到的,這些人都到極樂世界去,連多聞第一的阿難也求生淨土,還有舍利弗、目犍連也求生淨土,所以極樂世界不是化城。
法華經講開權顯實,「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又「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濟度諸眾生」,所以化城是比喻小乘阿羅漢果。又說「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慳貪,此事為不可」,此事不可為,就是『不可為此事』倒裝句,這件事情佛不做,所以才講法華經,喝斥二乘執斷滅空,不認自性天真佛,不知道身中就具有如意珠,以為自己窮所以才當乞丐到他方去乞食,如意珠印度話叫「摩尼珠」,摩尼珠是你要求什麼跟它講就會有,佛經上把如意珠比喻成我們的佛性,隨緣應物有求必應,佛性就在各位的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大家都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只是眾生不識得,到處輪迴,輪迴就像乞討一樣,一下到這一家,一下到那一家,一下得人身一下得天身,一下換畜生身,又換到地獄身,換來換去輪迴。淨土根本不是化城,因為化城是虛假的暫時止住的,而在無量壽經後面就有講到:「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這是在別部經沒有看到的,又讚歎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佛中之王,原本佛佛道同沒有所謂高下,那「王」是指「攝生最廣」,攝受眾生最廣大,所以稱他為王,是讚歎的意思,不是有高下之分,絕沒有哪一尊佛管著哪一尊佛,法性平等,這部經叫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平等」沒有高下,從根器上說,最契合眾生根器也可以稱為王。所以極樂不是化城,化城是暫時的境界,是執空的境界,無量壽經極樂世界是寶所,也就是目的地,可以用華嚴經來證明,在普賢菩薩行願品,如看不懂可以看清涼國師的別行疏鈔,別行疏鈔很好看。行願品講: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一切圓滿盡無餘」是佛的境界。大家都讀過,「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往生之後十大願王圓滿,一切皆圓滿了就顯示不是小乘,不是化城,不是假的,所得的果報是不生不滅,功不唐捐。但是用的方式真讓人意想不到的簡單,「阿彌陀佛」誰不會念,這四個字就能夠讓眾生到達如來的境界,就這四個字能契不生不滅心,這麼簡單,念了就對了,夏蓮居居士說:但只老實念,不必問如何」。所以很多人都看輕淨土法門,其實有些淨宗的祖師起初也有藐視過淨土,蕅益大師就說:早年的時候自己「宗乘自負」,覺得自己是宗匠,宗門的「宗」,宗門的巨匠,覺得自己可以開悟,可以明心見性,是大根器,所以宗乘自負。「妄謂持名曲為中下」,以為持名念佛是中下根人修的,所以也藐視過淨土。所以如果不了解,不要去誤會輕視淨土宗及持名念佛的方式,那方法真的很奇妙,蕅益大師明白以後他讚歎說「此乃諸佛所行境界,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不是九法界的眾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所能理解的。我們不了解,用就對了,如果想了解,就要看無量壽經,深入大乘,最重要是要真正了解,也要修行,不然只是文字學人,知解宗徒,是沒有用的。
還有些人認為淨土是權曲方便,不是因為認為念佛是有念,有人問,「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那為什麼有人臨終見佛來接引,不是虛妄相不可依嗎?」拿出佛門的大經來講,你們聽了這個說法就會想:「對啊!」就退心了,以為淨土宗是有相的、是有念的、是有所執,跟實相之理相違背。不對,淨土怎麼可能跟實相相違背,常聽說:習氣不除佛不現,佛要現前你習氣得先除,習氣除了就無念,證明念佛即是念實相,就是無念,就是第一清淨念。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是指「有為相」,生滅相當然是虛妄,如來法身不生不滅,如來報身不生不滅,如來的化身不生不滅,所以不屬生滅虛妄相。所以臨終佛來接引當然可以隨往,而且我們念佛本身就是要見佛,這就是淨宗的因果,就是在於臨終可以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一講到「帶業往生」又被人家講是權曲:「你看他還帶業」,早年就有人講:查遍大藏經,淨土宗經典上沒有說可以帶業往生的,帶業往生大概不可靠,應該要「消業往生」才對。那你去查查看大藏經有哪一句說,說要消業才能往生極樂世界,要消業往生也沒有,再講清楚一點,如果說要消業才能往生,那極樂世界不用去了,就阿彌陀佛孤家寡人一個人去幹什麼,因為觀音、勢至都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一品身相無明沒破,就是帶業,文殊、普賢一品身相無明沒破,也是帶業,誰說帶業不能往生,若如此,那就只有阿彌陀佛一個不帶業,那還去幹什麼,不用去了,所以是可以帶業往生的,觀音、勢至菩薩都帶業。雖然這樣子說,我們也是要精進用功,業障最好是能夠消除一分是一分,少一分是一分,但如果說一定要消盡才能往生,你消盡也不用往生了,因為你就是佛,所以淨土不是權曲而是如來真實純一之法,所謂真實純一之法其內容在華嚴經、在一切大乘經教,眾生很難契入,所以如來有勝異方便,非常的特別,就讓你念佛,入有得空,從有念得入無念,學經教的人就有疑問了,「有念」怎麼入「無念」?有跟無是相對待的,沒錯,因為他的「有、無」是落在實有「有、無」的對待裡面,淨土講的有念,這「有、無」是一如的,是真如法之印,是一體的,「有」是無中之有,「無」是講有的體性,是空的。如同水的濕性一樣,極樂世界相是有相,就像水遇圓則圓、遇方則方,隨緣就是華嚴妄盡還源觀裡面說的「隨緣妙用無方德」,就從這裡入淨土,從這裡契入實相,看似簡單的一句佛號,但是所得的是如來真實純一之法,無有權曲,這「權曲」是說所修的是不了義法,你所修的方式不能達到圓滿佛、究竟佛,所以叫權曲。淨土宗的權曲方便卻可以入真實,所以這是真實方便。倒回來看其他的就是真實不方便,所以此法門特別的不一樣,故名正說。
剛好昨天是華藏圖書館 韓鍈館長往生十四週年,大家可以去看看她的故事,早年是怎麼護持正法,可以說淨宗的無量壽經會集本能夠在全世界弘揚,印送不下百萬冊以上,甚至千萬冊以上,甚至億冊,這麼多的流通量,以及 師父今天到全世界去講經,法緣這樣的殊勝,可以說全部都是 韓館長的功勞,這是 師父自己講的,館長護持他三十年,講經沒有中斷過,那一天我在道場,有人進來看到我們後面貼著的照片,他問我說:那個是誰啊?我嚇一跳,他居然不認識 韓館長,他認識 師父卻不認識 韓館長,才十四年啊,這日子一長,大家會漸漸忘記,希望大家要去看看介紹 ,飲水要思源,不要把 館長忘記了,我們把今天講經的功德,來做個迴向,當然 館長已往生到淨土是「大士」了,我們是凡夫怎麼有辦法迴向功德給她,讓她蓮品增上,這實在是顛倒話了,只是一點心意。所以我們在後面迴向的時候,迴向偈唱:
願以此功德,迴向高韓鍈,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要感恩,要能夠飲水思源,剛開始往生,剛往生不久一年、兩年、三年都還有感覺,因為日子久,到十年就忘記了,現在十四年大概忘光了,不能忘啊要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