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二)



我們看:3.本經興起因緣亦復如是。經云:「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說誠諦語」。可見與華嚴、法華同為一大事因緣也。。上一次我們講到教起因緣,就是講佛教的一個緣起,歷史的記載,釋迦牟尼佛出生於三千年前,印度淨飯王的國家,這是有相教,眾生肉眼所見,肉耳所聞的。實際上就佛的境界來說,他不生不滅,沒有來去,沒有所謂的出生與滅度之相,所以《華嚴》無盡教海,無盡緣起,是如來一代時教。反觀現代的人去研究釋迦牟尼佛出世到底講的是什麼經,結果發現是有記載的小乘經典,這其中有一個說法是錯誤的:大乘不是佛說,這個說法是不對的,為什麼呢?這個問題在一千四百年前,玄奘大師在那爛陀學院裡面,早已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了。我們現在不能因為沒看到,就說這些經典不存在,有時候是佛入定,入如來自受用的境界為大菩薩說法,就像《楞嚴經》在小乘經典裡叫《佛說缽吉帝經》,只是講阿難跟摩登伽女的因緣,但是在大乘菩薩來看它是《楞嚴經》,如《維摩詰經》講的,如來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就是如來的境界,因為他是一位聖者,跟一般凡夫不一樣。我們現代人不可以肉眼所見去做考究,來確定大乘存不存在,因為這種考究只可以做為參考,不能去否定它,若做一個否決,以學術來說就不客觀,因為真正的狀況,他沒有見到。像佛經的結集,在經典裡說是在七葉窟結集,七葉窟是由迦葉開的結集法會,結集藏經的有三次,這三次分別是以阿難、文殊菩薩、弘廣菩薩為主的這三位,阿難集的是小乘藏,弘廣菩薩及文殊菩薩的功夫深,結集大乘藏,甚至有一些經典阿難沒有聽過,有的說法是,因為佛成道時,阿難才剛出生,阿難二十歲出家,佛說法已經二十年了,也有經典上說,佛加持阿難有辦法憶持二十年前,佛講經時他沒有來參加法會的內容,這個說法說得通,因為佛有威神力。龍樹菩薩在佛門裡,是相當有成就的一位大菩薩,在年輕的時候也是學小乘,乃至四吠陀,印度當時的這些學術典籍,他都能背誦,甚至比七、八十歲、百歲的那些印度長老還要厲害,而且還能問難他們,他甚至很傲慢的說大藏經我三個月就學完了,我成佛了。大龍菩薩知道這個人有大根器,所以就現身問他,你真的覺得已經學好了嗎?對,沒有錯,佛法不過如此而已,那好,你來我的地方看看,他就帶他參觀他的圖書館,放藏經的地方,那一套藏經真的是龍藏,是大龍菩薩龍宮裡面的藏經,我們現在的龍藏是乾隆大藏經。他說好呀,我跟你去,就給他一匹馬,他說你給我一匹馬幹什麼?這匹馬還是好馬、快馬,他說你先看看目錄,看目錄何以要馬?你要是沒有這匹馬,看一輩子也看不完佛經的目錄,龍樹菩薩就騎著馬看目錄,看了多久呢?三個月才把經典的目錄看完,從此他再也不敢生傲慢心了,光是經典目錄就這麼多。要看到一部上本《華嚴經》就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我們一個大千世界有多大呢?一個大千世界在佛經上講有百億個日月,我們這裡只有一個太陽一個月亮,他那裡是一百億個太陽、一百億個月亮為一個大千世界,叫三千大千世界,這樣大的地方算一個佛刹。以一百億個日月再乘以十,那就千億日月,這麼大的一個地方,把裡面所有國土,所有的佛剎全部粉碎成微塵,以經典上講微塵是肉眼不可見,從牛毛塵牛毛端上可以放一粒的微塵,再羊毛塵、兔毛塵然後水塵,水面上的一粒微塵,再來金塵,金的密度很高,再來才是微塵,這麼小,磨成這麼細,佛說這部《華嚴經》的偈頌有多少,以前的偈頌來說四句就算一偈,字數就沒辦法算了,太多了,多少偈呢?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這是它的品題,我們現在《無量壽經》品題有四十八品,從法會聖眾第一至聞經獲益第四十八,而華嚴經品題有一泗天下微塵品這麼多,一座須彌山,東西南北各有一個洲,這叫一泗天下,就是以一座須彌山為單位,把他磨成微塵,他的品題有這麼多,所以縱然這一部《華嚴經》搬到南閻浮提用盡這裡紙張也放不下,這麼多,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這是一部《華嚴經》。所以說佛法是非常深廣的,它裡面所說的統統都是我們的自性,本來就具有如是功德,所以大家在《彌陀經》裡面看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成就如是功德是法性,是法爾成就,不是外求的,不是去造作而來的,這個叫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所以我們不可以因為沒看到佛講的法會,就認定大乘的經典是不可考的,是阿難自己編的,或是龍樹菩薩自己寫的,這在各方面都不客觀,如果你認為小乘經典是可考的,那麼小乘是什麼?小乘是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三個,那既然諸行無常,一切法皆是無常,又有何法可以考據?諸法無我,那是誰在考據?涅槃寂靜,那還有大乘是佛說非佛說的爭端嗎?就沒有了,用小乘經的宗旨來看,也沒有這個爭端,所以說大乘佛法是離諍,離開這些言語思量,小乘佛法當然也離開言語思量,我們不能認為說他考據不出來就是沒有,這一定要注意,學佛要向無著、無求上面去學,不要在有相裡面打轉,若一直要去考究,考到後來自己的清淨心就失掉了,道業也失掉了,這是大教興起的因緣,有些境界我們是沒有辦法用肉眼看到的,只有放下自己的貪瞋癡,放下無明,放下煩惱,才能夠證入,這是佛法可貴殊勝之處,尤其是佛教的學習方式跟世間的學術不一樣,世間的學術是記,不斷的記誦然後應用,都在「有法」裡面,六根攀緣六塵;佛法是教你六根緣六塵的時候不著相,這個不著相是功夫,所以說是不一樣的。我們講為學日益,你做學問,聽越多,看越多,讀越多越好,越有學問,那麼為道呢?佛法是修道要日損,煩惱越少越好,知見越少越好,名利心、五欲六塵心要越淡薄越好,這是學佛,所以很明顯的,它跟世間學習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如果想要入佛境界,就不能用世間的學習方式。在《圓覺經》講,眾生用世語言要入佛知見,無有是處,是根本就做不到。希望大家要會學佛,在聽經的時候,心要先靜下來,不是「我來聽聽看,這經典講什麼意思」,不是的。經典所說的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什麼?不可以言語會,不可以思想到。你用思想,到不了;用言語,入不了,但是可以藉由佛的文字般若入實相般若,要是你著於文字那就又不對了,就沒有辦法入法身、圓滿報身的境界。就像你拿著一把鑰匙,以為鑰匙是門,一樣的意思,你永遠入不了門。這鑰匙就是經典,我們以為自己所看的經典「這是什麼什麼意思」,要拿這個意思來迴為己解,這個不行,一定要契入,那怎麼契入呢?經典教我們要離相,什麼時候著相,自己要能覺察,若不能覺察,這佛法大教緣起在你心中就生不起來。如果說你現在是在起煩惱的狀態,要能夠覺察,要能夠放下,要能夠用經典來觀照,這叫修行。不是聽得多、記得多,然後出去跟人家談,你看,我是佛學博學,看得多聽得多這是世間法,不是學佛,這是講大教緣起,要讓佛法在心中生起來。我們看「興起因緣,亦復如是。」它說,「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就是說,我看到什麼樣的方式,可以令眾生得到利益安樂。佛法有這麼多的法門,佛的經典就光目錄好了,龍樹菩薩替我們看過,他騎快馬也要三個月才看完,這麼龐大,這麼高深的教典,哪一部經才契合、才能惠予眾生真實之利呢?因為佛講經是對十方的,所以它記錄下來的文字有這麼多。再補充一點,我們以為從印度傳過來的經典,是印度當時全部的藏經,實際上不是,聽說只有三分之一而已,當時交通不便,是挑重要經典才帶過來,因為那時候要穿過沙漠,各方面都不容易,帶來後還有一些是散失掉的,所以我們看到的大藏經還不是最完整的。在這麼多的經典裡面,哪一部才適合我們來修學?所以佛說「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說誠諦語。」告訴我們實話。在《大集經》講到:「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億億人修行,是說真正修行,現在全世界人口還不到百億,學佛人有個一、兩億,兩、三億就不錯了,在這裡面,有一些是聽過佛法的,再一層一層的淘汰掉,真正來修行的,真正放下的,一有習氣就放下,嚴厲的對治自己的,佛說『罕一得道』,很少人可以在佛法裡面成就,因為末法根器鈍,業障比較深,著相的習氣很嚴重。那末法應該要學什麼法門?佛直接告訴我們,「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念佛就是直接念阿彌陀佛,念我們的本性,本性的名號就是阿彌陀佛,後面會講到是什麼原因,它有妙義存在。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誰不會念?三歲小孩都會念,但是在裡面要怎麼用心、要怎麼存心,修行才會有成就?才會得力?功夫才會增上?有些人說念佛是要求死,好像學佛就是要趕快死。實際上不是的,佛法是最講現實的,什麼叫死亡?就是把你的煩惱習氣讓它死卻。佛法講的了生死,就是了除你的煩惱習氣,了除你的貪瞋癡慢,了除你的是非人我,這叫了生死,為什麼?因為是非人我、貪瞋癡慢都是造成生死的原因,所以把這個病根除掉,那生死就能夠解脫了,就能夠了卻了。所以佛法不是只有在臨終時才用得著,臨終用得著那是因為你現在就開始學,現在就開始轉變不是等臨終。學佛還可以幫助你的家庭和樂,幫助你在公司人緣、各方面都會增上,因為你的習氣放下了,我執放下了,自私自利放下了,「菩薩所在之處,常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是學佛的好處,因為你的煩惱習氣是真正銷落不再起;那自己不起煩惱,當然也不會令眾生生煩惱,也不會去惱害眾生,所以學佛是必要的。歐陽竟無先生講:「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而為今世所必須。」宗教是一種信仰,哲學是一種學術,佛法是現代人所必須的,它不是只有信仰而已,也不是只有學術,嘴巴說一說,做一做理論,在有相、能所相對裡面去行的,這是學術。那佛法是什麼?離相、離念,離開你著有的這個觀念,離開世間相,成就的是出世間相、出世間的正念,這是佛教。佛說誠諦語,可見與《華嚴》、《法華》同為一大事因緣,大事因緣就是這件事情非常重要,所以叫大事。我們常講去辦一件很重要的大事,這件大事就是要明心見性,這樣我們人生才會有價值。你看像地獄道的眾生很苦,很需要解脫,但是他們受苦都來不及,無間地獄或是大熱地獄,八寒八熱這些地獄的眾生沒有時間學佛,因為受苦無間,所以沒有能力、也沒有時間、沒有心念去學佛,這是地獄的眾生。餓鬼道的眾生連吃飽都有問題,他們生活很困乏也無法學佛。畜生道的眾生弱肉強食,身心時時處於不安當中,這些動物一有吃的一定趕快吃,不然等一下就被搶走了。那天道就太樂了,天上五欲六塵的享受太多,心常貪著在五欲六塵的受用裡面,沒有辦法去尋道。舍利弗有兩位弟子修行升了天,舍利弗上天去找他們,看到其中一位弟子駕著馬車過去了,只跟他打個招呼,另外一位呢,叫他跟本就不理,所以升了天以後受樂無有極,非常的快樂,沒有時間去修行,這叫做「富貴學道難」,三惡道眾生是「貧窮學道難」,非常的難,若兩者來衡量,那天上還有天鼓,這天鼓叫法鼓,法鼓會提醒他們要修行,但是修行的也不多,所以佛才會說天上修行不容易,因為太快樂了,富貴學道難。在人間修行也沒有那麼容易,要看緣,生活不苦不樂,有苦感受得到,但是不會太苦,還有稍微休息的時間,有樂也不會太久,還是會有失去的時候,所以「人道」是一個好修行的地方。像我們得人身很困難,佛說如同須彌穿針,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從山頂放一條線下來,底下放一根鏽花針,要直接垂直的穿過去,我們不要說須彌穿針,101穿針都不容易,還有風啊,不是底下擺很多針,是底下只擺一根鏽花針,這叫須彌穿針,這麼困難得到人身,全世界六十幾億人口,其中又有幾個是有善根想要發心修行的,想要來學佛,想要求解脫的。現在有很多知見不正確的,附佛外道這麼多,即使你遇到正法,正法裡面又有十個宗派,大乘就有八個宗派-華嚴、天台、律宗、唯識、淨土宗、禪宗、三論宗、密宗;小乘兩個宗派-成實宗和俱舍宗,佛法的十個宗派,宗派裡面還有法門,這麼多的宗派這麼多的法門,每個修行的方法不同,因為傳到現在它會契應一些眾生的根器,像天台宗它的支脈就很多,禪宗也開了五個宗派--雲門、曹洞、法眼、臨濟、潙仰。華嚴宗近代就比較少,華嚴宗到後來就修禪去了,唯識宗現在偏向佛門的學術方面,這些是現代的宗派,這麼多的宗派裡面,要遇到一個讓你一生了脫生死的法門,然後又有佛力加持的這個不容易,所謂:「是人甚稀有,過於優曇華」,優曇華三千年開一次,你要是能遇到大乘經典能修習,釋迦牟尼佛讚歎你非常的稀有,比優曇華還要珍貴。所以大家能夠來聽《無量壽經》,佛在經典後面就講「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若過去生沒有修福修慧累積到一定相當大的程度,於此正法你聽都聽不到,更不要說修行了脫生死了,「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阿闍世王供養佛四百億,四百億也是個天文數字,一尊佛出世,我們現在講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翻作中文叫做無央數,無央數劫就是不可數,以不可數為一個單位,三大阿僧祇,這麼多的一個劫數,我們講小劫、中劫、大劫,阿僧祇劫指的是大劫,人的壽命從八萬四千歲,每隔一百年減一歲,至十歲,再從十歲每隔一百年加一歲,加到八萬四千歲,這樣一增一減算一個小劫,然後二十個小劫一個中劫,四個中劫一個大劫,這麼長的一個時間,以一個大劫為單位,再加無央數,一尊佛出世要這麼久。阿闍世王曾經供養四百億佛,這是他多生多劫累積的善根,才能夠相信淨土,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得人身多麼難,遇佛法更難,又遇到淨土法門,有些人就會有疑惑,這麼簡單就能成佛,我不敢相信,連菩薩都不相信,不要說大家,我們是個具縛凡夫,業障習氣那麼重,只要念佛,十念一念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橫超三界,逕登四土,一生成辦,阿鞞跋致叫不退轉,八地才得不退轉,只有八地菩薩才能用這個德號,七地用這個叫大妄語,未得謂得,這是佛門的大妄語戒,如果在大戒裡面它屬於波羅夷,是斷頭罪,菩薩戒也算是重戒也算波羅夷,你沒有得道而說自己已得道,那是欺騙眾生,希望眾生來供養你,犯很重的戒律。到了極樂世界就是圓滿八地不退轉,如此之殊勝,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就更難相信,更難去接受。就這樣念佛,從有念入無生,在其他的法門裡面真的沒有,你去問學禪、學教的,他一定告訴你那太難,不可能,怎麼會有這種法門不用離相,執取佛相能夠入無生法忍的,禪宗都是打得讓你念頭死,一念不起,一念不生,淨土宗呢?恰好利用這個巧妙的方式,讓你直接緣念如來的果覺,跟禪宗的手法不一樣,但是目的完全相同,甚至我可以說比禪宗的方式更為巧妙,因為禪宗只接上根人,上根是誰啊?像這些禪宗開悟的祖師,他們都是上根,因為只有上根才能夠契入,中下根器呢?在永嘉大師證道歌講,中下多聞多不信,看越多,聽很多,但是信入者少,多聞多不信是中下根人,所以他沒有辦法接引中下根,但是淨土有辦法,甚至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臨終地獄相現,走到最後這一步了,它都還有辦法幫助這些人橫超三界,逕登四土,所以這個法門的功德不可思議,這是師父講的,你要是讚歎、恭敬、修持淨土法門,功德沒有人可以說,但是相反的要是毀謗、詆毀,那你的果報,師父講的也是不可思議,沒有辦法說,也都是無可限量的惡報,為什麼?因為你把眾生能在一生當中成佛的方式泯滅掉了,讓他退失道心,師父說這個罪報無邊,所以要珍惜,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像大家都會覺得世間事很重要,事業很重要,要生活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有兒女必須要教育他,有家庭必須要維持它,但是心不能夠貪著在其中,不要在裡面生戀著、生執取,要知道什麼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聽聞到能夠讓我們這一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淨土法門,修學其他宗派要明心見性,那是很難的一件事情,但淨土宗容易,所以說為「易行道」,即使你這一生沒有見性,沒有斷除無明沒有關係,永明大師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這是在他四料簡裡面講「有禪無淨土」,如果只學禪、學教沒有淨土,「十人九蹉路」,十個人學有九個是走錯路的,為什麼呢?「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陰境就是五陰-色、受、想、行、識,陰境不光只是在《楞嚴經》上講的五十陰魔,陰境就在你眼前,眼見色就隨色轉,耳聞聲就隨聲轉,縱然體會到什麼是佛性,也有所謂悟後迷的問題,悟後迷所以叫十人九蹉路,九個都會走錯,陰境現前,心常隨境轉,瞥爾隨他去,臨終那更不必說了,一投胎有隔陰之迷,沒有到大菩薩,上位的菩薩,是無法跳脫出來的,那再來「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如虎添翼,「現世為人師,來世做佛祖」,對實相能明瞭,這一生又能了脫,所以他提倡修學淨土,。永明大師一人兼兩、三宗的祖師,是禪宗法眼宗派第三代祖師,又是淨土宗第六代祖師,天台宗、律宗好像也把他列入祖師,這是永明大師,所以他不是偏於淨土,他自己是在國清寺修學禪宗開悟的,就是天台智者大師建的「寺若成,國即清」國清寺,在浙江的天台山。豐干和尚、寒山、拾得都來自國清寺,永明大師後來到杭州的淨慈寺那裡教化眾生,所以說這個大事因緣我們能不能把握住,有人說沒關係,等我老一點再來學,等事情做完再來學,那來不及了。既然要求生淨土,現在不給淨土一點時間,不給佛菩薩一點時間,還一直在自己的業、自己的事業裡面打轉,如果到了淨土,開一個玩笑,那邊太安靜了,沒有攀緣、沒有分別,會不習慣。所以希望大家來道場用功,到佛門裡面來修學,體驗一下到極樂世界了生死的氣氛,如果不習慣這種氣氛,我們的心就常在攀緣、掛念娑婆,連一小時都不願意來聽經、念佛,來體驗一下清淨的感覺,感覺雖落覺受,但是沒關係,我們方便說一下。每天都在忙世間事,嘴巴說要了生死、要往生極樂世界,那怎麼有辦法,了生死這件事情才是大事,學佛法是大事,我們不可以輕忽它,輕忽它這一生往生的機會就丟掉了,就像開經偈講「百千萬劫難遭遇」,這是武則天在《華嚴經》翻譯好的時候寫的偈子,《華嚴經》是百千萬劫難遭遇,那《無量壽經》呢?是「華嚴奧藏,法華秘膸」,那不是更難遇了嗎?所以要能夠把握,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比中樂透還要困難,中樂透的機率算得出來,這個機率真是太困難了無法計算,我們講須彌穿針,從須彌穿針得人身開始,遇到佛法,有幾個人能夠相信淨土,相信以後還要真正肯念,具足信願行,若不具足信願行也沒有辦法成就,《大智度論》講「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要先深信,深信以後才能夠用如來的智慧度煩惱大海,度生死業海,這個叫「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任何法門都是這樣,就是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我們對淨宗能不能相信?那什麼叫信﹖口耳之信不足為信,口耳相傳,聽到法師講淨土難遇,不錯啊,我就相信了,其實這個信還不是真信,那算有一點小信,慶幸自己遇得到,真信是什麼?是完全把自己的知見放下,隨順經典的教誨,佛教我們念佛,時時刻刻不中斷,執持名號,我們要去做,這是信裡面含著願跟行,所謂信而無願不成其行,願而無行也不成其願,願也不能成就,所以信、願、行如鼎三足,缺一個都沒辦法成就,你要相信佛所說的不會有錯,眾生本來成佛,本來就應當作佛,這個我們要相信,我們要能夠接受,這是第一要信自。第二要信他,相信阿彌陀佛所發四十八願絕對不虛,相信如來十念一念攝受眾生的功德,絕對沒有錯,這十念一念很難相信,可是當你看到一個壞人殺人越貨,而他念佛卻能往生極樂世界,你一定覺得不可能,還有跟我有冤仇的人,讓我一敗塗地,他臨終居然也十念一念得生淨土,阿彌陀佛接引他,這種瞋恨心如何相信他能往生淨土?不能信啊,這十念一念難信,難信就難信在這裡,尤其是對傷害自己的人,如果老闆天天找我麻煩,他還十念一念往生,你一定不會相信,所以這十念一念,你要相信他絕對不虛。佛接引眾生沒有分別心,業性是虛妄的,只要臨終一念回心已算是善人了,也就可以原諒他了,佛心量廣大接引他往生,像張善和一輩子都在殺生造業,沒有一絲毫的善念,臨終牛頭馬面都出來了,得遇善知識勸他念佛,他能接受,念不到十聲,牛頭馬面不見了,結果阿彌陀佛來了,佛菩薩來了,就接引他往生,這個是難信之法,要相信。願呢?願是願意求生,願意改變這叫願,不能說我相信,口耳之信,行為不願意去做、去改變,說學佛再等一等啊,要知道這就是我們的業障,像有些人來佛堂,越是正法的道場業障就越會起來,但是要想到這是我的業障,我應該要轉變,為什麼做世間事的時候不會生病,反而愈做身體愈好,那是暫時不生病,將來氣衰了,祿要盡了,病苦果報就現前,那相反地,來道場會有一點小病,你要知道我無始劫以來的業障,現在先報,重業輕報,先消這個是好事,我們要生歡喜心接受,生懺悔心、慚愧心。我以前在家做世間事都不會生病,為什麼一來道場就生病,是不是道場的原因﹖絕對不是,因為做世間事是隨順你的世間業,你現在不隨順它了,就有些業障要起來障礙你出輪迴,你的冤親債主要障礙你了,他看到說:『你修行這次可能會有成就,你又遇到一生可以成佛的法門,這個我不來障礙,我討不了債了」,他也是一樣不相信十念一念,因為你過去生也對他很壞,所以他一定要障礙你,一定要找你麻煩,這時要跟他懺悔,你要跟他講:「我很愚鈍,很業障,過去生就是因為沒有學佛,沒有得遇善法,所以造諸惡業傷害你,讓你受無量的苦惱,我現在學佛了跟你懺悔,你要護持我,我就再也不會去惱害你們了,我也不會再傷害別人,現在再也不會像以前一樣做那麼蠢的事情。」要跟他懺悔,這樣你學佛業障才會消,所以
剛開始學都有業障,有的是生病,有些是家裡發生一些事,不要被這些業障耽擱了修行,一耽擱就是十年,人生幾個十年,現在的人平均壽命七十歲,一般都是二、三十歲才遇到佛法,如果一耽擱,一隔就四十歲,五十歲,年長了要修行就困難了,體力衰煩惱習氣也重了,為什麼?因為錯誤的動作、錯誤的姿勢,連續做了幾十年,你要改也改不過來。在家裡懶懶散散慣了,人生才七十年,你有五十年都是處於這種放逸的狀態,能在瞬間改變,是有這種猛醒大善根的人,但是這種人很少,這種善根非常好的,一定要改變,那實際上我是有碰過,他年輕時候家境富裕,也是相當好世間名利,當他聽到佛法很好,就出家了,一下子就轉變,那這種的是大善根之人,所以修行要趁早,要趁年輕,不要看到年輕人來修行就說不好,怎麼不好,說要老一點再來修,老一點你就修不動了,你就很難啊,所以我們看到人家肯修行,你的兒女肯修行,你要想到說,他的善根比我好太多了,他的福報比我大太多了,我要來護持他,不要障礙,很多父母就來告訴我:「法師,你有沒有辦法讓我兒子、女兒學佛」,我心裡想我才不敢,為什麼呢?因為等到你兒子、女兒真學了,你又要開始障礙他,那你不就又造業了,像有人就告訴我說:「他的兒子殺心很重,都一定要吃葷的,有沒有辦法讓他吃素?」那就把他送到佛學夏令營,回來後他就連蟑螂都不打,連螞蟻他都不殺,這有善根,他也要吃素,然後再也不吃麥當勞,結果他媽媽就開始障礙了:「這樣會營養不良哦!」怎麼講都是他對,你不是要他吃素嗎?所以你真正想學,軟冤家就來,冤親債主就來,這就是障礙,也就是不讓你跟佛法契合,不讓你跟《無量壽經》這大事因緣契合,這麼難遇的淨土法門,你遇到了,你的冤親債主就一定要現前,或是有人在年輕時很精進,他在佛門遇到冤親債主,碰到男女問題,不學佛沒有,一學佛全部都出現了,就是要拖住他,所以人都帶情慾的業,這個要放捨。到道場來要遵守學佛行儀,學佛行儀可防止你生病,防止你業習出現,這個要學,這個很重要,學佛最大的轉變從表相的轉變可以看得出來,我們沒有他心通,裡面我們看不見,表相的轉變就是馬上看得見,你的行為是坐如鐘,立如松,眼睛,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這樣一個莊嚴的相,我們看得到,這個是學佛行儀,學佛人必須的,怕你的業習起來,所以要先預防,就像醫生給我們吃一些補品,他怕我們生病,要先預防甚於治療,等到業障起來了,惡業起來了,要治療難治了,戒律、律儀有防非止惡的作用,甚至可以斷除一些粗惡,根器好的可以斷除一些微細惑,戒律是相當好的也很好學,像心性還沒有這麼容易學,我們用朱子治家格言那一句話「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眾生在迷,大乘不可不學」,尤其愈是迷惑,愈是愚鈍,愈要去學,愈不讀心愈迷,迷到後來就像個大凡夫,像六道輪迴的眾生,永遠都出不去,就像迷宮愈走愈迷一樣。大乘雖然難學,要看祖師大德的著作開示,不要怕它難,不要說我又看不懂,看這個要做什麼?不要求速成,佛法它有意味在裡面,多讀幾遍,你心靜下來了,你的煩惱習氣消了,就會覺得祖師大德怎麼會講得如此貼切,講得那麼好啊!這就得法喜了,這就得清淨了,不要畏難大乘佛法難學,說學了又沒有用,學了又轉不過來,境界那麼高,境界不高,是你心外取法,以為有高有下,實際上我們的佛性就在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常用而自不覺知,《法華經》上佛舉了一個比喻,如同一個人身上帶著如意珠,可是他不曉得,如意珠大家知道是摩尼珠,摩尼珠它能夠變現你要的東西,他身上帶著這東西,但他不曉得,所以當乞丐到處向人乞討,後來有一天,遇到一個有智慧的人告訴他,你衣中就繫著一顆如意珠,為什麼不拿出來用呢?他這才知道,原來我這麼富貴,這如意珠比喻做佛性,佛性也是遇緣即現,遇緣即施,你遇到境緣,佛性就有它的作用,你看如來這麼富貴,《華嚴經》講,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那這佛性就如同如意珠一樣,能夠變現一切,能夠攝照一切,這如意珠我們眾生就具有,就是自己不知道,整天自己在攀取,想要用一個法來修,去看看那一位法王,那一位上師,那一位仁波切,可以幫我點兩下就開悟了,也不要修了,天下有這麼便宜的事情就好了,釋迦牟尼佛當初就應該住世到現在,幫我們加持我們就能夠成就了,修行還是在個人,要肯轉,不要求快求速,欲速則不達,有些人修行求快求速反而著魔,多得很呀!所以不要認為大乘很難學,事實上跟我們是有絕對密切的關係,祖師大德常訓誡我們後學說:「當面不識」,就對著我們的臉「覿面失機」,覿面就是在你的面前,你卻不認得他,就如同在父母親面前當面卻不認得,你說這個眾生可不可憐 ? 所以佛說可憐憫者就是可憐在這裡。佛性不在別處,不從心外求,不從身外得,言語說不到,思想想不到,不是屬於青黃赤白大小方圓,一切不可,不可亦不可,我們的佛性是這樣的,佛性就在我們的六根當中,就在我們日用平常舉手投足,眼見色,耳聞聲,我們卻体會不到,我們卻隨聲轉,眼見色隨色轉,著於色,分別色好醜,你看就掉到裡面了,見好還在裡面生歡喜心,見壞還生瞋恨心,音聲喜歡聽好聽的,音響要百萬、千萬的,音質要多好多好,隨聲轉,那有一些人我一定要用差的,一樣是隨色,不是只有求好的是隨色轉,求不好的,刻意的,你也是隨色轉。要不取不求,不取不捨,這才算是不隨色、聲、香、味、觸、法去流轉,這才是學道。其實所有大乘經講修行,教大家不取不捨,不取世間不取出世間,不捨世間不捨出世間,這裡面有它深的意思存在,取世間是凡夫,捨世間是二乘,一樣都是有法可取可捨,取出世間,也許可以成聖但未達究竟,因為佛性不從心外得,佛性不是從我們心外去取著的,去造修的,修不到,不從心外得,那出世間法不取,出世間法也不捨,你捨了沒有辦法得到,還有一個成就的;世間的,他不捨,為什麼?不捨大悲利益眾生,不取世間常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這是佛門講比較高深的境界,大家有這個功夫最好,恭喜大家,但若沒有,我們從基礎開始學,先念佛,先攝心,先從佛法的基礎學起,佛法的基礎不在於五戒十善,在於你對心性了不了解,這是祖師大德永明大師、宗密圭峰大師、清涼國師,歷代的祖師包括我們淨土宗的徹悟禪師、印光大師,統統都是這樣教我們的。那五戒十善是什麼?是我們的表現,必須要表現出來。那佛法基礎,你看佛一出世,一個大教的緣起,他先講《華嚴》,《華嚴》說的就是真如本性,本自互融互攝,沒有障礙的一個境界,無障礙法界,事事無礙,一切法無不即性,無不即是你的本心,沒有障礙。我們現在認為有障礙那就錯了,還要在裡面取相來做為基礎,那就是迷上加迷,所以佛教的一開始是《華嚴》,《華嚴》講的就是如來的果覺,以這個做為根本,其餘皆是枝末法輪。最後才開《法華》,開權顯實,叫攝末歸本法輪,把這些枝末都歸到根本。所以佛法根本在於什麼?很明確的,祖師大德跟我們判教,現在人說整理出一大藏教,它的根本在哪裡?在於明心見性,在於你能體會到什麼叫真如本性,修學什麼法門都還其次,這才是最重要的。黃念祖老居士他也是這樣講,他說六度,六波羅蜜裡面最重要的是般若度,其餘的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五度如同足,我們人的腳,般若波羅蜜是如同人的眼睛,如果一個人沒有眼睛只有腳的話,走路會撞牆壁,會跌倒。修行如果沒有般若,黃老居士講這個叫盲修瞎練,歷代祖師、禪宗,不管哪一個宗派都會說你這是盲修瞎練,因為你不識本心。禪宗五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不識得本來,學什麼法都沒有用處,對我們來說是沒有幫助的,因為佛法最可貴的就是告訴我們眾生本來成佛,本來就具有跟如來完全一樣的佛性。淨土宗也是依據這個根本而建立的,不然阿彌陀佛怎麼有辦法讓眾生十念一念就能往生,他就是根據眾生本來就具有清淨的心,這心在迷不染,在染而不染,我們的心在染濁的環境裡面它不染,就像水一樣,它雖然是髒水,但濕性不變,潮濕的狀態不變,大海雖然有波浪,濕性不變,一個波浪跟另一個波浪不同,但是它的濕性不變,所以叫在迷而不染。在聖不增,成佛做祖的,成就的,有沒有增長一點佛性?水的濕性有沒有增長一點?把水弄乾淨了,它濕性還是潮濕的。我們成佛了,本性還是如如的,還是不動的,這就是佛性,這跟我們完全有密切關係的,現在說密切關係,這就是佛性,這就是本心。這個本心我們要怎麼體會呢?佛告訴我們要從譬喻,諸有智者當以譬喻而得開悟,這在《楞嚴經》裡面說的。所以《楞嚴經》是佛法很重要的一部經典,有些人就開始批評《楞嚴經》、《圓覺經》是偽經,那佛在《法滅盡經》講,末法第一部滅的是《楞嚴經》,魔王要來滅,因為它能夠讓你明心見性,他怕你看了這一部經明心見性,因為這一部經從頭到尾有很詳細的說明,見不在眼,聽不在耳,這都幫我們把以前錯誤的觀念剖析掉,這叫開智慧。有人說自從讀了《楞嚴》後,再也不讀這世間的糟粕書,有這麼大的力量,妖魔鬼怪很害怕你看到開智慧的《楞嚴》,因為他有禪定,他覺得一切眾生都是由他管,他怕你超出他的管轄範圍,所以要來障礙。所以很明確的聽佛這樣講,再來看這些批評《楞嚴》、《圓覺》說這偽經,你要知道這個人是誰,就是妖魔鬼怪化身,要來障礙大家的慧眼,不能相信他,這佛三千年前就預言了,妖魔鬼怪要來破壞。《楞嚴經》是相當好的一部經典,你看了它說實話大藏經通達沒有問題,因為大藏經所說的就是真如佛性,《楞嚴經》裡面的文章,在藏經裡算是數一數二困難的,它是房融宰相潤筆,唐朝的大文學家,他們家三朝宰相,他來做筆受,筆受是經典翻譯出來,再做文詞的修飾,所以它很有文學的味道。以佛法經典來看,它譯辭字句非常的明晰,但剛開始看會看不懂,可是你讀久了就懂了。我以前一天一卷,每一卷都讀超過五十遍以上,甚至到一百遍,這樣子讀,這樣常常去讀,有事沒事就去讀,智慧會打開。不是讀這部經有什麼神秘,是它的內容相當好,這部《楞嚴經》要是有機會也可以來講,開智慧的楞嚴,讓大家明心見性。因為淨土宗《無量壽經》裡面的內容是心性的極致,已經發揮出來的,可是在我們不明白什麼是心性以前,要看《楞嚴經》就能夠知道佛性是怎麼一回事,我的心是怎麼一回事,這才有一個解悟,雖然不是真正所謂的桶底脫落,打開本來,親見到佛性,還不到這層功夫,至少有一個概念,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楞嚴經》是相當重要的一部經典。那淨土當然是依著心性而建立的,在後面的本經體性會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