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道場成立,一般要先宣說《地藏經》,《地藏經》的內容主要是告訴我們:「罪從心起將心懺。」知道業性本空,五陰非有,這是《地藏經》的義趣。如果是新講堂成立是講《楞嚴經》清淨明誨章。
那我們為什麼要選講這部《無量壽經》?因為《無量壽經》把《楞嚴經》、《地藏經》的精華融攝起來,告訴我們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就在眾生心清淨處,而不在別處。所謂「十萬億程不隔塵」,娑婆與極樂從來沒有一絲毫的隔越,只是我們自己不識得,所以才有十萬億程之遙。要是識得本來,那極樂世界即在目前,所謂「舉步投足不離寶池,鬱鬱黃花無非般若」。所以修學淨土法門,是非常的實際,它的實際不是在大家往生以後才去受用,而是現在就能得受用,所以選講這部《無量壽經》有這義趣存在。經上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極樂世界在十萬億的佛國土外,那十萬億個佛國土不離心外,只是眾生業障重,有我執、法執,有貪、瞋、癡所以見不到。迷的時候,告訴你十萬億個佛國土之外有個極樂世界;覺了,極樂即是我心,我心即是極樂,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沒有絲毫的隔越,沒有絲毫的障礙。
《華嚴經》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念劫圓融,所謂遠近交參。這是眾生的本地風光,本來面目就是這樣。本來面目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無量相、無量好,是無量壽、無量光,這是眾生的本來,現在卻迷失,所以要把它恢復回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縱然迷,卻未曾失,沒有絲毫減損,所以只要你現在學佛修行,必然能夠成就。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執著本自虛妄,從體上看,它是徹徹底底的虛妄,如同夢境,大家不會把夢境當成真實,妄想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般地不實。真如實際,是有即非有,而復不妨非有而有。非有而有,是你證入。證入了就能起用、利生。現在大家縱然在迷,聽到這道理,也是有即非有。這是在講經前要先讓大家知道的,佛學概論就是佛法講的心性,佛法是現生的,不是等到大家往生後才受用。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要看你現在的造作,如果造善多,生三善道,造惡多則墮三惡道,大家修學淨業的時間多,那就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平常要少說是非,多念佛,古德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多念佛是很重要的。
我們不談玄說妙,因為談玄說妙是不切實際。不切實際就是你聽了心性的道理,不去轉變,不敢認取自己本來是佛,那就是談玄說妙。不是說不講心性的道理,就不談玄說妙。不講心性的道理那就不是佛法,是佛法必然講明心見性。禪宗的祖師五祖忍和尚說,學佛若不明心見性,學法無益。學佛就是要成佛作祖。眾生在日用平常當中常常迷惑顛倒,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原來是佛,與諸佛無二無別,我們要認可、要接受這事實真相,然後去轉變。這就是蕅益大師講的信願行,第一個「信自」,相信自己是佛。所以在開經之前一定要先說玄義,「玄義」就是幽玄的義趣。就是把本經的內容做大綱式的整理。第一、包含佛教的教起的因緣。第二、這部經的體性是依什麼而說的。第三、這部經的宗趣是什麼。第四、它的方便力用是什麼。第五、是所被根機。第六、就是藏教所攝,本經在大藏經裡是攝屬哪個藏,有聲聞藏、菩薩藏。第七、是部類差別,有哪部經典跟它相類似,內容一樣。第八、譯會校釋,就是它有幾種翻譯的版本。第九、是總釋名題。第十、是正釋經文,正式進入經文。這是華嚴宗的十門開啟,顯示《無量壽經》是大圓滿境界。釋迦牟尼佛說,當法滅以後,他再以慈悲威神力加持這部經,獨留百歲。所以很肯定這部經能夠幫助末法眾生,《大集經》講「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所以念佛最契合現在眾生的根器,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用功、可以修行。修行要不擇手段,不是爭名奪利、貪圖世間、求人恭敬不擇手段,而是在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上要不擇手段,要讓自己的煩惱習氣減少、銷落。我們本來是佛,現在卻迷惑顛倒成這樣,所以要來修行。精舍在提倡學佛行儀,這是學佛入門最基礎的律儀。學佛行儀就像一位學生初到學校,第一先要知道學校的校規,這就是學佛人的校規,不論在家、出家都必看、必學的,它是佛教團體的規範、行持,教在家同修於平常怎麼用心、怎麼修行、怎麼做生意、怎麼與人往來,然後於其中做到「處世不忘菩提」。大家在生活上要敦倫盡份,閑邪存誠,盡自己的本份,這些世間人都做得到。但是學佛人還要多做到一點,就是處世不忘菩提,時時不要忘記自己是學佛人,對境不要迷,要提起覺照,提起觀照,要知道諸法皆空,一切諸法皆如幻,如露亦如電,還貪戀、執著什麼﹖如果不能這樣覺照,不能這樣用功,那學佛就沒意義了。所以要提醒自己,時時刻刻保持佛號,讓它存在於行住坐臥中。有人問:躺著可不可以念?上廁所可不可以念?其實只要心裡面安住這句佛號,佛沒有方所,沒有大小、沒有方圓。只是眾生著相,容易褻瀆它。你真的用功了,心沒有大小、沒有方圓,心就是佛,所以是可以念的。如果實在轉不過來,就要看經教,經教是如來的智慧,雖然眾生本具的智慧跟佛完全一樣,可是迷在境界裡太久了。迷久忘失了,但不是消失,忘失本來的智慧,所以要藉由經教來開顯。《華嚴經》勝慧菩薩說:「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用世智辯聰沒有辦法瞭解,所以要聽經、看經教。要是沒有佛來告訴我們,是沒有辦法瞭解的。我們整天在境界裡迷惑,遇到不順心的還是生氣,遇到順境還是貪心,名利當頭時還是自私,沒有佛法所以轉不過來。不知道五蘊當中沒有「我」,你說這色身是「我」,但是你沒有辦法控制它,叫它不變,它不會聽你的,所以色身不是我。如果想法是我,一下想這個一下想那個,你說想東的時候是我,那想西的時候,難道就不是我?我就消失了嗎?想法怎麼會是我?想法不是我。
你在東西求覓,認為有一法是我都不對。你要能夠從此會入,叫做證悟。現在用的「我」都是眼睛去攀緣色塵,耳朵聽聞音聲,然後再去打妄想、去判斷,認為這是我的想法,是我的看法,佛在經上講這叫緣影妄心。若以攀緣心當作自己的心,那就顛倒了,佛說這是可憐憫者。眾生就是可憐在這裡,自心取自心相,也就是你造作惡因,就有惡報,結果是非幻成幻法。本來是真如實際,與佛無二無別的境界,卻變成六道輪迴、變成十法界,這就是自心取自心相。自己迷了,給自己找罪受,而不是有個閻羅王來審判,也沒有境界來魔考我們,都是自己心裡面妄想作祟。所以佛講得很透徹,讓我們明白什麼是常住真心,什麼是我們本來的樣子。淨土宗祖師「徹悟禪師」講:「一切法門,明心為要」,明心見性是最重要的。「一切行門,淨心為要」,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淨心之要也「無如念佛」。即使明白心性,若不念佛,永明大師說:「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既明心又能念佛,那叫「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世做佛祖」。所以對實相一定要了解,因為這是佛法的根本、眾生學道的根本。宗密大師講佛法的根絕不在於五戒十善,不在於小乘,而是在於見性,尤其是頓教大乘。永明大師在《萬善同歸集》裡告訴我們,學佛法要先明心,若不明心,學法無益。明心以後起修叫「頓悟漸修」,我們沒辦法頓悟頓修,頓悟頓修在中國歷史上就只有一位,六祖惠能大師,但我們可以先悟得本心,然後發心修行,這樣修行才有根、有本。所以根本是從心地生。所謂本立則道生,這就是修行,修行是要從這裡發心的,叫做發妙明心,開我道眼,佛法修行是這樣的。人天乘的五戒十善做得再圓滿,也只是人天而已,不能出輪迴,出輪迴要見性,要破我執、破身見,修善法在善道輪迴,造惡業惡道輪迴,都是輪迴。所以祖師教我們不思善、不思惡,不造善、不造惡就是修淨業,一切時處佛號提起,萬緣放下,這才是修行。所謂「六欲諸天具五衰,三禪尚自有風災」,色界頂天是三禪,三禪還有風災,到了四禪就沒有地水火風的災難,「假饒修到非非想」,縱然讓你到達最高級的梵天,那是真正的上流社會,無色界天,非想非非想處天,「不若西方歸去來」,仍舊不如往生極樂世界,依靠這句佛號超脫輪迴。五戒十善是人天的基礎,不可以忘失,但是若著於其中,必然輪迴不出,這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的。造善、造惡俱是輪迴,所以心裡不著善、惡,不著有、不著無,就念這句佛號。有人會問:「這個佛號念了,不就是有念有著嗎」?就用中峰國師說的話回應他:「眾生於湛然無生中,唯見生滅」。本自無生、本來清淨,他卻偏偏只見生滅相,在那裡起煩惱。再講淺一點,凡夫看一切眾生都是凡夫,看佛菩薩他也看成凡夫。本來是無生的境界,他看成凡夫的境界。佛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所以中峰國師講:「諸佛於儼然生滅中,唯見無生」。在生滅相裡面,他見得本性,見得無生智,所以佛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佛,我們看一切眾生都是凡夫。這個人對我好就生歡喜心,對我不好就生瞋恨心,這就是修行要修掉的。念佛是不生不滅的,你心緣佛境,佛境是不生不滅,眾生境才是生滅相,如果認為念佛是有生滅,那就是跳回凡夫的境界去看念佛,所以你是凡夫。
念佛就按定一句六字洪名,句句在心,字字不退,這樣修行就會有成就。念佛的道理在《無量壽經》裡,什麼叫阿彌陀佛,什麼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跟我們又有什麼關係?一個大修行人怎麼在因地發心,怎麼用心?看《無量壽經》的法藏因地第四品:「有大國主名世饒王,聞佛說法,歡喜開解」。法藏比丘聞佛說法,歡喜開解,尋發無上真正道意,他想要求無上道,「無上道」就是與佛相同,就是要明心見性。《圓覺經》講:「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這是《圓覺經》一開始文殊菩薩代表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明心。明心見性還不是最究竟,之後還要修行,還要保任,「保任」就是在一切境界當中不起心、不動念,這是大乘頓教。有人問:「你學什麼宗派」?你說:「我學淨土宗」。淨土宗是大乘,可是你卻不會使用大乘的觀門,不會使用大乘的教義。那跟人家說學淨土宗,實際上學的是藏教淨土。天台宗判淨土宗「藏、通、別、圓」四教,以藏教的心學淨土,以為法是有的,有煩惱可除,有菩提可證,是藏教根器。圓教則是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煩惱菩提不二,生佛不二,一多不二,這是圓教。所以《彌陀要解》告訴我們信願行,第一要相信自己是佛,然後相信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所言不虛。我們尚且不能信自己本來是佛,那佛說法我們怎麼能信?佛說法,就是要告訴我們跟佛完全一樣,所以一開始先講佛教的概論是很重要的。
玄義就是把佛法的概論,教起因緣、大教緣起,講出來。這次參考黃念祖老居士的大經解,以他的論述為中心。佛法浩瀚,要因門入,就像《楞嚴經》講的,譬如天王賜予華屋,我們來學佛,「如來」天王送給我們一棟豪華的房子,這棟豪宅要是沒有門,無法進入,所以要因門入,修行一定要選對方法。剛講的教起因緣,就是大教興起的因緣,依靠黃念祖老居士作個指引,這就是一個門。黃念祖老居士了不起,二十三歲就開悟,他是密宗諾那祖師授印證,叫做「蓮花生正覺王上師」,黃念祖老居士是不簡單的人物,他師父是夏蓮居老居士,他的母舅是梅光羲老居士。民國初年佛教界稱他們兩位「南梅北夏」,如同泰山跟衡山一樣。這兩位大居士,得到了當代高僧虛雲老和尚的印證。密宗紅白教大德貢噶活佛,是位大阿羅漢,是真有功夫,他印證北方大德夏蓮居老居士說:此間堪當金剛阿闍黎者,唯夏蓮居老居士一人而已。這讚歎到了極處,意思是講把他捧到頂點。所以我們用他的會集本,這會集本是沒有問題的。有些人說居士不能做會集。會集是不可以改動原文,不改動原文才叫會集。在宗密大師《法界觀門》的註解裡講,所謂「會集」不是只會集文字,所以它是集義非集文,集其義趣,集五種原譯本的大成,不是集它的文字。會集文字大家都會,看到哪一段有受用,就把它抄下來,這也是會集。所以夏老居士是集義趣,集它的精要,不是集文字,集義不集文,可以會集,這就沒有所謂居士跟法師的問題了。佛法是重師道重於法,像《維摩詰經》裡,佛叫舍利弗、目犍連去聽維摩詰居士說法,一樣行最敬禮,右繞三匝,頂禮三拜,維摩詰是在家居士不是出家人,佛還是教他的弟子頂禮居士,這是為了要求法。所以居士能不能會集,這就不是重點了。那會集得好不好,就看現在全世界受持這本《無量壽經》的有多少人。五種原譯本的內容艱澀,而且文詞互有詳略,有的本子講二十四願,有的講三十六願,有的說四十八願,對於初心學人,徧讀為艱。自漢迄宋,原來有十二種《無量壽經》的原譯本,但宋、元而後,僅存五本。《無量壽經》是當時印度取經第一批過來的經典,以前交通不發達,第一批過來的一定是最重要的經典,釋迦牟尼佛也曾多次宣說,據統計大約有兩百多部經典,裡面都帶說到淨土,那正說淨土的有淨土五經一論,可見淨土法門在一代時教是相當重要的。我們再來看夏老居士的會集,因為他是集義,不是集文字,因此大家就都沒疑惑了,也都受持了《無量壽經》。
學佛看經典,一定要看它的義趣,會聽經、聽開示的人,會想法師講經就是對我說的,講的就是我的毛病,就是我的過失,我一定要改。而不是在講某一件事某一個人,這樣學法,才會有成就,才會有功夫。如果認為:法師講經,都是講別人,都是罵別人,與我無關,我是個好人,我沒有那毛病,全天下人都不對,只有我對,那這是凡夫。能講這話的只有兩種人,一個是佛,一個是凡夫。那看看自己是佛還是凡夫?所以說聽經、聽開示要這樣聽,不要聽是非。心裡面要空,若常著有、在攀緣,就會常迷失,實際上,心空了、淨了,師父就在心中,心若清淨,心若空寂,就與師父相應,名號、德號是修行用的,不是總看看師父在哪裡,成天向外求,心隨境轉,這樣學佛不會得力,因此師父說自己沒有學生,所以要會學,要真的心裡面沒有煩惱,那師父就在心裡面,凡夫看到的是肉身,真要看的是法身、是諸法實際,要往這裡去成就、學習,不能夠心隨境轉。不要聽是非,不要搞小道消息,不要亂跑道場,跑道場心會不安,能夠安住最好。現在如法的道場很少,這裡帶大家做到完全如法,做得更好。來精舍大家和合,即使有一些過失、有一些毛病,大家把它善解,都往好處去想,不要想:這個人一定是怎麼樣,總往壞處想,這樣道場不會和合、不會清淨,不但道場不清淨,你自己也很痛苦。要想想為什麼一接觸境緣,總是去想人家不好?這樣修行就沒有學到佛法。所以不要跑道場,不要傳是非,不要在道場講家裡的事情,來這裡就是學法、學道,要把心清淨下來。來道場染著、顛倒了,那就不叫入道場。一間道場如何,其實還是在大家,希望大家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配合道場的規矩,要求的規矩不是我訂下的,精舍都遵照釋迦牟尼佛的戒律,道場中祖師大德的要求,祖師大德都是開悟、成就的人,他教的方式就是在對治我們的毛病習氣,要是進來道場覺得規矩好嚴不習慣,就要想到這是自己的業障,是我習氣重,我更應該還要再來清淨,要來這裡磨除自己的煩惱習氣。剛開始進到道場我們也是感覺不習慣,總要求這樣、要求那樣,其實這是平常太散亂、太放逸,所以才會到個清淨的地方不習慣。
來看第一個教起因緣,一、明大教與淨土法門之興起:首先要知道為什麼會有佛教的興起?淨土法門為什麼興起?為什麼佛要說淨土法門?在這章裡會學到。
註解:1.一切法不離因緣,大教之興,因緣無量,而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故。一切法不離因緣,諸法因緣生,因緣滅。因從何生?緣從何生?如果就迷惑眾生分上來看,這因緣是業力在支持,若就佛菩薩來看就是他的功德、性德在作起用。所以說因緣無量,有無量的因緣。佛法之所以興起,是為了令眾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為了這件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叫一大事因緣。
2.法華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華嚴云:「如來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以十種無量無數因缘……乃至廣說如是等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唯欲眾生開示佛知見故」。亦即欲令一切眾生開明本心,同佛知見,等成正覺也。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候,入定看到眾生有很多煩惱,就是現在講的「業障」,若在這時說大乘佛法,他沒有辦法接受,因此佛就先看過去諸佛是怎麼教化眾生的,看到過去諸佛也是先方便說三乘,用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慢慢地引導大眾,直到後來,佛要滅度的時候才說大乘。所以釋迦牟尼佛也這樣,一開始先講華嚴經,三七日在定中講華嚴,一般眾生見不到,只看到佛在那裡打坐,出定以後,先說阿含經,就是阿含時,再來說方等經典,說般若經典,最後法華涅槃時,總共有五時,這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四十九年的內容,一代時教所說的法,後來法華會上開權顯實,就是為了要讓眾生開明本性,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一開始為什麼先講《華嚴》?那是先宣說佛法的主題,讓大家知道主題是什麼。所以將《華嚴》判做根本法輪,其他的經教判為枝末法輪,《法華》判為攝末歸本法輪,這是最後把枝葉收到根本,攝末歸本。《法華經》講的即身成佛,當生成就,所以稱為成佛的法華,裡面講的內容就是:眾生六根當中就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令舍利弗、目犍連這些二乘人,未得二空迴向上乘者,或是想要入大乘者,讓大家知道:我此九部法,只是隨順眾生說。所以人乘、天乘、九部佛法只是隨順眾生說,重點是入大乘為本。又說:「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釋迦牟尼佛講,我所得的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沒在苦」,在五蘊六塵裡面打轉,「不能信是法」,沒有辦法一下子接受自己就是佛的事實,「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怕眾生因為破法不信、譭謗正法而罪墮惡道,譭謗大乘的果報很嚴重。佛前面已經講了很多接引方便,大家也都有基礎了,也知道要出離,也知道有佛,有十法界,所以到法華會上再告訴我們更真實的,「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時節因緣成熟,就說大乘佛法。在大乘佛法裡面,我們稱讚《無量壽經》是華嚴奧藏,法華秘髓,是一切諸佛的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因為《華嚴經》講的是毗盧遮那佛的受用,《法華經》講的是眾生心中本具的佛性。而《無量壽經》講的就是這些內容,它告訴我們佛的境界是極樂世界,將如來的境界授予我們眾生,把如來果地上的境界,讓我們看得到、用得到,而且我們是凡夫,還不是菩薩。甚至可以讓將墮阿鼻地獄的濁惡眾生,一念、十念,翻地獄猛火為清涼風,境界直接轉變過來。所以祖師讚歎是心性之極致,是本性的力量用到極致。所以世尊在經上稱讚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釋迦牟尼佛及十方諸佛,哪一尊佛不讚歎。佛佛平等,佛沒有高下,為什麼讚歎阿彌陀佛為佛中之王?這就是說把自性的作用發揮到極處,所以十方諸佛捨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下不能普利群生。淨土法門確實有它高妙的地方,《華嚴經》的境界,凡夫絕份。連舍利弗、目犍連都聽不到、看不到,乃至連一些小菩薩也沒有辦法,阿羅漢也絕份,凡夫就更不用說了,法華會上五千比丘、比丘尼、大眾退席,這些阿羅漢也沒有辦法思量佛的境界。你看《無量壽經》介紹極樂世界,就是《華嚴》的境界,佛把《華嚴經》如來的決定境界,如來的受用全部給我們受用,就收在這句阿彌陀佛名號當中,讓我們念這句佛號就直接緣如來的境界,這是頓超。一般人沒有辦法直接緣如來的境界,就連舍利弗、目犍連都沒有辦法,他們剛開始也是次第修學,沒辦法一下達到即心即佛,所以開始才先學阿含、方等……最後才學《法華》。而《無量壽經》就是融攝《法華》和《華嚴》的精華在裡面,直接給我們學,讓我們使用。現代人講買保險,不用買,阿彌陀佛給我們作保,阿彌陀佛作保最可靠,只有佛靠得住,「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靠阿彌陀佛最好」,佛是真誠心,是清淨的,無求於眾生。我們就依這如來境界受用、修行。佛有四十八願作保證,保證你一生成佛,一尊佛保證還不夠,十方諸佛齊來保證,阿彌陀經是六方,實際上在玄奘大師的《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裡是十方諸佛,六方跟十方只是開合不同,所以有略說跟廣說,實際上是完全一樣。六方諸佛、十方諸佛親自來作證明,而不是菩薩來,所以證明確實有這麼殊勝,釋迦牟尼佛所講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狀況是如此,他能夠讓五逆十惡,具諸不善的眾生,以惡業故,將要墮地獄,要輪迴,只要在臨終得遇善友,十念,一念就能往生。大家不要想:「這太好啦,我修行可以懈怠一點、貪著一點沒關係,世間事情要趕快做,修行的事情慢慢做」,不是這樣的。因果結罪在心,不是結罪在事相上,事相上也會結罪,但是究其根本是結罪在心,心裡面起什麼心、動什麼念,就很重要。所以不能因為看到佛慈悲,就濫用他的慈悲,濫用他人慈悲,這人是很可惡的,濫用佛的慈悲,那更不行。也就是現在人說的「利用人家的同情心」。佛是為想修行又沒有好緣、勝緣的眾生,給他做最後的退路。取法乎上,僅得乎中。但若取乎於下,僅得乎空,就什麼都得不到。所以不能懈怠,不能放逸,心裡面不要捨離佛號。念佛是淨土宗最重要的修行方式,不要放逸、不要懈怠,有空就到道場來。在家裡是沒辦法修行的,一下這個事、一下那個事,有人說:「沒辦法,家裡事情就是這麼多,我也想求生極樂世界」,既然想求生淨土,為什麼不給極樂世界多一點時間?為什麼要在娑婆世界的業中打滾?要先習慣一下到極樂世界的氣氛,到極樂世界的殊勝受用,要珍惜現在的命光,人身難得。所謂「人身難得」不是趕快去享樂,去受用吃好的、穿好的,看哪邊好玩的趕快去。人身難得是要及時行善,及時修身,及時用功。去享樂的「樂」是苦、是空的,不要去攀沒價值的東西,不要去貪取世間的樂,因為終歸幻滅,終歸敗壞。要於強健時行善修道,這才是真正的學佛人。極樂世界是能夠十念、一念往生,但是不能因這樣而怠於修行學法,學佛一定要學得像佛,心跟佛一樣,願跟佛一樣,行為要像佛一樣,自己的見解、境界都要同佛,這才真正有轉變。
學佛要從哪裡入手?就從學佛行儀,一定要看,一定要學,因為學佛行儀也涵蓋了沙彌律儀,感應篇,五戒十善全部都有,這是入佛門根本,五戒十善雖然不能夠幫助我們出三界六道輪迴,但是做人不能沒有五戒十善,沒有五戒十善那就不是好人,所以五戒十善也很重要,不要輕忽它。講深的,就看是用什麼心態來學,深一層的五戒十善可以講到:自性無所對是不殺生,自性不妄取是不偷盜,自性不和合是不淫欲,自性般若智照如如,是不飲酒,以自性沒有對待,沒有虛妄,純一真實,這是大乘佛法講的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從凡夫到如來都是重點課題,法本自圓融,理解全在眾生的迷悟,所以才有差別。大家要精進,不要只解得一般事相上的五戒,事相上的十善,還要往甚深的五戒十善去體會,這樣才能夠增進。不然即使講五戒十善的不殺生,大家就會說:「我沒有殺人,我吃素」。但如果心裡面還是有法、有人,這樣五戒十善還是不圓滿。所謂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只有佛才是圓滿的。甚至三賢十聖俱名破戒者,唯佛一人持淨戒,只有到如來果地才是圓滿的。即使到等覺菩薩,如:觀音、勢至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還是不圓滿,還是需要修行,希望大家不要輕忽五戒十善。五戒十善為什麼不能讓你出輪迴,因為你著有,如果是用大乘的心境去學,保證出輪迴,所以《楞嚴經》講讓你輪迴的是你的六根;讓你出輪迴的,還是你的六根,這就是所謂即心即佛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