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原文:“乃至未得顺决择分所有善根名资粮位。能远资生根本位故。于此三位信等五根意喜乐舍为此根性。加行等位于后胜法求证愁戚亦有忧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说。前三无色有此根者有胜见道傍修得故。或二乘位回趣大者为证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摄生空无漏。彼皆菩萨此根摄故。菩萨见道亦有此根但说地前以时促故。始从见道最后刹那乃至金刚喻定所有信等无漏九根皆是已知根性。未离欲者于上解脱求证愁戚。亦有忧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说。诸无学位无漏九根一切皆是具知根性。有顶虽有游观无漏而不明利非后三根。二十二根自性如是。诸余门义如论应知。
成唯识论卷第一 护法等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生解为断二重障故。由我法执二障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断障为得二胜果故。由断续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决择,哎呀,那里头有点脏的,这一点脏一点就要把它洗出来,这叫做“决择”。
到了初步见道,你所见的到什么程度,自己的智慧会决择。就是说,决定性的选择,叫“顺决择分”。所有善根就会发起,到这个境界才能够有资格说是做善事了。我们平常做善事,实际上有时候做了善事以后——我们注意哟,人生的行为很难呢,有时候做一件善事啊,动机是做善事,而所得的果是恶果。比如我们拿世法来讲,一个很坏的人,非常坏、不可救药的人,他生病了,他有困难找你,你应该不应该帮助?不帮助不对,一切众生皆要度、皆要爱,不要说善人要爱,坏人也要度,这是大原则。但是另外这个里头做善事就有决择分了,如果我把他救好了以后,这个家伙杀人更多,犯罪更大,你看应不应该救?这个里头都是“决择”的道理。举这么一个例子。
所以呀,学佛的人讲慈悲、方便,我们经常听到讲佛教有两句话,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是普通人变成中国文化的俗语了,提到佛教就会想起这两句话。但是同样的,有个决择的道理:慈悲生祸害,方便(就)出下流。这个乱慈悲呀,反是善因而得恶果,方便就给你方便,哎呀这个事情小处没有关系了、方便了,方便多了、方便惯了、方便就生下流了,所以呀,佛法做善事做好人要智慧的决择,就是“决择分”。
所以到了“资粮位”这个地位,见地与功夫到了这里,“乃至未得顺决择分,所有(的)善根名资粮位,能远资生根本位故。”到了这个程度啊,能够使遥远的路程会到达,“资生”,“资”就是帮助你,这不作“资本”的看法了,资助你,生出你的“根本位”——见道。
现在,我们注意啊,唯识完全是个要有逻辑的头脑,分类非常详细。
我们现在讲了半天,是在“未知当知根”这个概念里头的,包含了三个、三项分别:“根本位”、“加行位”、“资粮位”这三位。
“于此三位,信等五根,意、喜、乐、舍,为此根性”,所以这三位到达了,这个人才算是不迷信了,才有正信起来,所以“信等五根”,包括明了意识的决择,“喜”,真正得到法喜了;真正得到法乐了;“舍”,真正能够放下了。“为此根性”,这个是修行根本的根性。
“加行等位,于后胜法,求证愁戚,亦有忧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说。”你注意哟!研究唯识是非常困难的啊,要有逻辑头脑,换句话说要科学头脑,光拿文学头脑来不行的啊,你们随便看一点禅宗书可以用文学头脑来看,容易笼统,学唯识这个佛法是绝对科学,头脑要条分缕析。什么叫科学?条理、次序井然,不能乱。
现在告诉你,我们讲到“信根”等有五种——“信、精进、念、定、慧”,对不对?他说未知当知根的三位,“根本位”见道,见道以后正好修道,“加行”;修道了以后,修得有一点基础是“资粮”,这个样子才能够说得了正信,但是“信等五根”呢?这里提到哪几个字啊?“意”,正信的意念建立了。第二,引生了定力上心理上的快乐、喜乐、喜欢——“乐”,身体上的快乐;“舍”,能够真正放下。
但是拿“加行位”里头作功夫来讲,“于后胜法,求证愁戚”,你说到了这个时侯,修道到这个境界,在我们想象中你说好不好?一定很好。——不好!修道的人还有没有忧愁啊?譬如我们在座有几位老道友,做了几十年功夫,你问问他,他还愁不愁啊,忧不忧啊?还忧啊!不晓得后面怎么办,这就是个忧,所以呀,找老师了,因为他有忧嘛!后面怎么办呢?不知道了。所以告诉你“于后胜法,求证愁戚”,为了求证向上一路这个道,他还要(愁闷),自己搞不清楚还在愁闷,忧愁的心理,“戚”——不安,心里不安。所以这个愁戚的心理也属于忧根,心里的忧根。
“非正善根,故多不说”。说这个不需要讨论,就要知道不是正善根,就是说一个人修道的人,你功夫修到了最高还有没有忧愁这个心理?下意识中间还有这个成份,因为下一步不知道啊!怎么办?到了这步,下一步不知道,不知道,怎么办?这个忧根心理还存在呀。
那么,有忧的这个心理存在,不属于“正善根”,“故多不说”。举个例子:“前三无色,有此根者,有胜见道,傍修得故。”就是修到了色界天以上那个定境界,我们现在大家在打坐修道,老实讲都在欲界中修诶,没有离开过欲念,这个欲是广义的,不只男女之欲,就是说我们想贪图清静这个“贪”也是欲呀!要把心理检查清楚哦,这也是“欲”。
比方我们举个例子,等于道家说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到达空的境界,还在欲界中。超过了这个欲界以上是色界定,一片光明,身(这个肉体的身)心都化在光明中。但是光明还非究竟哦,再上一层是无色界,无色界有四定,所以四禅八定里头,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一种属于四空天,无色界的定境界。去掉色,所以前三种定境界,无色界,“有此根者”,到了这一步的功夫修持,“有胜见道”,因为他的智慧到哪里,有能力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了,比较性地有能力,“有胜见道,傍修得故。”依到这样,可以依傍这个路子自己慢慢地摸索进去,可以修成功。所以真正的修道、修禅是那么细,我们自己了解一下啊,不是那么容易。
现在在讲什么?所缘之缘。提起大家注意!哎,我们修道也是所缘缘,我们心理状况想另外抓一个东西呀,这样在抓,所缘缘就是这样在抓啊,我们人就是普通一个话:“人向高处爬,水向低处流。”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向上,所缘缘就是一步一步向上的道理,所缘之缘。所以现在我们岔进来,讲到这个地方,见道、根本位见道,见道有三心哦,心理状况,初步的,得定以前。哪三心呢?就是入心、住心、出心。这个“入心”,就是说得到禅定以前的这种初步的心理状况。所以你们在这里禅修的同学注意啊,偶然有一点好的境界或者发清凉,或者是什么,你还不是定哦,充其量挨到“入心”的边缘,进入这个状况差不多,你还没有住呢,停留住这个境界永远不变你还做不到呢。做到了就是“住心”。“住心”的成就了,才有“出心”。什么出啊?出离,跳出了这个物质世界了。但是这些呢,属于修道人的“意之根”,见道以后修道,修道已经知道这个路线。可是呢,虽然知道了,在修道的过程,这个观念、这些学理的观念必须要知道,真正入手了修的时侯,统统丢掉了。这个道理是什么呢?譬如我们修电机的,把学理都了解了,真的这个电灯坏了,怎么样才能修呢?你那个时侯一看,拿个螺丝转,“哦,这个地方坏了。”把螺丝一转灯泡一上就好了。这个时候没得学理。还要大学里六年那个电、那个电机学的学理拿来呀,那你糟了,你坐在那里还要研究半天,嗯,想想看,这个电是怎么……哦,这个要用螺丝转的。有些学科学的出来就是这样,噢,这个、这个、这个……这个了半天,我说你走开,我来,螺丝一上就是了。修道也是这样,学理不懂始终是个老土,你会搞错了的;学理懂了你被学理困住了,你修道不成功。所以难哪!
天下什么事情都好玩,你们怎么来玩这个东西?敲敲麻将啊在家里,没有事情敲麻将,天下事管他娘,多舒服啊,哎,怎么来听唯识呢?都上了当!你要修道啊?嘿,高度的智慧!但是到了最后连智慧都要抛弃,还要有这个气派。
学理要懂,到了某一步的时候,他不要这个东西了,都要去掉。这个道理说什么呢?就是说我们见道的时候、悟道的时候,虽然大事已定,生死已了,“根本位”自性的根本也见到了,还是没有彻底哟,所以未知的还要当求知,[断录,16:44]。
大慧问佛一百零八个问题。我们现在大家出家人戴上念佛珠一百零八颗是根据这个来的,《楞伽经》一百零八问,那个什么问题都问了,乃至大慧问佛:太阳光照进来看到灰尘,太阳光里头有多少灰尘?都问了佛。他说窗子上有多少灰尘?都问了。问一百零八个问题。换句话说《楞伽经》明告诉你一个真见道的人无所不知。所以啊,叫做“已知未知根”,说见道以后要修到“未知当知”的,说见道以后是修道所得的,所以说学禅的人要知道,你看,禅宗的五祖告诉六祖:“不见本性,修法无益”,见道以后才好修道,不然你所修的都不是;等于我们盖一个房子,我们大家都想盖房子。我也讲笑话,我到去年为止有十八栋大房子,到了今年为止有些同学又给我加了两栋,二十栋了,大家都说老师啊我发了财我先要给你修一栋,噢!好大的禅堂!到今年为止又加了两栋,好象我们公证师又加一栋,玉工程师又加上一栋了,好像二十一栋了啦,哈!这个光说不练没得用的,呵!天朝的把戏呀。所以修道是先练后说,修到了再讲。啊,重点在这个地方。现在我们讲本文:
“或二乘位,回趣大者,为证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摄生空无漏,彼皆菩萨,此根摄故。”
二乘,小乘道的二乘,声闻、缘觉都属于小乘罗汉,这二乘种性,得了证果到罗汉(还)非究竟,必须要回过来发大乘心,大乘心——自利利他。所谓小乘的罗汉只求自利、自了,除自己以外万事不肯管哦。譬如我们同学里头有好几位我一看都是小乘根器,没得办法。但是没有办法不要紧,给他小乘慢慢修嘛,修成功了以后,他在那个小位子里住久了,他自然受不了,等到三大阿僧祗劫转过了两大阿僧祗劫半的时候,他自然受不了要回心向大,回转来做大乘。
所以二乘人“回趣”,“趣”就是趣向,“(回趣)大乘者,为证法空。”二乘人所证的道只是我空、人空证到了,换句话说空也是仅空了一半,人空证到了,法空没有证到。因为他把空的境界始终保守到动都不敢劲,放掉了这个境界道就完了嘛!等于说得到了清静果位不敢起心动念,一起心动念清静完了嘛,就是小乘极果。所以你们晓得,你得了道的境界世间法一概都不敢碰,因为你是小乘果,你要一碰,这个境界就掉了。大乘是不生不灭,真的道是掉不了啊。不管你做什么事,因为你这样一个行为一做了以后你说我这个道掉了、功夫掉了,这个功夫我们不要修了,何必上这个当呢?修得成功还掉得了这个道绝不修!像我的个性我从来不做这种事,那多麻烦呢?!所以一个真修道的人,贪心最大的,要得到一个东西永远不生不灭,得到了就是得到、不掉的,随便怎么也不掉的,那才可以玩嘛!
所以说二乘人只证到了人空、我空,这个法(境界)、这个道的境界他不敢再放掉了,放掉了就没得玩的了。大乘菩萨,什么叫菩萨?证到了我空、法空,法也空,就是彻底了。
说“回趣大者”,为了进一步求证这个法空的道理。“地前”,菩萨没有登地,菩萨的阶层、层级叫“地”,菩萨分十地;小乘的阶级叫“果”,这两个名称不同。小乘谈证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菩萨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到十地,十地以外才成佛。
所以这里讲“地前亦起九地所摄,生空无漏”,在菩萨没有登初地以前,——但是大乘,你尽管说自己吹牛学大乘,真的大乘,小乘的功夫一定到了。你说我是学大乘的,不走小乘的路子——不要吹牛!你定都不够,九次第定都没有,小乘的定果都没有,你还谈什么呀?所以啊,“地前亦起九地”,九次第定,这个是九地、九次第定所包含的“生空无漏”,一切生、一切众生,我空,得无漏果。
“彼皆菩萨此根摄故”,说他们都是大乘菩萨道,大乘菩萨道哪一个根呢?注意啊,“当知未知根”,你就答复出来了,你看,拖了那么久,还在上面,一个范围里转,一个纲要里头分那么多。
“菩萨见道亦有此根”,但是翻过来说,大乘菩萨开始就不走小乘路子,大乘菩萨一见道,“当知未知根”已经建立了。
“但说地前以时促故,始从见道,最后刹那,乃至金刚喻定,所有信等无漏九根,皆是已知根性。”
大乘菩萨的气派来得大,智慧大,福报大,所以只说“地前以时促故”,没有登地以前,就是顿悟法门,刹那之间他就大彻大悟,那一刹那就是那么快,这么一弹指六十个刹那。什么叫顿悟?这一刹那之间一下子就证道了,所以中间这个没有渐修的次序。“以时促故”,这个中间的时间太快了,所以从他菩萨见道,见道以后修道,到最后的一刹那成道,十地菩萨以后得金刚喻定。怎么叫“金刚喻”?那个定不是我们打坐这个定啊,像金刚一样的、金刚钻一样,在任何地方颠扑不破的,四面八方看到都是发光的。他不要打座都在定中啊,乃至在打滚也在定啊,跳舞也在定、洗澡也在定,随便什么时候、跑步也在定啊,就是在晨练中跑长跑的时候也在定啊,一边在定一边在跑啊,要第一就第一呀,哪里拿第二呢?他因为在定,金刚喻定,颠扑不破的!这是菩萨。菩萨到十地以后得金刚喻定以后才成佛,最后一个定,到金刚喻定,无往而不定,那么《楞严经》所谓楞严大定。结果有人告诉我:“哎哟,我碰到一个老师在台北。”我说你学了什么?“哦,传我进楞严大定。”哦,我说这样啊!哈!我说哪一天你介绍来我也找他拜门,学个楞严大定(一笑)。不要乱吹呀!所以啊,菩萨到十地以上得金刚喻定,那么在这个时候“所有信等无漏(的)九根”,这一些善根,立刻之间都成就了,每个法门都知道了。所以你看佛经不要那么吃力,你拿到再难看的经典,一翻就懂了嘛!
“未离欲者,于上解脱,求证愁戚,亦有忧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说。”小乘的罗汉证到道叫做“离欲果”。所以小乘的罗汉是跳出了欲界了,在色界、无色界中。但是上界,再最高一级的境界不懂,所以求证法门还有忧愁的心理,不可知,“亦有忧根,非正善根”也不假。“绝学位”,大阿罗汉,四果以上到了无学境界,“无漏九根,一切皆是具知根性”,大阿罗汉不同,虽然是小乘,他是菩萨境界了,所以罗汉分两种,有大乘阿罗汉、有小乘阿罗汉,还有有得神通具足的阿罗汉,有不要神通具足的阿罗汉。
“有顶,虽有游观无漏,而不明利,非后三根”,他说到了色界天以上的有顶天,《三界天人表》你们手里要把握住哦。有顶天,虽然“游观无漏”,向无漏果里头转一下,“而不明利”,但是啊,并不是到达最高明的地位,“非后三根”,所谓“当知未知根”里头后三根不谈,现在到了这一段结束了。
“二十二根自性如是”,所以要你们了解,我们建立自己的根器,打好这个根基,一个建筑工程一样,把根基打好,这二十二根,它的自己每一样东西分析起来,它的性能、性质如是,就是这样的,刚才上面所讲这个样子。
“诸余门义,如论应知”,其他的道理呀,我们本书、《瑜珈师地论》,上面、后面慢慢都给你讲清楚修道的道理,他是应该自然会知道的,我们今天到这里为止。
第七卷讲完了,为什么开始先讲第七卷?为了我们大家这里修禅定、打坐,那么要认识清楚,不要认为这个无想、无念是定,真正的无想无念定是什么。先为了这个目标,所以因此先讲第七卷的那个中间,所以今天开始我们从开头来,第一卷开始,那么这样容易连接上这个观念。
第一卷比较容易了解得多,文字容易了解呀,观念上蛮困难的。就是我们修道、所谓学佛要认识清楚了,尤其是关于现代研究心理学的,心理学这个科学在今天这个时代进步得非常快,但是始终还没有摸到形而上的道理。那么现在假设研究心理学的同学们,特别要注意,所谓心理学包括很广,心理行为、心理的医学,现在慢慢心理学要进入了形而上的这个范围去了。
关于这个《成唯识论》,再相关的就是我们新(印)出来这个《百法明门论》,这个必须要连带研究的啊,这个同心理学都有密切的关系的。
那么今天我们第一卷先开始啊,把原文都念一下,照老师读书的方法一字不漏啊:
“成唯识论卷第一,护法等菩萨造。”
实际上世亲菩萨有个哥哥,就是无著菩萨,著了《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法,他哥哥在记录,叫《瑜伽师地论》。世亲也翻译叫天亲,所以无著、天亲是两弟兄。当时在印度这两弟兄影响了很大一个时代。无著菩萨他是走大乘路线的思想,所以集中了全部的大小乘的佛法,再集中了一切的学问,听弥勒菩萨的笔记,造了、著了——所谓“造”,古人佛经叫做“造”,就是著作——著了《瑜珈师地论》。他的弟弟世亲菩萨是研究小乘的,绝对反对大乘,反对得很厉害,著作很多。后来受哥哥的影响,后悔了,后悔了因此啊想自杀。觉得把思想搞混乱了,一个人拿刀杀人,或者是造反杀人,杀人百万也只是百万,千万也只是千万,可这个学术思想杀人千秋万代啊,这个人的思想、所谓精神的寿命被他损害太大了,因此他要自杀。无著——他哥哥就劝他,说了一句名言,他说你自杀了不能解决问题耶,又不能把那些著作、思想收回毁掉,他说譬如一个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
一个人走路因为我们有地下所以倒下来,如果人在太空中不会倒的,所以太空人永远在那里转,不会倒下来,没有地方可倒;人的跌倒——因地而倒,要爬起来呢?因地而起。没有这个地还爬不起来呢!
他说,你的舌头你的笔毁谤大乘,因此你认为造了业,自杀了有什么用?解决不了问题!还不如利用你的笔、利用你的舌头,再弘扬大乘。哎,他被哥哥一劝告,因此啊,他就转而著作这个大乘的经典、经论,著作也很多。
关于这个唯识方面,世亲菩萨有《唯识三十颂》,啊,有三十颂。玄奘法师是把这个《成唯识论》由世亲菩萨《唯识三十颂》之后,专门研究唯识的后世这些大师们的这个精华集中起来,所以叫《成唯识论》。护法菩萨是在世亲之后,那么护法的佛学思想是主要的中间的中心,因此是“护法等菩萨造”。那么护法造这一个论,也就是解释世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加以发挥,玄奘法师集中了各种论点又加以发挥。
顺便我们提到世亲菩萨跟无著菩萨他两弟兄很有趣的一个故事,后来他们两位年纪活的都不少、蛮大的。这个无著菩萨可以白天在人世间做些文化教育工作,所谓弘法。(“弘法”这是佛教的名称,拿我们现在的观念就是文化教育的工作,教化的工作。)晚上他就入定,自己离开身体,所谓到兜率天听弥勒菩萨的讲课,早晨出定马上作笔记。后来无著菩萨年纪比较大一点,告诉弟弟我要走了,我要死了,要涅槃了。因为无著菩萨发愿不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的那些都不是,他是发愿往生兜率天,跟到弥勒菩萨再来到这个世界上来。那么世亲菩萨说:“你走了以后是不是往生那里?很多人都是生哪里生哪里,没有证据啊!你总要给我一个消息啊!”两弟兄就约好,(无著菩萨说:)“我一定要给你消息。证明这个生命的确是有轮回,不是唯物论的,而且证明发愿、愿力坚固往生哪里是一定有这回事。”(那么世亲菩萨)他讲,最慢最慢三个月,你要告诉我,要托梦,最好不是托梦,托梦还靠不住,等他打坐的时侯在定的境界里头告诉他,那比梦清醒得多了。结果(世亲菩萨)后来等了三个月也没有消息,等了三年也没有消息。世亲菩萨怀疑了,靠不住了,这个哥哥靠不住了,这个修行有问题,这个平常说那么有把握,现在……一直又等了好几年,五、六年以后了,好!哥哥来了。一见面他就埋怨,他说你现在在哪里?他(无著菩萨)说我在往生弥勒菩萨那里啊,弥勒内院;他说不是我们两个约好给你证明啊,免得你又怀疑了不相信。他(弟弟)说证明?你跟我俩约最长三个月。他(哥哥)说:“什么?我刚刚报到,正好弥勒菩萨在讲经,我就坐下那个位置听经,我不好意思,他老人家在讲经,我不能中途退席呀,我只好听完了走啊!”他说我也很急呀,听完了我马上来告诉你。他说你晓得呀?现在是已经隔了好几年啦!他的哥哥一笑,他说这就是人世间的光阴。人世间的光阴,宇宙的时间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这里一个月就是月亮的、月球上面就是一天,就是这个道理。这是附带提到世亲菩萨讲这些故事。
那么我们现在回转来第二行是“护法等菩萨造”,——著作;“唐”,——时代;“三藏法师玄奘 奉 诏译”,唐是唐代了,唐太宗这个时代。所谓“三藏法师”大概大家都清楚,不过我们也提一下啊,我们有部小说《西游记》,干脆把玄奘法师不叫他名字,叫唐三藏。三藏法师很多,不只玄奘法师。所有的佛经分三部分,大部分叫作“藏”,因为太多的东西归一个仓库一样,归类了,所以“经藏”、“律藏”、“论藏”,经、律、论叫作三藏,等于我们中国文化归纳叫四库,也根据佛学的观念变过来。“四库全书”,库就是藏的意思,哪四库?经、史、子、集,叫做四库,所谓“三藏”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许多古今以来法师们能够一生通一经、一本经、一部论,了不起了。如果多通几部经论啊,很了不起了。所以三藏十二部(不是十二本哦),这个十二部是十二类,三藏十二类、十二部,都通的才够得上称“三藏法师”。所以你们讲禅宗,古代禅宗的祖师,尤其在印度,每一位禅宗祖师都是三藏大师。所以学禅宗不要拿六祖来作标榜,一个大字不认识,也可以悟道,所以我嘛也不要读书,又笨、又想打打坐就可以悟道,不要以六祖一个人(自比),六祖以前无六祖,六祖以后你也不是七祖八祖,所以要好好努力,啊。
三藏法师啊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在中国的佛教史上,三藏法师不只玄奘法师一个人,好几位都是三藏大师,很多;以玄奘法师最出名。在佛教里出名应该呀!可是在民间也很出名,那不是靠佛的关系,靠《西游记》,靠《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功劳,连玄奘法师没有的徒弟、无中生有的徒弟孙悟空都连带出大名,这都是小说家的力量,所以我们民间只晓得唐三藏,不晓得他的法名叫玄奘,玄奘是他的出家的法名,在家他是姓陈,没有错,玄奘俗家姓陈的。
“奉 诏译”,古人排这个字啊,你看中间空一个字,为什么叫“奉诏”?“诏”就是皇帝的命令、诏书,因为当时的翻译院是唐太宗下命令为玄奘法师开了一个大翻译院,集中千百学者,那么当时不单——中国、印度,乃至波斯,乃至基督教的前身老基督教、景教,还有一个祆(读“显”)教,祆教就是犹太教,画符念咒,现在有些画符念咒的呀,都是祆教;还有摩尼教,等于回教的另外一教、另外一个派别的。这些出家人很多的[断录]……佛经,同时玄奘法师也帮忙他们,景教、祆教的经典也翻,譬如我们现在还有流传的《摩尼珠昆经》,这是摩尼教的经典,一般人以为是佛教的,错了。里头也有很多的形而上道的道理,也有很多修持的方法。所以我们民间有些佛教的庙子有些方法,实际上是杂得很厉害的。同时玄奘法师也把我们自己的中国文化《老子》、《庄子》等等又翻成梵文,送到印度去,可惜这些资料现在都没有了。所以印度后来瑜伽(就是yoga)这些思想,这些理论,乃至后代的有些密宗,同瑜伽这些理论还是受了玄奘法师翻译过去的老、庄的影响,也蛮多的,所以尤其是我们佛教出家、在家的同学,这些教史方面同文化是有关,要深入研究,不然都搞不清楚了。
所以现在经典上印的还是照老规矩,“唐 三藏法师玄奘 奉 诏译”,他翻译的,实际上他一边翻译一边加上自己的观点,不过他不乱加,非常慎重。所以玄奘法师对翻译,尤其你们年轻听一听,有个名言,他说翻译的文字啊,没得办法,他说这个等于母亲喂孩子一样,我们现在晓得,我们小的时候都是这样给妈妈喂大的,那个时侯,炼乳还才来呢,没有奶粉,更没有奶瓶,母亲如果没有奶,都是嘛——饭,放在嘴里头自己咬,咬的很细,等于就是都变成浆了,拿嘴对嘴喂过来,像鸟一样,古代的母亲带孩子都是这样带大的。所以我们文化里头讲对父母的孝顺叫反哺之恩,这个反哺就是鸟一样,这个母亲、鸟的母亲,喂孩子都嘴对嘴喂他吃的,像我小的时候母亲喂我,我还深深记得就是这样吃的,当然这个时间蛮短,反哺就是这个样子。所以玄奘法师说翻译呀,百分百地高明、百分百地准确,他说就像母亲哺乳一样,喂小孩呢,在嘴里咬、咬了半天咬细了以后啊,那个好的营养十分之七已经到自己肚子去了,虽然不想吃啊、想给孩子吃,可是嘴那么一动一动,那个营养跟到口水已经流到胃里去了,他说所以孩子们吃到的好的营养也不过是十分之三。他说翻译得百分百最好的、最准确,那个味道、那个精华也不过十分之三,做不到百分百地翻译完全准确,这是玄奘法师的名言。我们看到现在人学了几天外文,中文也没有搞好,然后就翻译,翻译了半天,大概那个饭也不是饭,菜也不是菜,牛奶也不是牛奶,豆浆也不是豆浆,不晓得是什么东西了。
这是因为玄奘法师这个翻译,由这个翻译的道理,我们讲到这个话,这些话出在哪里呢?你必须要看玄奘法师的本传,乃至他的《大唐西域记》。不是《西游记》啊,《西游记》是有两部书,除了一部小说以外,还有真正一部《西游记》,这个《西游记》是道家的书,不是小说啊。那是元朝开始,道教一位得道的所谓龙门派的神仙道人邱长春,到新疆以外跟成吉思汗见面,成吉思汗派人来请这位有道的得道的邱长春真人,在北印度的边境见面。那么跟着邱长春真人去的弟子们,一路上的记载,由山东动身,一路经过北平、到甘肃、出新疆、经过蒙古、经过沙漠,一直追成吉思汗的大军,一直追到了印度的、北印度的边境,他们才见面。因此啊,这个记载也叫做《西游记》,这些都是很好的文化里头的、古代的,研究地理、研究宗教史、研究文化史的发展,研究一个战乱时代,一个大宗教家、教育家影响了多大一个时代。尤其像邱长春当时在山东,可以说不是属于宋朝的人,那是属金国的统治,那么成吉思汗元朝那个时候开始力量还达不到山东,山东这一面是金国,长江以南是南宋,西北方面还有夏国,都是国家。这个成吉思汗听说这个邱长春(是)有道之士,非要请他去,要想皈依他,学神仙之道。那么就派大使通过了夏,那个时候叫西夏,再(通过)外交关系到金国请邱长春,到西北见面。那么那个时候南宋也请邱长春到南方来,他不来,到处(都请他,)西夏也请他不去,至于那个时候统治了占据山东的金国请他也不去;一接到成吉思汗的邀请函,马上答应要去。一班弟子们大家是哗然,很奇怪!这要通过经过两三个战场,多困难!为什么要到、看这个一个蒙古人成吉思汗?南宋各地的政府请你去,马上做国师的,不去。他说“非你们所知啊”,你们不了解。他就看到未来的大势,成吉思汗会统一了世界、统一了当时的中国,他就有神通早知道了。
那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命财产不晓得要死多少,他非要去不可。所以跟成吉思汗俩一见面,成吉思汗向他求道,他说这个道啊你不需要问,你只要学到仁义之道,少杀人就是道。成吉思汗很佩服他的话,拜他为师,就告诉他万一将来我统一了金国,乃至统一了整个的中国,他说师父啊,你有什么要求?他说我有个要求,你啊现在给我俩定了契约。所谓丹书铁券,古代那个契约,皇帝、一块铁上面烫了字,打成两半,两个拼拢来就是一块文字,丹书契约、铁券,像我们要签字的,以后万一你的部队打到中国,统一中国了,(只)要(是)我邱长春的这个教门(所以后来叫作龙门派的道教,北派的道教),只要门口贴是龙门派邱长春的弟子,统统不杀。成吉思汗说:就是这样办!我们定了契约!所以后来忽必烈统一中国,乃至元朝的部队、蒙古的部队,打到中国来,北方从山东、好几省,所有老百姓的门口都贴了道家的标记、龙门派的标记,这些蒙古骑兵一看到,把马头一拉就走了。你说他这么一做啊,保存了多少生命财产!这个都是我们所谓修道、研究文化教育的人值得效法的、值得注意的地方。一个成就人的力量,这才叫作度人、救世救人。他眼光早就看到。
非常奇怪的,这个成吉思汗后来在西进的路上,他(邱长春)已经回来在北京了(所谓北平,过去也称北京),所以北平有个道家的丛林大庙子叫白云观,那就是元朝专为邱长春修的,很大,道家的丛林。佛家和尚也可以去挂单的,这个道家的、道教的人到佛家挂单,佛家到(道教挂单,)两方面都可以互相挂单。那么专为邱长春修的、盖的。等到成吉思汗在西北一死的时候,邱长春正在洗澡,忽然感觉到不对,仰头一看天,他马上很快洗完澡出来,叫徒弟拿衣服来换,徒弟知道很奇怪,什么意思啊?他说那一个人他也走了,我也要走了,就是成吉思汗死了,他也马上打起盘坐也就死了。像这一类的故事啊非常奇妙,很有意思的故事,这都是我们历史上有名的记载。可惜大家因为读书不多啊,这些好的地方,在正史上啊,古代的历史都是儒家做的,把这些重点都拿掉了。
这是我们讲到玄奘法师引出了《西游记》,因提到《西游记》而讲到道家的真正有一本书叫《长春真人西游记》,因讲到真正的《西游记》,而牵扯到邱长春、成吉思汗这个历史的故事,附带的文章。
现在回转来,就是这一句话,关于玄奘法师翻译的这一段解释完了。
偈与颂等于中国所讲的诗,就是把很多的内容浓缩起来归到一个偈颂。很多的内容浓缩起来归到偈颂,这也叫做诗。那么,第一偈:
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
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
这是古代佛教里头的规矩,也就是礼节,也就是戒律,这种戒律属于律仪戒,规矩的礼貌,菩萨们、后世人著作,决不随便。所以等于我们文化,孔子以后,一切的著作,都引到“子曰”,作代表。所以孔子是总老师,万世师表。不讲后世,后世是“千古文章一大抄”,抄来;也可以说“千古文章一大偷”,你偷得好、偷不好。不过我们小的时侯受的教育,做文章偷手啊,老师的传授有个规矩,引用什么人的说话,譬如“苏东坡说”,一定要注出来,在本文里头就带出来,因此或者是“所谓东坡曰”,虽然是没有著作权的问题,(但有)道德问题。因为别人的好东西我们引用到,这个人家的好,不能掩盖了、不能偷来,如果说引用古人或者平辈朋友的东西、没有注出来,我们当年的老师们看到要骂你,因为丢人!偷!偷可以,要注出来。譬如作诗嘛,我们假使作的诗、四句诗,里头有一句实在作不出来,而且认为古人已经作过的比我们好,可以用古人的句子,但是下面一定加两个小字在旁边:“借用”。譬如“借用东坡句”。不像现在的人,现在人引用别人的文章、引用别人的思想,当然不肯注,最好把你那个原书本名都给你抹杀,然后全盘照抄,抄了,都(当作)是他自己的东西。所以你们讲到文化的复兴、文化的振兴,文化、道德观念;过去的著作,我们一般人都是(用)一辈子的经验在写一部书,所以你看《子》书拿出来,万古不能变动,他一生的(东西)自己著作了摆在那里,所谓千锤百炼。不像现在的人,今天写一篇文章,明天自己还推翻了,不知所云——为了稿费。这些都是写文章文化道德问题,我们谈到文化复兴,这些观念首先都要有个了解,很多,我们不作专题讲演,顺便讲到这里。
为什么讲到这里?你看我们护法菩萨跟玄奘法师的精神:
“稽首唯识性”,稽首就是顶礼,就是头磕下来叫作“稽”,“首”就是头,头磕下来,在我们古人文字叫“稽颡”,也就是磕头。那么你们现在叫顶礼。先顶礼,顶礼什么?释迦牟尼佛、弥勒菩萨都没有,你看,把宗教的外衣统统拿掉了;换句话,磕头、崇拜什么?——真理。拿我们现在观念来看。所以“稽首唯识性”。
《华严经》上说佛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宇宙万物既非主宰、也无自然,因缘生法,一切都是心识的转变。所谓物理世界,也就是心识转变的一部分,所以说“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那些已经明心见性了的,那就是佛了、菩萨了。“满分”,圆满、得到清净圆满的,就是证得涅槃的人。那我们拿佛经的、宗教的味道来念呢?就是“稽首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稽首十方三世一切诸大菩萨”,或者“稽首十方三世一切圣贤”,佛教也有这种句子,一切圣贤就包括了不只佛教了,凡是得道的人,不管哪个教主,属于圣人贤人之列的,一概稽首、顶礼。可是在唯识、中观、般若的境界里头,他不是这样,“稽首唯识性,满分(圆满)清净者”,诸佛菩萨都在内了。
“我今释彼说”,我现在作这一本书,解释,“彼”就是“他”,这个“他”不一定是指护法菩萨,也不是一定指世亲菩萨。这个“他”,总的一个抽象的代表,就是代表、讲出来“万法唯心、一切唯识”的这个真理。
“利乐诸有情”,为什么我要著作去翻这个经典?不是出风头,不是好高骛远;利益一切众生,使一切有情的众生得到安乐。因此,我要动手了,写这个文章。不是我为了出风头、为了好名而作这一部书。那么,这是一个可以说是他的著作的前面一个开经偈。
那么下面的原文,所谓刚才讲到三藏十二部,十二部,“颂”是一部,把这一个原文浓缩下来的内容叫作“颂”,是属于十二部里的一部。变成经典的文字叫作“长行”(读作háng),一行一行的,长行,这个“长行”又是三藏十二部的一部,“长行”就是发挥浓缩(了的)短偈的内容。
所以“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他说现在我为什么著作《成唯识论》?就是说一般学佛对于“二空”有不了解,还执迷不悟,“迷”;“谬”,错误的观念,要使他们知道修行之路,使他们得生“正解”、很正确的见解。因此必须要写这一部书。也就是说古人的一个著作非常慎重,问这个著作流传下来有没有价值,对不对得起人,不能害人。所以有人一生的文章,不随便轻易写。譬如我们要写一篇黄色的文章,写一个随便什么小说,很叫座,可以发大财。在古人宁肯穷死都不写,怕影响人很大,这个罪过、因果背得很大,所以古人写文章著作是有这样慎重的精神。
第二点这里讲到“二空”的问题,什么叫“二空”呢?就是“我空、法空”,我们为什么学佛修道不能成功呢?第一个,去不了“我空”,譬如你们打坐也好、什么(也好),都晓得讲佛法是“空”,你空得了吗?你们三天不吃饭肚子饿得要死,你说:“空的啊!不觉得饿了!”你空空看?当你夜里睡眠睡不着的时候你说:“空的!要睡就睡!”做得到吗?说累死了,要不睡就不睡:“空的!”你空空看?这个还不是“我空”哦!“身空”都空不了,身空。身空都做不到,哪里还能够做到“我空”呢?学佛成道、打坐、修道,必须先要证得了身空。身空了不一定“我”空哦!因为你身体坐在那里没有感觉了,你说忘了身体,但是你还有个清净境界,那个清净境界有所执、那一点就是“我”、就是“我执”。“我执”没有去,那“我空”没有证到。即使证到了“我空”,还是小乘的极果(小乘最高的果位),不过是一个小乘罗汉而已,只晓得“空”,还不晓得“有”。所以禅宗呢,有个名称我跟你们讲过,叫做“担板汉”。背一个板子在走路,只看到空的一面,这一面还看不见,只看一边,叫做“担板汉”,就是挑一个板子走路,小乘的罗汉。这是“我空”。那么为什么呢?小乘的罗汉抓住空不敢动,不敢起心动念,躲在空里头认为是究竟涅槃,把空的境界当成究竟涅槃,永远不敢起心动念,不敢再来这个人世间,人世间太苦了,不敢再来。但是他也躲不掉啊,有国际警察要把他抓来,嘿,这是什么呢?那是“业力”!所以大阿罗汉,证到了大阿罗汉——“我空”,空的境界一定八万四千大劫,那个地球坏了又成立、坏了又形成,不晓得经过多少次,他还是要出定的,一出了定不回心重新修大乘,始终不究竟,还是受业力所牵,这是小乘的极果。实际上罗汉证得了“真空”,你说我们一听不得了,入定八万四千大劫,我们想有小乘根器的人,不管啦,将来再学大乘也可以,先躲八万四千大劫多好呢,免得那天天什么呢,公共汽车赶得就很辛苦了,躲在里头不要动,(不要)赶公共汽车、也不要煮饭,多好!你要晓得他真正入定了八万四千大劫,一弹指之间!真正入定了忘了时间观念了,你不过觉得只是迷糊了一下,哎呀!就过了八万四千大劫了。等于我们睡眠,你看一个人夜里睡五六个钟头,你自己觉得只一下下就醒了嘛,这个中间没有时间、忘掉了时间了。所以我们并不需要羡慕他,一定定八万大劫有什么了不起,不过也是起不了而已,哈!这是讲“我空”。
因为罗汉证到了“我空”,关于“我空”的境界舍不掉,所以仍然在这个“法执”里头。大乘的菩萨必须证到“我空”以后,还要舍掉了“法空”。这个理论我们都知道了。
那么,可是呢,什么叫做“空”?这是个问题哟。所以有《金刚经》,《金刚经》属于般若,佛过世以后六七百年之间,龙树菩萨出来也建立了密宗的系统,但是密宗还不算数,最重要是建立了大般若,空宗、性空,所以《大般若经》、《金刚经》乃至我们念的《心经》,就是龙树菩萨所建立的般若系统,所谓般若就讲性空。可是由龙树菩萨以后,这个佛教一般修持的人,把空的见解同所证的空的果位,走入了很多的偏差、空果,因此很多人、修道的人,一达到空的境界要自杀,不想活下去:“本来空了,这个生命活得多余!这个世界活得好痛苦!”这就是“迷”,谬误之见,错误的!换一句话说般若所谓讲空,《金刚经》一路讲空,什么叫做“空”?说“空”啊,搞错了,“我空”、“法空”,理论晓得讲,什么才是“空”?后世的学佛的人在这个“空”上面的观念错误,生了迷糊、生了谬见(错误的见解)。他说现在为什么要讲唯识?不讲空而讲唯识的“有”呢?为了这些的错误“生正解故”,生出来。
“生解,为断二重障故。”为什么在唯识说是“正解”?讲到“解”字,我们晓得中国的佛学分类,一个人有学佛四个阶段:信、解、行、证,也就是:教、理、行、果,所以真正的学佛的人必须先要研究佛经,把理论先搞通,理论搞通了,再来“教”,教就是理论,佛的经教,通了,才得“正信”,你绝对相信了有这个事情,然后生出自己的正确的见解,观念正确(见解就是观念),不要搞错了,那么才可以起行——修行,修行就可以证果。所以信解行证,见解就有如此之重要。这个见解怎么来的?正确的见解就是理论要通,所以禅宗呢?就首先重“见地”,不叫“见解”,见地不对呀,你所有的修持都是错误的。啊,我们先休息一下啊。
继续下来,就是说我们修行啊,先要有正确的认识、见解,这个见解、认识有什么重要呢?“生解”,为了断除两种最重的障碍。就是说我们不能成道,就是“我障”、“法障”,“法障”就是说一切主观成见、认识上的障碍。
“由我法执二障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断障为得二胜果故。”他说我们之所以懂了很多佛经的理论不能证道、不能成功,都由于我执与法执,执着,抓得很牢,这两种障碍(使)我们不能证道,“二障具生”,与生命俱来,只要有生命,“具”,非常完整地存在。那么譬如说只要一个婴儿一怀胎了以后,他就有“我”,这个“我”就起来,那么他就形成了他的个性,个性就是主观,这个主观就是“法执”,所以“我执”与“法执”要什么时候断除成道呢?必须要证得二空:我空、法空,那么这个障碍才能断除。这个障碍在普通的佛经呢,叫做什么?“我执”引发了“烦恼障”,一切烦恼由“我”而来;“法执”由我们的知识来,所以“法执”是“所知障”。没有成道以前,所知越多、障碍越深,因为我们普通的习惯,知识以先入为主,谁都免不了,先进来那个观念抓得很牢的。譬如一个学心理学的人,他对于其他的东西他都拿心理学的眼光看;一个学哲学的人都拿哲学眼光看。譬如我们现在讲有一种病态:职业病,他习惯了,先入为主。所以这两个障碍:烦恼障与所知障,是我们修道障碍最大的动力。古人对于这一点也变成中国文化的文学了,所以明朝的人有一个对子非常好:“欲除烦恼须无我”,一个人要想除掉了烦恼,除非达到无我境界;“各有前因莫羡人”,人世间哪一个人好、哪一个人坏各由前生的因果带来,各有前因,不羡慕人家、不妒忌人家。所以“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前因莫羡人”。
这是讲到二障的断除,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我障(我执障碍)与法执的障碍。断除这个障碍可以得两种最好的果位,“由断,续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我们学佛,所谓得道、悟道为什么呢?得解脱!所以这一点我们特别要认识清楚啊!所谓你们打坐、修道,不管你修哪一种,为了解脱嘛!人生都是束缚在那里、困在那里,解脱不开。譬如其他我们学宗教的人,希望往生天堂,因为在这个世界给它束缚得很厉害,想跳出这个世界另外到一个环境,这还是求解脱的一种方法。所以学佛呢?解脱!求得解脱!那么它怎么样求得解脱?不是说你练气功啊,气脉通啦——气脉通了不过是这个肉体上的健康哦,越使解脱更困难哦!怎么样才能够求得解脱啊?要般若、智慧,所以真正的学佛是智慧之学,不是迷信,更不是功夫。所以要解脱(要)般若。因为解脱了,智慧使自己解脱了,才能够证得不生不灭的这个法身,非空非有不生不灭的法身。解脱、般若、法身三样缺一而不可。譬如你们打坐修道到某一种境界,问题解决不了,就是般若不够啊!因此你被那个境界困住了,就不得解脱了,要想证得法身,必须要解脱;如何求得解脱?必须要般若;三样缺一而不可。所以说,我们如果得到准确的正解,这里所讲“正解”就是般若智慧的一种,真正的智慧由“断”断掉了,“续生”,我们后来的烦恼不来、不继续来了。这个文字要注意啊,他翻译的文字太简练了,一搞不好你就会念成“由——断续生”,也可以,但是规规矩矩的念:由“断”——断掉了,“续生”——后面的不继续来。这个烦恼障,“故”,由这个原因。“故”字不放在下一句,放在上面啊,“由断,续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才能够证到了真正得解脱之路。得解脱了就清净了,(若)执着了清净啊,还是“法执”没有脱,所以解脱之道只能是小乘的极果,小乘罗汉的果位就是解脱的极果。所以我们讲到戒律,所以出家人的比丘、比丘尼戒在教理上称为“别解脱戒”,因为为什么要出家跳出红尘?为了解脱这个世法。这个“别”就是特别的意思,就是特殊一个解脱的道路,所以在中国佛教比丘、比丘尼戒以后必须要受菩萨戒,菩萨戒不特别,在世间就可以出世、就可以得解脱。所以那个属于“别解脱戒”里头的。
“证真解脱”,所以这些小乘的戒,极果是解脱,当然还非究竟;因为小乘极果解脱了,解脱“我执”,不过是证到“我空”,但是那个清静的、空的境界他解脱不了,这个“法执”还在,必须要再断这个清静、空的“所执障”。 所以“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再进一步断除了“碍”,障碍了真正智慧的见解。我们什么地方障碍了自己不能成道呢?所知障!自己认定:这个就是这个!尤其现在青年呀,学佛的很有意思,我们从前当年没有这种情形。现在青年,“哎!老师啊,你那个意见很不错,不过我认为……”一听这个话,得果?不过我现在也很习惯了,啊,在当年我们那就是两个耳光就给你甩过来了,就叫你滚蛋了,你既然认为你去了不要问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