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的由来与分派
释尊成道后,初十二年中,随佛出家的都是上根利智,没有违犯教义的徒众,所以释尊只为无事僧说《略教诫经》:“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十二年后,出家者日渐增多,根性不一,凡圣交参,释尊乃依诸佛大乘宝戒的原则,制定戒律,以摄僧众。依《四分律》的记载,佛陀制戒始自于须提那子的犯淫欲为嚆矢。自此以后,释尊即根据比丘所犯诸事,一一为结戒,乃成比丘之广律。释尊制戒的根本意趣,于结戒之初的十句义中已经明确地指出:“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令未信者信,五、已信者增长,六、难调者令调顺,七、惭愧者得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正法得久住”。此十句义,第一、二、三、六、七,是为僧团的安隐与发展而考虑的;第四、五则以维护僧团信用为目的;第八、九是灭除比丘的烦恼,到达理想境界的涅盘而施设的;第十则为劝告弟子共同尊重戒律。由此看来,戒律弘扬得力与否真切地关系着个人的修持,僧团的和乐,世人的教化,正法的兴衰。所以《四十二章经》说:“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释尊临入涅盘时恳挚而悲切地教诫众弟子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吾住世无异此也”。释尊入灭后,大迦叶对诸比丘说:“世尊舍利,非我等事,国王长者,婆罗门,居士众,求福之人,自当供养,我等事者,宜先结集法藏,勿令佛法速灭”。因此,大迦叶于释尊入灭的初夏,召集五百阿罗汉,在七叶窟举行第一次佛经结集,在《善见论》里面,对第一次佛经结集有如下记载:“大德迦叶,语诸长老,而说法藏,或毗尼藏?诸比丘答曰,大德,毗尼藏是佛法之寿,毗尼藏住,佛法亦住,是故我等先出毗尼藏?谁为法师?长老优波离”。不过,这时尚未形成文字记录,仅仅是在教团中弟子们口诵心记而已。
在第一次佛经结集完毕之后,阿难曾提出佛言:“大众若欲弃小小戒,可随意弃”。但小小戒究竟是指哪些?当时阿难未能进一步的请示世尊,于是众说纷纭,最后还是大迦叶以“佛所未制,今不别制,佛所已制,不可少改”,平息了这场激烈的诤议。佛灭百年之后,一味的佛教,因大天比丘高唱“大天五事”,要求教团承认,教团遂首度分裂为反对派之上座部与赞成派之大众部。依一向的传说,律藏结集以后,由迦叶尊者传阿难再传末田地,舍那婆提,优婆崛多等五传,优婆崛多有五位弟子,在佛法的行持上都有较大的成就,他们对于律藏内容的取舍各不相同,从此便分成了五部律。
一、昙无德部:梵语昙无德译为法正、法护、法密、法镜等,乃部主之名。所传广律为《四分律》六十卷,戒本为《四分僧戒本》一卷,《四分律比丘戒本》一卷,《四分比丘尼戒本》一卷,以上四书均是姚秦佛陀耶舍译。
二、萨波多部:梵语萨波多译为一切有,所传广律为《十诵律》六十一卷(姚秦弗若多罗、昙摩流支译),戒本为《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一卷(刘宋法显集出),《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一卷(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比丘尼戒经》一卷(唐义净译)。
三、弥沙塞部:梵语弥沙塞意译为不著有无观,所传广律为《五分律》三十卷,(刘宋佛陀什等译),戒本为《弥沙塞五分戒本》一卷(刘宋佛陀什等译),《五分比丘尼戒本》一卷(梁朝明徽集)。
四:迦叶遗部:梵语迦叶遗意译重空观,即以空亦空为观,所传广律为解脱律,戒本为《解脱戒经》一卷。
五、摩诃僧祗部:此部所传广律为《摩诃僧祗律》四十卷(东晋法显,佛陀跋陀罗译),戒本为《摩诃僧祗律大比丘戒本》一卷,《摩诃僧祗比丘尼戒本》一卷(东晋法显,觉贤译)。
据《舍利弗问经》载,五部僧众之衣色各不相同,即摩诃僧祗部著黄色衣,昙无德部著赤色衣,萨婆多部著皂色衣,迦叶遗部著木兰色衣,弥沙塞部著青色衣,以此五色之衣,而彰显五部之相。
佛灭度后三百年期间,又从上座部与大众部中分出许多部派,共有二十部乃至五百部之多,他们所依据的律本亦不尽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