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心賦卷第三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忘心而照。無念而知。若瑞草生於嘉運。如林華結於盛時。
忘心而照者。寶藏論云。唯道無根。靈固常存。唯道無體。微妙恒真。唯道無事
。古今同貴。唯道無心。萬物圓備。無念而知者。眾生有念而知。聲聞無念無知。菩
薩無念而知。如書云。天何言哉。四時行焉。春生夏長。應不失時。
頓息疑情。現額珠於明鏡。
大涅槃經云。王家有力士。眉間有金剛珠。因鬬而沒。後有良醫。執鏡以照其額
。珠陷入膚中。分明顯現。此況一切眾生身中佛性。無智照之力。隱而不現。後遇善
友。得悟心鏡。了了見性。亦復如是。余曾集心鏡錄一百卷。以心為鏡。洞徹十方。
一法相宗。以第八識為鏡。二法性宗。以如來藏性為鏡。如楞伽經云。譬如明鏡。現
眾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言如來藏為鏡者。起信論云。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
大義。與虗空等。猶如淨鏡。云何為四。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境界相。無法可現
。非覺照義故。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
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
無漏熏眾生故。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礙。離和合相。純淨明故。四者緣
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釋曰。四鏡之名者
。一空鏡。謂離一切外物之體。二不空鏡。謂體不無。能現萬像故。三淨鏡。謂已磨
治。離塵垢故。四受用鏡。謂置之高堂。須者受用。四中。前二自性淨。後二離垢淨
。又初二就因隱時說。後二就果顯時說。又前二約空不空為二。後二約體用為二。又
前二體。後二相。
全澄亂想。獲真寶於春池。
大涅槃經云。如人遊春池。失瑠璃寶。諍競入水。取瓦礫而歸。有一智人。安徐
入水。乃獲真寶。故云。探珠宜靜浪。動水取應難。定水澄清。心珠自現。又莊嚴經
論說。有人見雹謂是瑠璃。收之瓶內皆悉成水。後見真瑠璃。亦謂為雹。棄而不取。
世人皆是不應取而取。應取而不取也。不應取而取者。如但隨外境。不向內觀。應取
而不取者。如不信自心。反求他學。
體廣用深。
如龍以一滴水。可浸陵谷。人以一燼火。可夷阿房。皆是現前唯心所變。日用而
不知者。自稱眇劣。不逮聖人。一何悲哉。志公和尚偈云。法性量同太虗。眾生發心
自小。
文豐理詣。攀覺樹以分枝。受輪王之解髻。
P. 62
法華經云。譬如強力轉輪聖王。兵戰有功。賞賜諸物。如有勇健能為難事。王解
髻中明珠賜之。能戰心魔。心珠自現。故融大師云。若能強戰有功勳。髻中明珠終不
惜。
初終交徹。即凡心而見佛心。理事該羅。當世諦而明真諦。
即凡心而見佛心者。如華嚴經頌云。若以威德色種族。而見人中調御師。是為病
眼顛倒見。彼不能知最勝法。又頌云。假使百千劫。常見於如來。不依真實義。而觀
救世者。是人取諸相。增長癡惑網。繫縛生死獄。盲冥不見佛。云何不見佛。一為不
識自心。二為不明隱顯。何者。眾生之因隱於本覺。諸佛之果顯於法身。因隱之本覺
。是果顯之法身。果能成因。則佛之眾生。果顯之法身。是因隱之本覺。因能辦果。
則眾生之佛。故云凡聖交徹。理事相含矣。又華嚴演義云。謂真該妄末。妄徹真源。
如波與溼。無有不溼之波。無有不波之溼。其真妄所以交徹者。不離一心故。妄攬真
成。無別妄故。真隨事顯。無別真故。真妄名異。無二體故。真外有妄。理不遍故。
妄外有真。事無依故。若約涅槃生死說者。生死即涅槃。妄徹真也。如波徹水源。涅
槃即生死。真徹妄也。如水窮波末。故中論云。生死實際。即涅槃際。涅槃實際。即
生死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即是交徹也。生死涅槃際既爾。乃至心境。能所
。染淨。自他。一切萬法。皆同一際。一際者。即無際也。實際也。一切諸法。皆與
實際為定量。今古凡聖不可易也。所以云。道俗之不夷。二際之不泯。菩薩之憂也。
又一切法皆如。豈妄外有真。又真如遍一切處。豈真外有妄。是知真妄常交徹。亦不
壞真妄之相。則該妄之真。真非真而湛寂。徹真之妄。妄非妄而雲興。故云當世諦而
明真諦也。
龍宮詮奧。海藏抽奇。空裏披文之際。
寶性論云。有一智人。恐如來教法將滅。遂仰書一藏經文於空中。莫有知者。況
心中具一切法門。此約空門顯心。
塵中剖卷之時。
華嚴經云。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有一明眼人。破塵出經卷。亦況眾生情塵中。
具無量教法。此約有門顯心。如台教云。破塵出卷者。恒沙法門。一心中曉。
覺華枝秀。忍草苗垂。臨太華之猶低。機前鵬翥。
大鵬翼翥九萬九千里。豈黃雀能及乎。此況直了自心圓信成就。豈小機劣解而能
逮乎。機前者。本心成現。意在言前。不涉迷悟。不待問答。經云。圓明了知。不因
心念。又祖師云。虗明自照。不勞心力。
比毗嵐之未速。言外鷹馳。
目擊道存。不待言說。如法華經云。其疾如風。又云疾走往捉。又云乘此寶乘直
至道場等。皆喻識心見道疾矣。祖師云。即心是者疾。發心行者遲也。
P. 63
身泛禪河。手開玄鑰。執石為珍。
阿那律執瓦礫皆變珠珍。又如福德人捉石成金。如了妄心無體。即是真心。達煩
惱性空。成菩提大道。如執毒成藥。變石為金矣。
攬草成藥。
耆婆攬草無非是藥。達士見境無非是心。
傳智燄兮胡假世燈。
經云。有光能照法界。豈須冥處燃燈。以智慧光破愚癡暗。此心燈者。亦云無盡
燈。有何盡耶。
受佛職兮寧齊天爵。
十地菩薩示受佛職位。如來十號是佛職。不讀華嚴經。焉知佛富貴。此一真心。
可謂富貴。可謂尊極。故云無等等。天爵者。即仁義也。
貿內珠而自省。不探驪龍。
法華經云。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其
衣裏。其人醉臥都不覺知。乃至親友會遇見之。示以寶珠。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
常可如意。故劍南和尚歌云。自從識得此明珠。釋梵輪王俱不要。
受密印而明知。靡求乾鵲。
佛佛授手。祖祖相傳。皆默傳心印。又華嚴經說海印三昧印。即是喻香海澄停。
湛然不動。四天下中色身形像。皆於其中而有印文。如印印物。亦猶澄波萬頃。晴天
無雲。列宿星月。朗然齊現。無來無去。非有非無。不一不異。當知如來智海亦復如
是。識浪不生。至明至靜。無心頓現。一切眾生心念根本。並在智中。如海含像。如
經頌云。如海普現眾生身。以此說名為大海。菩提普印諸心行。是故正覺名無量。靡
求乾鵲者。書云。張顥因覩墮鵲。視眾人爭取之。乃化為石。鎚破。其文有印云。張
顥忠孝侯印。後顥乃仕晉封侯。此是世間行忠孝獲斯符印。豈同祖佛所傳心印耶。
迷時徒昧。諦處非難。念想而如山不動。襟懷而似海常安。
迷時心外見境。寓目生情。取捨萬端。無時暫暇。若知心是境。見無心外法。逢
緣自寂。身心坦然。
實際無差。與三世佛而一時成道。真空平等。共十類生而同日涅槃。
如台教云。如過去有佛。號住無住。發願使己國眾生同日同時成佛。即日涅槃。
又賢劫前。有佛號平等。亦願己國及十方眾生亦同日成佛。即日滅度。故淨名經云。
觀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復更得。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華嚴經云。如來初
成正覺時。於自身中見一切眾生已成佛竟。已涅槃竟。皆同一性。所謂無性。以無性
故。悉皆平等。隨染緣時成眾生亦無性。隨淨緣時成佛亦無性。以皆從緣生故。無性
理同。故云實際無差。真空平等者。經中頌云。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
已。分別則不生。既達境唯心。便捨外塵相。從此息分別。悟平等真空。問。如上所
P. 64
說。一切眾生已成佛竟。已涅槃竟。則何用諸佛出世。答。為劣解眾生。母胎出現。
上上根人。諸佛不出不沒。又為一切眾生不知如是事故。諸佛出世說此實法。如淨名
云。說眾生空。是真實慈。又約化門。說成佛度眾生之義。即化辯真。亦非二見。如
有難云。諸佛有誓願。度盡一切眾生。方成正覺。如今眾生未度。何得先成。有違本
願。如古師云。如實義者。諸佛皆有悲智二門。以大悲故。窮未來際無成佛時。故菩
薩闡提不成佛也。以大智故。念念速成。又欲化盡諸眾生界。自須速成。方能廣化。
不懼違昔度盡誠言。又了眾生之本如故。化而無化。是則常成亦常不成。亦常化生而
無化。悲智自在。何局執耶。
心若不分。法終無咎。是之而六蔭七情。非之而二頭三手。
於一心真境之上。說是說非。皆是情生意解。無有實義。故信心銘云。纔有是非
。紛然失心。如大集經云。如第五大。如第七情。如十九界。無出無入。無生無滅。
無有造作。無心意識。乃名無過。
從因緣而生起。
三教所宗。儒則宗於五常。道宗自然。佛宗因緣。然老子雖云。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萬物。似有因緣。而非正因緣。言道生一者。道即虗無自然。故彼又
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謂虗通曰道。即自然而然。是雖有因緣。
亦成自然之義耳。佛法雖有無師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緣顯。則亦因緣矣
。故教說三世修因契果。非無善因惡因。故楞伽經。大慧白佛。佛說常不思議。彼諸
外道亦有常不思議。以無因故。我說常不思議有因。因於內證。豈得同耶。是則真常
。亦因緣顯。淨名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法華云。諸佛兩足尊。知
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經云。一切諸法。因緣為本。中論云。未曾有
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則真空中道。亦因緣矣。若爾。涅槃
十六云。我觀諸行悉皆無常。云何知耶。以因緣故。若一切法從緣生者。則知無常。
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是故無常。則外道有因緣矣。釋曰。此明外道在因緣
內。執於緣相。以為常住。是故破之言無常耳。今明教詮因緣妙理。具常無常。豈得
同耶。況復宗者從多分說。所以因緣是所宗尚。不應致疑。
不同兔角之無。向正法而施為。豈類乾城之有。
真空是不空之空。空該有表。妙有是不有之有。有徹真源。一切正法從因緣而生
。是依他起性。不同兔角斷滅之無。乾闥婆城日光暫現。是眾生遍計性所執之有。夫
有無難解。多落斷常。如華嚴記云。一者或說妄空真有。如涅槃經云。空者所謂生死
。不空者所謂大般涅槃。二者妄有真空。真空即是性。俗有即是相。三者俱空。相待
無性故。四者俱有。性相不壞故。於諦常自二。於解常自一故。
德業無盡。至理難論。恒一恒異。常泯常存。
P. 65
此一心法。是無盡之藏。大法之源。若悟入之人。功齊妙覺。不可以一異斷常情
見之解矣。
說證說知。背天真而永沈有海。無照無悟。失圓修而常鎖空門。
若於真心執有修有證。違背天真之佛故。若執無修無照。又失圓修。李長者論云
。策修而至無修。方知萬法無修。又云。忻寂不當。放逸還非。以有作者故。所以若
執有滯空。皆不達自心一色一香中道之旨。如華嚴疏云。事理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
者。若執禪者。則依本智性。無作無修。鏡常自明。不拂不瑩。若執法者。須起事行
。當求如來依他勝緣。以成己德。並為偏執。故辯雙行。若言依本智者。約理無偏。
智性本具足故。若言而求佛智者。約事無所求中。吾故求之。所以心鏡本自久翳塵勞
。恒沙性德並埋煩惱。是故須隨順法性。修證波羅蜜。以助顯故。諸佛已證。我未證
故。又理不礙事不妙理故。事不礙理。求即無求故。若此之修。修即無修。為真修矣
。
大體焉分。隨機自別。萬派而豈有殊源。千車而終無異轍。
心為萬法根源。如六妙門云。此為大根人善識法要。不由次第。懸照諸法之原。
所謂眾生心也。一切法由心而起。若能反觀心性。不得心原。即知萬法皆無根本。
不隱不顯。四聰而莫認真歸。
四聰而莫認真歸者。絕觀論云。夫道者。若言一人得之。道即不遍。若言眾人得
之。道即有窮。若言各各有之。道即有數。若言總共有之。方便即空。若言修行得之
。造作非真。若言本來有之。萬行虗設。何以故。非限量之所分別故。
無性無形。
無性無形者。華嚴經云。一切空無性。妄心分別有。又云。以佛眼觀見一切眾生
。已成佛竟。已涅槃竟。皆同一性。所謂無性。乃至大悲之體。故得起悲。二由眾生
不知無性。佛證無性。故化令得知。如淨名云。說眾生空。是真實慈。
妙辯而難窮實說。
肇論云。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毗耶。須菩提唱無說而顯道。釋梵絕聽而
雨華。此則理為神禦。口以之默。豈曰無辯。辯而不能言也。
冥心合道。意解難明。了達而尚非於智。參詳而豈在於情。
此一心法門。是諸佛祕藏。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唯應親省。莫能知之。故
祖師傳法偈云。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所得。得時不說知。如般若無知論
云。直言以真諦之所徵求般若之智。即般若之智非是有知。何者。為真諦之緣。唯是
中道第一義空無相之理。所知之緣。既是無相。能知之智。安得有知耶。故不然也。
惑人皆緣色生識者。當對色時。率爾眼識同時意識剎那起時見色。此色即是第八識中
相分依他似有境之色。此色當現時。未有一切相。由此色境為緣。引生第二念尋求心
。此尋求心。即是第六意識。故云緣色生識。是名見色者。由有尋求心生故。即此尋
P. 66
求心。緣本色境不著。便即變影而緣。即變出一切森羅萬像之相。遂於此影像相上。
起其現量之心。不了本空。執為實有。取色分劑。計從外來。故云是識見色。此即惑
境有相。惑智有知也。反此真智即不緣者。此明悟人。不緣色生識也。何者。由其悟
之人。達其諸法本體皆空。猶如幻夢。無有真實。但從自識所變。畢竟無前境界可得
。故起信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即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
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
壞。唯是一心。故名為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當知萬法
。唯是自心現量見。妄計為有。若能心無妄念。了法本空。即無一切境界之相。何有
於色可緣。既無有色可緣。即不緣色生識。故即無取相。無色可緣。故即無有相。既
無有相之惑境。即是無相之真境。既無取相之惑智。即是無知之真智。此乃真境無相
。真智無知。為斯義故。以緣求智。智即非知也。
化人舞而幻士歌。誰當斷送。木馬奔而泥牛鬭。孰定輸贏。
有學人問新豐价和尚。得何道理。便住此山。答曰。見兩泥牛鬭入海。直至如今
無消息。木馬泥牛。此非心識思量之境界。
故知唯識唯心。無二無別。
般若經云。一切智智清淨。乃至一切法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是知諸
法與心。全同非分同。體用無別。相連不斷。似分能所。徹底無差。
一旨而已絕詮量。
萬法浩然。皆宗無相。舉一例諸。言思頓絕。
萬法而但空施設。
諸法無體。但空生空滅。設標名立體。皆是眾生想成。故經云。若知一切國土皆
想持之。如是得名初發心菩薩。何者。悟心為入道之始。又融大師云。擾擾萬物空生
死。如先德云。安立水月道場。修習空華萬行。降伏鏡像魔軍。成就夢中佛事。
虗生虗滅。唯情想而成持。
首楞嚴經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
上知覺。是知一切生死。皆從情想而生。情想若無。心道自現。故經云。識停閑靜。
想滅無為。
似義似名。但意言而分別。
如金剛三昧經云。佛言。善不善法。從心化生。一切境界。意言分別。制之一處
。眾緣斷滅。何以故。一本不起。三用無施。住於如理。六道門杜。又攝論云。從願
樂位。乃至究竟位。若欲入唯識觀修如行。緣何境界。緣意言分別為境。離此無別外
境。何以故。此意言分別。似文字言說及義顯現。唯有意言分別。無別有名言。菩薩
能通達名無所有。則離外塵邪執。又此義依名言。唯意言分別。前以遣名。此下依名
遣義。義者即六識所緣境。離名無別此境。名言既唯意分別。故義亦無別體。菩薩通
P. 67
達無所有。亦離外塵邪執。又此名義自性差別。唯假說為量。前已遣名義。名義既無
。自性及差別云何可立。若離假說。無別名義自性及名義差別。由證見此二法不可得
故。名為通達。又六行集引識論云。凡夫從本來意言分別有二種。一似名。二似義。
名義攝一切法皆盡。此名義俱是意言分別所作。離此無別餘法。以此文證。故知凡夫
妄見境界。或名或義。皆是當時意言分別。如食浪蕩。妄見針火。據彼妄情。意謂是
實。不知妄見。謂有外火。據實唯是意作火解。火則唯是意言分別。謂有火名。名是
意言。謂有火事。事是意言。眾生妄見自身他身地水火風等。皆亦似彼。雖復就實唯
識無外。據凡妄情。謂有能所。如古德云。謂色等五塵界。是現量境。五識親證。都
無塵相。如來藏中頓現身器無塵相。六七妄想謂有我法。想所現相。是分別變。分別
變相。但可為境。而無實用。如日發燄。帶微塵而共紅。非實紅也。如水澄清。含輕
雲而俱綠。非實綠也。如觀知畫像而非真。若了藏性。了塵境而為妄。故經云。非不
證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事等。似有而非真。
於一圓湛。折出根塵。外摶地水而成境。內聚風火而為身。
首楞嚴經云。元於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內外四大。合成其身。眾生第八藏識相
分之中。半為外器。不執受故。半為內身。執為自性生覺受故。如來藏識何緣如此。
法如是故。行業引故。如云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楞嚴經鈔云。且妄見心動故外
感風輪。由愛心發故外感水輪。由堅執心故外感地輪。由研求懆心故外感火輪。由四
大故起六根。起六根故見六塵。故知三界離有情心更無別體。若了無明根本一念妄心
無體。則知從心所生三界畢竟無有。
持種之門。
第八識。亦名本識。一切有為法種子所依止。亦名宅識。一切種子之所棲處。亦
名藏識。一切種子隱伏之處。
作生死之元始。
顯揚論云。阿賴耶識者。謂先世所作增上業煩惱為緣。無始時來戲論熏習為因。
所生一切種子異熟為體。此識能執受了別色根。根所依處及戲論熏習。於一切時。一
類生死不可了知。
總報之主。
第八識為一切眾生總報之主。此識相及境不可分報。一體無異。此識能生一切煩
惱業果報事。又總報業者。如受戒招得人身。是總報業。由於因中有瞋有忍等。於人
總報中而有妍醜。名別報業。
為涅槃之正因。
阿毗達經頌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傳。
標實慧宗。
P. 68
法華經云。於眾生心中開佛知見。古釋云。佛知見者。即眾生真心。此心亦名實
慧。亦名佛慧。
成真性軌。
台教於一心說三軌。一真性軌。二觀照軌。三資成軌。即是一心三德。以真性軌
為一乘體。即是法身。觀照軌為般若。祇點真性寂而常照。名為報身。以資成軌為解
脫。祇點真性法界含藏無量眾善。名為應身。
具體而有法皆宗。
真心為湛然常住不空之體。與萬法為宗。故首楞嚴經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
絕待而無塵可比。
神性獨立。絕待無比。
高高法座。非聲聞矬短之能昇。
淨名經云。須彌燈王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入居士室。諸新發意菩薩。及大
弟子。皆不能昇。況悟一乘圓教。非淺根所解。
赫赫日輪。豈外道嬰兒之所視。
經云。如朝日初生。七日嬰兒若視。即失眼光。況外道無目。不能見如來智日。
失正見之光。
無偏無黨。至極至尊。總千岐而得旨。搜一切而歸根。
絕觀論云。云何為宗。答。心為宗。云何為本。答。心為本。云何為體。云何為
用。答。虗空為法體。森羅為法用。如頓教五位門云。第一識心者。語是心。見是心
。聞是心。覺是心。知是心。此是第一悟。一一能知。如許多心皆是一心。一心能遍
一切處。第二知身同無情身。不知痛痒好惡。一切皆是心。不干身事。心能作人。心
能作畜。心能作魚。心能作鳥。第三破四大身。身即是空。空即是無生。空無內外中
間。離一切相。第四破五陰。色陰若有。四陰不虗。色陰若無。四陰何有。第五見性
成佛。湛然常住。
眼底放光。照破十方之剎土。
法華經云。放一淨光。照無量國。心光普照。寧有邊耶。
意根演教。碾開一代之法門。
如來一代時教。並按眾生心說。離心更無一字可說。故金剛經云。無法可說。是
名說法。
觸目相應。盈懷周匝。清白混同。水乳無雜。理從事變。存泯而盡逐緣分。事得
理融。一多而常隨性合。意網彌布。心輪遍生。
意網彌布者。一切諸法從意生形。則知意如密網。一切眾生不能出故。如經頌云
。諸法不牢固。但立在於念。善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若了法空。意地亦寂。則妄
心幻境既虗。一道真心自現。心輪遍生者。上塵部師立九心輪。一有分。二能引發。
P. 69
三見。四等尋求。五等觀徹。六安立。七勢用。八返緣。九有分。然實但有八心。以
周匝而言。總說有九。故成九心輪。一且如初受生時。未能分別。心但任運緣於境轉
。名有分。二心若有境至。心欲緣時。便生警覺。名能引發。三其心覺已。於此境上
轉。見照屬彼。四既見彼已。便等尋求其善惡。五既察彼已。遂等觀徹。六識其善惡
。而安立心。起語分別。語其善惡。七隨其善惡。便有動作。勢用心生。八動作既興
。善惡而廢。遂更返緣前所作事。九既返緣已。退歸有分。任運緣故。名為九心。方
成輪義。
與羣徒而作體。向萬物以安名。初居圓成現量之中。浮塵未起。
前五轉識。及第八識。俱在現量。現量者。得法自性。不帶名言。無籌度心。是
圓成語。不作外解。不落比非之量。媚慈又論云。五識現量。總無二種顛倒。猶如明
鏡現眾色相。第七染識。有想倒見倒。第六意識。具有三倒。取我法相。名為想倒。
於想愛樂。復名心倒。於想計著建立。名見倒。
後落明了意根之地。外狀潛呈。
眼識與同時明了意識緣時。起分別心。作外量解。便成比量。則心外見法。
原夫業識之宗。何成教訓。能所不分。是非焉運。
三細識中。第一業識。未分能所。智解不生。如起信論云。第一業識。以最微細
作諸識本故。如是業識。見相未分。然諸菩薩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了一切法唯是識量
。捨前外執。順業識義。說名業識。心不見心無相可得者。是明諸法非有之義。又楞
伽經偈云。身資生住持。若如夢中生。應有二種心。而心無二相。如刀不自割。如指
不自觸。如心不自見。其事亦如是。若如夢中所見諸事是實有者。即有能見所見二相
。而其夢中實無二法。三界諸心皆如此夢。離心之外無可分別。故言一切分別。即分
別自心。而就自心不能自見。如刀指等。故言心不見心。既無他可見。亦不能自見。
所見無故。能見不成。能所二相皆無所得。故言無相可得。
因依轉相之內。倏起見心。
於此第二轉識中。初起見分。
俄關現識之間。忽陳相分。
至第三現識。便立相分。如境現像。諸師所明一心法中。總有四分義。一相分。
二見分。三自證分。四證自證分。相分有四。一實相名相。體即真如。是真實相故。
二境相名相。為能與根心而為境故。三相狀名相。此唯有為法有相狀故。通影及質。
唯是識之所變。四義相名相。即能詮下所詮義相分是。於上四種相中。唯取後三相而
為相分相。又相分有二。一識所頓變。即是本質。二識等緣境。唯變影緣。不得本質
。二見分者。唯識論云。於自所緣有了別用。此見分有五類。一證見名見。即三根本
智見分是。二照燭名見。此通根心俱有照燭義故。三能緣名見。即通內三分俱能緣故
。四念解名見。以念解所詮義故。五推度名見。即比量心推度一切境故。於此五種見
P. 70
中。除五色根及內二分。餘皆見分所攝。三自證分。為能親證自見分緣相分不謬。能
作證故。四證自證分。謂能親證第三自證分緣見分不謬故。從所證處得名。此四分義
。總以鏡喻。鏡如自證分。鏡明如見分。鏡像如相分。鏡後弝如證自證分。故云四分
成心。
光消積曀。影射重昏。
今所悟者頓豁自心。方省其所知境各從心現者。如翳目見明珠有纇。今淨眼觀瑩
淨無瑕。美惡唯自見殊。珠體本末如一。當悟之時。如開藏取寶。剖蚌得珠。光發襟
懷。影含法界。
徹古而真源不散。該今而妙用常存。八萬四千之教乘。苗抽性地。三十七品之道
樹。果秀靈根。
三十七品法者。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此是
一切菩薩助道之法。一一修習並從心起。何者。夫身受心法。俱無自性。了不可得。
即四念處。觀善不善法。從心化生。即四正勤。心性靈通。隱顯自在。即四神足。信
心堅固。湛若虗空。即五根五力。覺心不起。即七覺支。直了心性。邪正不干。即八
正道。不唯三十七品助道之法。塵沙佛法悉從心起。如入楞伽經偈云。爾時佛神力。
復化作山城。所有諸眾等。皆悉見自身。入化楞伽中。如來神力作。亦同彼楞伽。諸
山及園林。寶莊嚴亦爾。一一山中佛。皆有大慧問。如來悉為說。內身所證法。出百
千妙聲。說此經法已。佛及諸佛子。一切隱不現。羅婆那夜叉。忽然見自身。在己本
宮殿。更不見餘物。而作是思惟。向見者誰作。說法者為誰。是誰而聽聞。我所見何
法。而有此等事。彼諸佛國土。及諸如來身。如此諸妙事。今皆何處去。為是夢所憶
。為是幻所作。為是實城邑。為乾闥婆城。為是翳妄見。為是陽燄起。為夢石女生。
為我見火輪。為見火輪烟。我所見云何。復自深思惟。諸法體如是。唯自心境界。內
心能證知。而諸凡夫等。無明所覆障。虗妄心分別。而不能覺知。能見及所見。一切
不可得。說者及所說。如是等亦無。佛法真實體。非有亦非無。法相恒如是。唯自心
分別。
出迷之津。履玄之始。
因心而迷。因心而悟。因心而生。因心而滅。如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不唯迷悟
之始。自行化他。須明此旨。如古德云。求大乘者。所疑有二。夫大乘法體。為一為
多。如其是一。即無異法。無異法故。無諸眾生。菩薩為誰發弘誓願。若是多法。即
非一體。非一體故。物我各別。如何得起同體大悲。由是疑惑。不能發心。今為遣此
二疑。立一心法者。遣彼初疑。明大乘法唯有一心。一心之外更無別法。但有無明迷
自一心。起諸波浪流轉六道。雖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良由一心動作六道。故
得發弘誓之願。六道不出一心。故能起同體大悲。如是依於一心。能遣二疑。得發大
心。具足佛道。
P. 71
義似華開。行同雲起。
一心無盡之義。如華開錦上。一心真如之行。猶雲起長空。如華嚴錦冠云。法界
功德大悲雲者。法喻雙舉也。然大悲十義。故同於雲。一從法性起。如雲起於空。二
感應而生。如龍吟雲起。三性相體離。如雲無心。四充法界。如雲滿空。五用無盡。
如雲不竭。六能密祐。如雲高覆。七動地警物。如雲震雷。八放光明。如雲發電。若
以三昧為雷。智慧為電亦得。九普宣大法。如雲注雨。十用罷即寂。如雲無依。具此
十義。故喻於雲。
當覆一簣之日。山聳千尋。元行初步之時。程通萬里。
百尺之山。起於累土。千里之程。起於初步。合抱之樹。生於毫末。滔滔之水。
起於濫觴。如一念心生。若善若惡。善則遠期佛果。惡則永劫沈淪。應須護於初念。
真俗無礙。其道在中。非即非離。常泯常通。應用恒沙。求之而奚窮祕跡。含容
百巧。窺之而靡衒殊功。
維摩經云。夫求法者。應無所求。以足跡不可尋。又一心具足。若向外求。即內
不足也。此一心妙道。是無功之功。非有為所作。故不可誇衒其功矣。
易辯邪途。難探正穴。聽之者無得無聞。演之者非示非說。
諸佛無有色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凡有見聞。皆是眾生自心影像。則
說唯心說。聽唯心聽。離心之外。何處有法。古德云。如來演出八辨洪音。聞者託起
自心所現。如依狀貌變起毫端。本質已無。影像如在。羣賢結集自隨見聞。依所聞見
結集自語。良以離自心原無有外境。離境亦無內心可得。諸傳法者非授與他。但為勝
緣。令自得法。自解未起。無以悟他。自解不從他來。他解寧非自起。是故結集及傳
授者。皆得影像。不得本質。無有自心得他境故。是知結集。乃是自心所變之經。至
傳授者。傳授自心所變之法。得影非質。思而可知。若能常善分別自心所現。能知一
切外性非性。此人知見可與佛同。所說之法與佛無異。悟入自覺信智樂故。
妙峰聳於性地。仰之彌高。
華嚴經云。善財南行。向勝樂國。登妙峯山。參德雲比丘。妙峰者。心為絕待之
妙。高顯如山。故稱妙峰。德雲語善財言。我住自在心念佛門。知隨自心所有欲樂。
一切諸佛現其像故。
法水涌於真源。酌而何竭。
此一心常住之法。用而無盡。體不可窮。一得永得。盡未來際。
包空而遍。匝界而周。是以大忘天下。方能萬事無求。火災欲壞之時。一吹頓滅
。
般若經云。三千大千世界劫火洞然時。菩薩能與一氣。欲令頓滅。應學般若。
世界將成之際。舉念全收。
P. 72
問。三界初因。四生元始。莫窮本末。罔辯根由。莊老指之為自然。周孔詺之為
渾沌。最初起處。如何指南。答。欲知有情身土真實。端由無先我心。更無餘法。謂
心法剎那自類相續。無始時界。展轉流來。不斷不常。憑綠憑對。非氣非稟。唯識唯
心。肇論鈔云。老子云。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若佛教意。則以如來藏性。轉變
為識藏。從識藏變出根身器世間一切種子。推其化本。即以如來藏性。為物始也。無
生無始。物之性也。生始不能動於性。即法性也。南齊沈約均聖論云。然則有此天地
以來。猶一念也。融大師問云。三界四生。以何為道本。以何為法用。答。虗空為道
本。森羅為法用。問。於中誰為造作者。答。此中實無造作者。法界性自然生。可謂
總持之門。萬法之都矣。光未發處。尚無其名。念欲生時。似分其影。初因強覺。漸
起了知。見相纔分。心境頓現。首楞嚴經云。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
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虗妄。終而復始。釋曰。此皆最初因迷一
法界故。不覺念起。念起即是動相。動相即是第一業識。未分能所。乃覺明之咎也。
從此變作能緣。流成了相。即明了知性。為第二見分轉識。後因見分而生相分。即因
了發相。為第三相分現識。能所纔分。盡成虗妄。何者。見分生於翳眼。相分現於幻
形。於是密對根塵。堅生情執。從此隔開真性。分出湛圓。於內執受知覺。作有識之
身。於外離執想澄。成無情之土。遂使鏡中之形影。滅而又生。夢裏之山河。終而復
始。但以本源性海。不從能所而生。湛爾圓明。照而常寂。祇為眾生違性不了。背本
圓明。執有所明。成於妄見。因明立所觀之境。因所起能觀之心。能所相生。心境對
待。隨緣失性。莫反初原。不覺不知。以歷塵劫。所以首楞嚴經云。佛言。富樓那。
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
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佛言。若無
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
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
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虗空。虗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
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寶明
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溼為巨海。乾為洲潬。
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
山石。擊則成燄。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
。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釋曰。此二覺義。幽旨難明。若欲指
陳。須分皁白。大約經論。有二種覺。一性覺。二本覺。有二種般若。一本覺般若。
二始覺般若。有二種心。一自性清淨心。二離垢清淨心。有二種真如。一在纏真如。
P. 73
二出纏真如。此八種名。隨義分異。體即常同。今一切眾生。祇具性覺。本覺般若。
自性清淨心。在纏真如等。於清淨本然中。妄忽生於山河大地。以在纏未離障故。未
得出纏真如等。若十方諸佛。二覺俱圓。已具出纏真如等。無有妄想塵勞。永合清淨
本然。則不更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金出礦。終不更染塵泥。似木成灰。豈有再生
枝葉。將此二覺。已豁疑情。如疏釋云。世界相續文中有三。一先辯二真。二明其三
相。三明其四輪。且第一先辯二真者。經曰。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
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釋曰。言二真者。一性覺妙明。二本覺明妙也。性覺妙明者
。是自性清淨心。即如來藏性。在纏真如等。本性清淨。不為煩惱所染。名為性覺。
本覺明妙者。出纏真如也。從無分別智。覺盡無始妄念。名究竟覺。始覺即本覺。悟
本之覺。名為本覺。故起信論。於真如門。名為性覺。於生滅門。名為本覺。由迷此
性覺。而有妄念。妄念若盡。而立本覺。以性覺。不從能所而生。非假修證而得。本
自妙而常明。以真如之性。性自了故。故云性覺妙明。以始覺般若。明性覺之妙。故
云本覺明妙。又以始覺之智。了本性故。則本覺明妙。故經中常說真如。為迷悟依。
故言我常聞佛宣說斯義。以本性清淨。是性覺義。但以性中說覺。如木中火性。非是
悟己。而更起迷。故悟時始立本覺之號。悟本覺己。更不復迷。故將二覺之名。以答
富樓那難訖。上來雖於迷悟二門。說二覺相。而未廣辯起妄因由。先真後妄。故次下
明。即當第二明三相門。文分為二。初立因相。次立果相。即起信論三細義。初立因
相。文又分三。第一總問覺明之號。第二別答能所斯分。第三同異發明。結成三相。
且初總問覺明之號者。經曰。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
為明覺。釋曰。何故作此問耶。謂前標二覺之號。性體即是覺明。妄起必託於真。故
使依真起問。且佛問意。汝稱覺明。為復覺性自明。名為覺明。為復覺體不明。能覺
於明。故稱覺明是明之覺。第二別答能所斯分者。經曰。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
覺者。則無所明。釋曰。準富樓那答意。必有所明當情。為其所覺。若無覺之明。則
無覺明之號。但可稱覺。而無所明。故云則無所明。據佛本意。性覺體性自明。不因
能覺所明。方稱覺明。以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祇緣迷一法界。強分能所。
故成於妄。第三同異發明。結成三相者。經曰。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
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
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
無同無異。釋曰。此文正釋迷真起妄之相也。若無所明。則無明覺者。牒富樓那語也
。有所非覺。無所非明者。正破也。若要因所明。方稱覺明者。此乃因他而立。非自
性覺。故言有所非覺。如緣塵分別。而有妄心。離塵則無有體。豈成真覺。又釋若以
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者。故知覺體。本無明相。佛證真際。實不見明。若見於
明。即是所明。既立所明。便有能覺。但除能所之明。方稱妙明。此妙之明。是不明
P. 74
之明。不同所明故。華嚴經云。無見即是見。能見一切法。肇論云。般若無知。無所
不知矣。若因明起照。則隨照失宗。此則元因覺明起照生所。所立照性遂亡。則是識
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乃是但隨能緣之相。覆真唯識性。一向能所相生。如
風鼓水。波浪相續。澄湛之性。隱而不現。後此迷妄生虗空之相。復因虗空成立世界
之形。於真空一心。畢竟無同異中。熾然建立。成諸法究竟之異。皆因情想擾亂。勞
發世界之塵。迷妄昏沈。引起虗空之界。分世界差別為異。立虗空清淨為同。於分別
識中。又立無同無異。皆是有為之法。盡成生滅之緣。未洞本心。終成戲論。無所非
明者。若能覺之體。要因所明。方稱覺明者。若無所覺之明。則能覺之體。便非是明
。故云無所非明。故知覺之與明。互相假立。本無自體。豈成自性覺。故云有所非覺
。無所非明。此文雖簡約。道理昭然。無明又非覺湛明性者。縱破也。顯妄覺之體。
無湛明之用。若言但覺於明。何須覺體自明者。則自性非明。便無覺湛之用。故云無
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者。釋妄覺託真之相也。何以得知妄覺初起。
有覺明之相耶。祇緣性覺必有真明。所以妄覺託此性明。而起影明之覺。執影像之明
。起攀緣之覺。迷真認影。見相二分。自此而生。覺明之號。因茲而立。問曰。此之
妄覺。為見性明而起。為不見明而起。若見真明。不合成妄。若不見真。則不名為覺
明。答曰。本性真明。非妄所見。妄心想像。變影而緣。不了從自影生。妄謂見明之
覺。以初無別相。唯有真明。妄心想像此明。故有覺明之號。覺非所明。因明立所者
。次下正明三相。相因而起也。夫一真之覺。體性雖明。不分能所。故云覺非所明。
由影明起覺。能所即分。故云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
者。最初立異相也。即如起信云。由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名
為動相。即是業相。既云不了一法界相。不覺而起。即是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
所異。因異立同者。即轉相也。異彼動相。故云異彼所異。初之動相。異一真故。此
之同相。異動相故。因異立同者。前之初起。名之為動。動必有靜。相形而立。故云
因異立同。靜相似真。故名同相。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者。即現相也。形前
二相而立。故云同異發明。非前二相。故云因此復立無同無異。起信即云。業相。轉
相。現相。此經即云。異相。同相。無同異相。此為無明強覺。能所初分。展轉相形
。立此三相。以剎那生住異滅。體雖總是賴耶。約生滅相熏。有其因種。因必有果。
約當現行。所感位別。至果相中。當廣料簡。第二果相者。經曰。如是擾亂。相待成
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虗空。虗空為同。世
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釋曰。彼前三相。互相形待。剎那剎那。生住異滅。
動息不住。相待成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者。勞是勞累。塵是塵垢。既迷清淨之體
。亂成塵想。塵想相渾。能覆真性。故名為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者。覺明熏習。積
妄成塵。擾惱相熏。故名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虗空者。果相現前也。起是動相。動
即是風。四風動搖。積成世界。故云起為世界。動息之處。即名為靜。是前同相。結
P. 75
成虗空。故云虗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者。彼前無同異相。結成有
情含藏識也。此之識體。無分別性。故云無同無異。而能變起一切之相。故云真有為
法。自後一切諸塵境界。能熏所熏。隨所發現。皆從此識而生。故起信論名為現識。
能現六塵境界故。問曰。起信三相。總是賴耶。何故此中。別配現識。答曰。此之三
相。總是無明。前後相熏。分能立所。起信攬前因種。總是賴耶。此經以果相現行。
分能變所變。即世界為所變。現識為能變。能變既是賴耶。故配現識。又起信論云。
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棃耶識。即此經無同無異相。名阿賴耶識。起信
舉初攝後。此經舉後攝初。因門果門。體亦不別。第三明四輪成世界。即承前三相。
起為世界。靜為虗空。彼無同異真有為法。既言世界虗空。及有情相。世界即地水火
風四輪。次第從何妄想變此。不同有情。即內根外塵。四生業果。受報輪迴。此之分
位。即有眾生相續。業果相續。自此已下。一一廣明。今此且辯四輪成世界。文又分
二。初明四輪成界。後辯草木山川。且四輪成界者。經曰。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
有風輪執持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堅
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
含十方界。釋曰。覺明空昧。相待成搖者。釋風輪及空界相也。由初妄覺。影明不了
。遂成空昧。如障明生暗。二相相形。覺明即是動相。空昧即是靜相。一明一昧。一
動一靜。剎那相生。如風激浪。相待不息。於內初起。即名為搖。於外即成風輪世界
。是故世界之初。風輪為始。空昧即是虗空。既無形相。不名世界。因空生搖。堅明
立礙者。釋地相也。因空異明。相待成搖。搖能堅明。以成於礙。如胎遇風。即成堅
礙。亦是執明生礙我。於內即是覺明堅執。於外即成金寶。故云彼金寶者明覺立堅。
故知寶性因覺明有。是故眾寶皆有光明。小乘但知業感。而不知是何因種。堅覺寶成
。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者。釋火性也。堅執覺性。即成於寶。搖
動所明。即出於風。動靜不息。即是風金相摩。於外即成火光。能成熟萬物。故言為
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者。釋水輪也。寶明之體。性有光
潤。為火熱蒸。水便流出。又覺明生愛。愛即是潤。於內即是愛明。於外即成寶潤。
火性上蒸。融愛成水。一切業種。非愛不生。一切世間。非水不攝。故四大性。互相
因籍。體不相離。同一妄心所變起故。如虗空華不離心故。愚人不了。心外執法。顛
倒見故。次下辯草木山川之異者。經曰。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溼為巨海。乾為洲潬
。以是義故。大海之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
故山石。擊則成炎。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
水。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釋曰。妄性不恒。前後變異。所感
外相。優劣不同。愛心多者。即成巨海。執心多者。即成洲潬。風性生慢。火性生瞋
。於色起愛。潬中流水。違愛生瞋。海中火起。水邊平地曰潬。慢增愛劣。結為高山
。愛增慢輕。抽為草木。或瞋愛慢三。互相滋蔓。異類成形。草木山川。千差萬品。
P. 76
先從妄想。結成四大。從四大性。愛慢滋生。離有情心。更無別體。故云交妄發生。
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是以賦云。世界欲成之際。舉念全收。非唯世界但
有成壞。萬法悉從心生。故經云。成劫之風。壞劫之風。皆是眾生共業所感。業由心
造。豈非心耶。
乘急戒圓。
乘急者。於一心大乘種性。志力湻熟。解心明利。戒圓者。於大乘戒法。堅持無
犯。故瓔珞經云。一切戒。以心為體。心無盡故。戒亦無盡。
因成果滿。
初發菩提心為因。後究竟心為果。故云。初與實相為因。後以實相為果。
該括有空。
有徹空源。空居有表。如波徹水源。水窮波末皆是一心。體用交徹。如色空章十
門止觀。第一會相歸性門。於中有二種。一於所緣境會事歸理。二於能緣心攝散歸止
也。第二依理起事門者。亦有二種。一者所歸之理非斷空故。不礙事相宛然現前。二
由所入之止不滯寂故。復有隨事起於妙觀也。第三理事無礙門者。亦有二種。一由習
前理事。融通交徹令無。二雙現前故。遂使止觀同於一念頓照也。第四理事雙絕門者
。由理事雙現。互相形奪故。遂使兩相俱盡。非理非事。寂然而絕。是故令止觀雙泯
。迥然無寄也。第五心境融通門者。即彼絕理事之無礙境。與彼泯止觀之無礙心。二
而不二。故不礙心境而冥然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壞一味而心境兩分也。第六事事相
在門者。由理帶諸事全遍一事。是故以即止之觀。於一事中見一切法。而心無散動。
如一事。一切亦爾。第七彼此相是門者。由諸事悉不異於理。復不異於一事。是故以
不異止之觀。見於一事即是一切。而念不亂。如一事。一切亦爾。第八即入無礙門者
。由交參非一。與相含非異。體無二故。是故以止觀無二之智頓見。即入三門同一法
界。而心無散動也。第九帝網重現門者。如於一事中具一切故。此一切內復各具一切
。如是重重不可窮盡。如一事既爾。餘一切事亦然。以止觀心境不異之智。頓見一切
。各各重重悉無窮盡。普眼所矚。朗然現前。而無分別。亦無散動。第十主伴圓備門
者。菩薩以普門之智。頓照於此普門法界。然舉一門為主。必攝一切為伴。一切亦爾
。是故主伴伴主。皆悉無盡。不可稱說。菩薩三昧海門。皆此安立。自在無礙。然無
異念也。
交參主伴。
以一心為主。萬法為伴。或萬法為主。一心為伴。互為主伴。性相該通。如云此
土文殊說。則十方國土文殊一時同說。
十玄門之資攝。無盡無窮。
十玄門者。一同時具足相應門。此約諸法相應無前後說。如海一滴。含百川味。
二一多相容不同門。此門約理說。如一室千燈。光光涉入。三諸法相即自在門。此門
P. 77
約用說。就三世間圓融即入。而成無盡。如金金色。二不相離。四隱顯祕密俱成門。
此門約緣說。如片月澄空。晦明相並。五微細相容安立門。此門約相說。即一時齊現
。似束箭齊頭。如瑠璃瓶。盛多芥子。六因陀羅網境界門。此門約譬喻說。約法相即
互照重現無盡門。如兩鏡互照。傳輝相寫。遞出無窮。七諸藏純雜具德門。此門約諸
行說。亦名廣狹門。亦名主伴門。如北辰所居。眾星拱之。八十世隔法異成門。此門
約三世說。如一夕之夢。翱翔百年。九唯心迴轉善成門。此門約心說。如徑尺之鏡。
見千里之像。十託事顯法生解門。此門約智說。如立像豎臂。觸目皆道。此十玄門。
法法皆具。悉入一心無盡之旨。如海涌羣波。羣波即海。金成眾器。眾器皆金。若以
平等心是一義。差別心是多義。以一心即一切心。是相即義。是同時相應義。以一切
心入一心。是相入義。以一心攝一切心。是隱義。以一切心資一心。是顯義。以不壞
差別心而現平等心。是多中一義。以不隱平等心而現差別心。是一中多義。又微細心
不礙廣大心。廣大心不礙微細心。是一多不同義。亦是相容義。以一心為主。一切心
為伴。是主伴義。以一實心是純義。差別心是雜義。差別心即一實心雜恒純。一實心
即差別心純恒雜。即諸藏純雜義。以一心帶一切心還入一心。是帝網義。因心現境。
見境識心。是託事顯法義。長劫短劫延促時量。皆從積念而成。一心所現。是十世義
。因一心正義。演難思法門。究竟指歸。言亡慮絕。即唯心迴轉義。自心既爾。彼心
亦然。涉入交羅。重重無盡矣。
六相義之融通。不常不斷。
夫一切字一切法。皆有此六相。若善見者。得智無礙總持門。於諸法不滯有無斷
常等見。此六字義闕一。即理智不圓。此是初地位中。觀通世間一切法門故。不可廢
一取一。雙立雙亡。雖總同時繁興不有。縱各具別冥寂非無。不可以有心知。不可以
無心會。此六相義。於一一法上皆具。今於一心上具者。心是總相。能生世間出世間
一切法故。於一心中起善惡心。是別相。心王心所皆同真性。同一聚法。是同相。念
念互起。各各差別。是異相。諸法由心迴轉。心生則種種法生。則是成相。心心不可
得。是壞相。
鷲山正脈。鹿苑鴻基。真風長扇。慧範恒施。
此一心法。是十方三世諸佛得道之場。說法之本。原始要終。不離此法。該今括
古。豈越斯門。如百門義海云。遠近世界。佛及眾生。一切事物。莫不於一念中現。
何以故。一切事法。依心而現。念既無礙。法亦隨融。是故一念即見三世一切事物顯
現。故知萬法不出一心矣。夫心法者大約有三。一者四分成心。二者心法四緣生。三
者三量明心。四分成心者。一自證分。是心體。二見分。是心用。三相分。是心相。
四證自證分。是心後邊為量果。八識心王各各具四分義。心法四緣生者。一是因緣。
從種子而生。二是所緣緣。境牽生心用。三是等無間緣。念念相續。四是增上緣。不
相障礙。若闕一緣。心法即不生。三量明心者。一是現量。得法自性。不帶名言。二
P. 78
是比量。比度而知。三是非量。境不現前。且山河大地。是第八阿賴耶識相分。眼識
於第八識相分上。又變起一重相分。同與明了意識初念中率爾心緣時。是現量。後落
第二念意識作解之時。便成比量。若境不現前。緣過去獨影境中。是非量。凡一代時
教。說心地法門。不出四分三量料簡。廣說在宗鏡錄中。又約妄心。有五種心。一率
爾心。謂聞法創初。遇境便起。二尋求心。於境未達。方有尋求。三決定心。審知法
體。而起決定。四染淨心。法詮欣厭。而起染淨。五等流心。念念緣境。前後等故。
又約境有三。一性境。是現量心得。二帶質境。是比量心現。三獨影境。是非量心緣
。
隱顯無際而晦明相並。
百門義海云。若心攝一切法。即彼隱而此顯。若一切法攝心。即彼顯而此隱。由
顯時全隱而成顯。亦全顯而成隱。相由成立。是故隱時正顯。顯時正隱。如合日月。
晦明相並。又十玄門中。祕密隱顯俱成門者。謂諸法相攝之時。能攝則現。名之為顯
。所攝不顯。名之為隱。即隱常顯。即顯常隱。名曰俱成。常情不知。名為祕密。次
辯相者。且約一多相攝。以明隱顯。有其六句。一一顯多隱。一攝多故。二多顯一隱
。多攝一故。三俱上二句。同時無障礙故。四泯約相形。奪俱不立故。五具上四。是
解境故。六絕上五。是行境故。然一顯與多顯不俱。一隱與多隱不並。隱顯顯隱。同
時無礙。三昧章云。又事相隨理存亡自在。亦融成十義。一以事全事。故事泯也。二
以理全事。故事存也。三以前二不相離故。亦存亦泯也。四以二相奪故。非存非泯也
。五以舉體全理。事相方成故。即泯而存也。六以事舉體全成。無不蕩盡故。即存而
泯也。七以二義相順故。即存即泯俱存。八以相奪故。即存即泯俱泯也。九以前八義
同一事法。存亡自在。無礙俱現。十以同時相奪義。故無不盡。圓融超絕。迥出情表
。亦深思可見。
念劫融通而延促同時。
百門義海云。融念劫者。如見塵之時。是一念心所現。此一念之時。全是百千大
劫。何以故。以百千大劫。由本一念。方成大劫。既相成立。俱無體性。由一念無體
。即通大劫。大劫無體。即該一念。由念劫無體。長短之相自融。然亦不壞長短之相
。故云。塵含法界。無虧大小。念包九世。延促同時。九世者。過去世中。有現在未
來。未來世中。有過去現在。現在世中。有過去未來。三三成九世。
微妙之境幽深。非從像設。太玄之鄉緜邈。莫可心知。卓爾不羣。湛然純一。天
成神授而挺生。萬德千珍而共出。
一切眾生心。本具無漏功德。念念內熏。及至成佛時。便為性起功德。如懶瓚和
尚偈云。我有一語。無過直與。細於毫末。大無方所。本自圓成。不勞機杼。又古德
云。至妙靈通。目之曰道。若不鏡方寸。則虗負性靈矣。
P. 79
眾義咸歸於此宗。百華同成於一蜜。獨超紫微之表。教海宏樞。細開虗寂之閒。
禪扄正律。
問。眾義咸同成一蜜者。即成佛本理但是一心。云何更立文殊普賢行位之因。釋
迦彌勒名號之果。乃至十方諸佛國土神通變現種種法門等。答。此是無名位之名位。
無因果之因果。是心作因。是心成果。是心標名。是心立位。釋論云。初觀實相名因
。觀成名果。故知初後皆心。因果同證。祇為根機莫等。所見不同。若以一法逗機。
終不齊成解脫。須各各示現。引物歸心。雖開種種之名。皆是一心之義。若違自心。
取外佛相勝妙之境。則是顛倒。所以華嚴頌云。若以威德色種族。而見人中調御師。
是為病眼顛倒見。彼不能知最勝法。又頌云。假使百千劫。常見於如來。不依真實義
。而觀救世者。是人取諸相。增長癡惑網。繫縛生死獄。盲冥不見佛。云何不見佛。
一者為不識自心。二者為不明隱顯。何者。眾生之因隱於本覺。諸佛之果顯於法身。
因隱之本覺。是果顯之法身。故云凡聖交徹。理事相含矣。所云釋迦牟尼者。釋迦。
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能仁者。即心性無邊。含容一切。寂默者。即心體本寂
。動靜不干。故號釋迦牟尼。覺此名佛。彌勒者。此云慈氏。即是一心真實之慈。以
心不守自性。任物卷舒。應現無方。成無緣化。故稱慈氏。阿彌陀者。此云無量壽。
即如理為命。以一心真如性無盡故。乃曰無量壽。阿閦者。此云不動。即一心妙性。
湛然不動。妙覺位不能增。無明地不能滅。文殊即是自心無性之本理。普賢即是自心
無盡之妙行。觀音是自心之大悲。勢至是自心之大智。乃至神通變化。皆即一心矣。
故般若經云。一心具足萬行。即斯旨也。
唯自不動。於彼云云。
肇論云。既無心於動靜。亦無像於去來。去來不以像。故無器而不形。動靜不以
心。故無感而不應。然則心生於有心。像出於有像。註云。月若入器則一器有。而眾
器無。良由月體不入器中故。則能千器萬器一時遍應。聖人不以像應物。則塵剎普現
其身。動靜不慮其心。故有感皆通。周易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心生於有心。像
出於有像者。一切聖心及佛像。皆是眾生有心中而現。聖且無心無像。但本願力故為
增上緣。各令機熟眾生自見如是事。
道在心而不在事。法由我而不由君。
萬法唯識者。總有四種意識。一者明了意識。境現在前。二者獨散意識境不在前
。獨頭而起。如緣過去境等。又不在定。但是散心所緣。故云獨散意識。三夢中意識
。此三種意識。皆是眾生自心業之影像色。四定中意識。所現境界。即是坐禪人定中
所現。名定果色。如攝論云。如觀行人。定中所見色相境界。識所顯現。定無境界。
此於九想中。所變青黃等色相。是定境。非所憶持識。憶持識有染汙。此境現前所見
分明清淨。則唯識之旨。於此彌彰。如依鏡面。但有自面。無有別影。何以故。諸法
和合道理難可思議。不可見法。而令得見。定心亦爾。定心有二分。一分似識。一分
P. 80
似塵。此二種實唯是識。若憶持識是過去色。此定中色。若在散心五識。可言緣現在
外塵起。若散意識。緣過去塵起。若在觀中。必不得緣外色為境。色在現前。又非緣
過去境。當知定心所緣色。即見自心。不見別境。以定中色。此定外色。應知亦無別
境。是知一心即萬法。萬法即一心。何者。以一心不動。舉體為萬法故。如起信鈔云
。舉體者。謂真如舉體成生滅。生滅無性即是真如。不曾有真如處不生滅。未曾有生
滅處不真如。唯我不動。於彼云云者。如長者論云。以一切眾生根器為明鏡。佛於一
切眾生心海。任物自見。各得自法。皆令向善及得菩提。
真性與緣起同壽。不思議而可思議。有量共無量平運。居見聞而非見聞。
一切染淨諸法。是真性中緣起。一心。是緣起中真性。真性則不思議無量。緣起
則可思議有量。以皆是一心同時故。不思議即可思議。無量即有量。究竟論之。二俱
寂滅。如華嚴經頌云。菩薩入是不思議。於中思議不可盡。入是不可思議處。思與非
思俱寂滅。又云。所思不可思。是名為難思。
物外祥雲。法中閒氣。奇絕而異代殊珍。廣大而宗徒富貴。
古云。不讀華嚴經。焉知佛富貴者。以華嚴以心為宗。故稱無盡宗趣。如經云。
知一切法在一念。又如大莊嚴法門經云。復次長者子。菩薩不應覺於餘事。但覺自心
。何以故。覺自心者。即覺一切眾生心故。若自心清淨。即是一切眾生心清淨故。如
自心體性。即是一切眾生心體性。如自心離垢。即是一切眾生心離垢。如自心離貪。
即是一切眾生心離貪。如自心離瞋。即是一切眾生心離瞋。如自心離癡。即是一切眾
生心離癡。如自心離煩惱。即是一切眾生心離煩惱。作此覺者。名一切智知覺。又華
嚴經頌云。心集無邊業。莊嚴諸世間。了世皆是心。現身等眾生。
得初而即得後。猶圓珠無間隔之方。了一而便了餘。似海滴總江河之味。
一是多。一能遍於多。多是一。多能遍於一。亦如毛孔是小。剎土是大。毛因悟
顯。剎逐迷生。迷則有分限。悟則無邊際。又若具諸剎毛孔皆有稱性及不壞相義。今
毛上取稱性義。故如法性之無外。剎上取不壞相。故不遍稱性之毛。又內外緣起非即
離故者。亦有二義。一約內外共為緣起。由不即故。有能所入。由不離故。故得相入
。二約內外緣起與真法性不即不離。此復二義。一由內外不即法性。有能所入。不離
法性。故毛能包剎遍入。二者毛約不離法性。如理而包。剎約不即法性。不遍毛孔。
思之成觀。
一法纔徹。萬彚皆通。直論入道之處。靡離淨意之中。
經頌云。迷時三界有。悟即十方空。欲知成道處。祇在淨心中。
諸佛不證真門。悟時無得。異生弗沈。死海。迷處全空。
以凡聖一如。本無迷悟。但了佛是心。萬法如鏡。是以思益經云。思益菩薩放右
掌寶光。一切四眾皆如佛相。各坐寶蓮華座。下方四菩薩踊出。欲禮世尊。乃發願言
。今此眾會。其色無異。當知一切諸法亦復如是。此語不虗。願釋迦如來現異相。令
P. 81
我禮敬。即時釋迦如來。踊起七多羅樹坐師子座。
幽旨罕窮。淺根難信。情見不到而理深。智解莫明而機峻。業果隳於淨地。苦海
收波。罪華籍於慈風。刀山落刃。
業由心造。罪是心生。若了自他唯心。即無逆順對治。無復結業。如阿闍世王。
及央掘魔羅比丘等。遇佛悟罪性空。得入聖位。故云得道業亡。又云心生即是罪生時
。今若悟境是心。心即不起。心滅即是罪消時。自然罪山摧而業海枯。鑊湯息而銅柱
冷矣。
旨不可見。義不可尋。理短而甘鞭屍吼石。
鞭屍者。佛滅後八百年。有如意論師出世。善能談論。王禮為師。遂召外道。令
如意論師立義。論師立先因後果。集苦道滅。集是有漏因。苦是有漏果。道是無漏因
。滅是無漏果。外道遂來出過。外道云。汝師出世。說苦集滅道四諦。何以弟子說集
苦道滅。有違師教過。如意救云。我不違師教。佛在世日說先果後因者。為對不信因
果有情。先說苦果。後說集因。我今順因果說。亦不相違。此時外道朋黨熾盛。眾中
無證義人。王賜外道金七十兩。封外道論為金七十論。如意此時墮負。嚼舌而終。至
佛滅後九百年。世親出世。披尋外道邪論。果見如意屈負。遂造論軌論式等上王。救
如意論師。王加敬仰。賜世親金七十兩。封為勝金七十論。王令縛草鞭屍。表外道邪
宗。鞭草屍血出。所以云世親有鞭屍之德。故知說須逗機。無證便墮。古人嚼舌。可
謂為法忘軀矣。鞭草出血者。是知理為神禦。邪法難扶。無情出血。表心境一如矣。
吼石者。昔劫初之時。有外道名伽毗羅。修道得五通。造略數論。知世無常。身不久
住。恐後有人破我所造之論。遂欲駐身拒來破者。便往自在天所。求延壽法。天云。
我今變汝為一物。最為長壽。其仙人遍報門徒。我今化為石。若有異宗來難我法者。
但教書於石上。我自答通。天遂變仙人為一方石。可長一丈餘。在頻陀餘柑林中。後
陳那造因明論成。以宗因喻三支比量。破其數論。弟子莫能通答。將陳那比量。往餘
柑林。書於石上。尋書出答。後又書比量於石。與弟子同封記之。至明旦往看。石上
書答訖。如是陳那又書比量於石上。難彼外道。至二三日方答得。陳那復書。至七日
後方答。如是又書其石。並不書出答詞。被陳那難詰。其石汗出。大吼振破。昇在空
中。所以世云陳那有吼石之能也。變身為石。而能形文對答者。可謂心境同原。自他
一際。有情無情。同一體性。如漩澓頌云。若人欲識真空理。心內真如還遍外。情與
無情同一體。處處名為真法界。又首楞嚴經云。根塵同原。縛脫無二。識性虗妄。猶
若空華。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石吼振破者。是知妙理難虧。真心莫易。可以摧邪轉正。去偽存真。且如金石至堅。
尚能隳壞。豈況浮言汎解。而能移易乎。
請說而願捧足傾心。
P. 82
西天有陳那菩薩。世稱命世。賢劫千佛之一也。山神捧菩薩足。高數百尺。唱言
。佛說因明。玄玅難究。如來滅後。大義淪絕。今幸福智攸邈。深達聖旨。因明論道
。願請重弘。因許所請。遂造因明正理門論。又如釋迦如來初得道時。梵王請轉法輪
。亦如舍利弗請佛說法華經等。皆是傾心瀝懇。三請方說。
廣長舌之敷揚。
佛說法華經。出舌至梵天。說阿彌陀佛經時。舌覆大千世界。以凡夫人舌過鼻尖
。表三生不妄語。聖人出舌至髮際。以佛說法華一乘等心地法門時。舌出過凡聖之上
。以表所說心法真實。起眾生信故。
暫披而即能熏種。
法華經云。須臾聞之。即得阿耨菩提。又云。一句染神。歷劫不忘。如華嚴策林
。問。罪有淺深。位有階降。阿鼻地獄極惡罪人。如何頓超便階十地。若言經力。或
推佛光。何不獄中談經。何借光明常照。仰申所以。用顯大違。答。圓頓教海。德用
難思。諸佛威神。利樂叵測。然其化物。要在有緣。地獄罪人。昔聞圓法。具金剛種
。得遇佛光。光流成道之時。則是根機已熟。冥機叩聖。感應道交。亦似萠芽。久含
陽氣。東風一拂。頓示抽條位雖頓圓。久因積善。若非其器。亦不遇斯光。諸地久修
。果無頓得。其由影隨質妙。響逐聲倫。理數而然。亦何致惑。善惡之法。皆是熏成
矣。
五實語之剖析。
五語者。金剛經云。一真語。二實語。三如語。四不誑語。五不異語。此表所說
一心金剛般若之法不虗。以金剛是不可壞義。般若即無二之旨。
一覧而須納千金。
因明鈔云。玄鑒居士。是護法菩薩門徒。護法造得唯識稾本一百卷。臨入滅時。
將付玄鑒居士云。支那菩薩到。為將分付。此土如有人借看。但覓取金一百兩。可借
與看一遍。三藏於居士處。得此稾本歸。翻為十卷。即成唯識論是也。又天親菩薩造
唯識三十頌。付一居士。亦囑云。若有要看者。索金一兩。邇後門庭來求觀者。輸金
如市。是知古人。重教輕珍。敬人愛法。況聞之入道。便為出世之人。豈世間珍寶而
為酬比耶。故法華經偈云。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舉止施為。現大神變。
證道歌云。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如今眾生身中三身者。寂是法身
。智是報身。用是化身。四智者。前眼等五識。是成所作智。第六意識。是妙觀察智
。第七末那識。是平等性智。第八阿賴耶識。是大圓鏡智。在眾生時。智劣識強。但
名為識。當佛地時。智強識劣。但名為智。祇轉其名。不轉其體。又歌云。六般神用
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又志公和尚歌云。運用元來聲色中。凡夫不了爭為計。
P. 83
理不偏而事不孤。行常順而道常遍。即多用之一體。同時頓具而非分。於一體之
多門。前後交羅而齊現。
出世之道。理由心成。處世之門。事由心造。若以唯心之事。一法即一切法。舒
之無邊。以唯心之理。一切法即一法。卷之無跡。因卷而說一。此法未曾一。因舒而
說多。此法未曾多。則非一非多。有而不有。而多而一。無而不無。華嚴記云。一多
十門分別者。一孤標獨立者。即頌云。多中無一性。一亦無有多。二法互奪故。故得
獨立。亦一即多而唯多。多即一而唯一。廢己同他。故云獨立。二雙現同時。即頌云
。知以一故眾。知以眾故一。無一即無多。無多即無一。故二雙現。更無前後。如牛
二角。三兩相俱亡。即前二俱捨也。四自在無礙者。欲一即一。不壞相故。欲多即多
。一即多故。一既如此。多亦準之。常一常多常即。故云自在。五去來不動者。一入
多而一在。多入一而多存。若兩鏡相入。而不動本相。相即亦然。六無力相持者。因
一有多。多無力而持一。因多有一。一無力持多。七彼此無知者。二互相依。皆無體
性。故不相知。覺首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八力
用交徹者。即頌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義。九自性非有者。互為因起。舉體性
空。十究竟離言者。不可言一。不可言非一。不可言亦一亦非一。不可言非一非非一
。不可言相即。以相入故。不可言相入。以相即故。不可言即入。不壞相故。不可言
不即入。互交徹故。口欲言而辭喪。心將緣而慮亡。唯證智知。同果海故。一多既爾
。染淨等無不皆然。又如善財遍求遍事。此一乃即多之一。故至普賢一時頓圓。則是
即一之多。一多無礙。故曰難思。又三昧章云。一諸門融合。圓明頓現。具足一切也
。二隨舉一門。亦具一切。三隨舉一義。亦具一切。四隨舉一句。亦具一切。五以此
圓分。俱是總相。是故融攝一切。六俱是別相。莫不皆是所攝一切。七俱是同相。能
所攝義齊均同故。八俱是異相。義各別不相離故。九俱是成相。緣起義門正立俱現故
。十俱是壞相。緣起無作同一味故。
美惡無體。唯想任持。聲響冥合。形影相隨。
夫十惡業。因從心生。果還心受。於生報。後報。現報。總三報之中。生後二報
。事在隔生。於現報之中。見聞親驗。此是增上業果。於總別報中。現身便變。如自
鏡錄云。新羅國大興輪寺。第一老僧。厥名道安。自小出家。即住茲寺。又薄解經論
。為少長所宗。然於飲食。偏好簡擇。一味乖心。杖楚交至。朝夕汲汲。略無暇日。
眾雖患之。莫能救止。後因抱疾。更劇由來。罵詈瞋打。揮擲器物。內外親隣。不敢
瞻視。經數日。遂生變作蛇。身長百餘尺。號吼出房。徑赴林野。道俗見聞。莫不傷
心而誡矣。此即瞋火從自心而發。還燒自身。瞋之一法既然。八萬四千煩惱亦爾。
胎獄華池。受報而自分優劣。瓊林棘樹。稟生而各具榮衰。
淨名經云。心淨故眾生淨。心垢故眾生垢。起信論云。染淨諸法。皆相待而成。
故知垢淨由心。更無別體。莊嚴論云。諸行剎那增上者。如佛說。心將世間去。心牽
P. 84
世間來。由心自在。世間隨轉。識緣名色。此說亦爾。故知諸行是心果。又隨淨者。
淨是禪定人心。彼人諸行。隨淨心轉。修禪比丘。具足神通。心得自在。若欲令木為
金。則得隨意。故知諸行皆是心果。如作罪眾生。可得外物。一切下劣。作福眾生。
可得外物。一切妙好。故知諸行皆是心果。當知一切萬法。既以心為因。亦以心為果
。雖然淨穢顯現不同。於心鏡中。如光如影。了不可得。
明斷由人。斯言可聽。運意而須契正宗。舉步而莫行他徑。
心鏡錄中。問。真心靡易。妙性無生。凡聖同倫。云何說妄。答。本心湛寂。絕
相離言。性雖自爾。以不守性故。隨緣染淨。且如一水。若珠入則清。塵雜則濁。又
如一空。若雲遮則昏。月現則淨。故大智度論云。譬如清淨池水。狂象入中。令其渾
濁。若清水珠入。水即清淨。不得言水外無象無珠。心亦如是。煩惱入故。能令心濁
。諸慈悲等善法入心。令心清淨。然垢淨不定。真妄從緣。若昧之。則念念輪迴。遺
失真性。若照之。則心心寂滅。圓證涅槃。故知真妄無因。空有言說。約真無說。約
說無真。皆是狂迷情想建立。千途竟起。空迷演若之頭。一法纔生。唯現闥婆之影。
如急湍之水。逐南北而分流。
人性如急湍水。決東即東。決西即西。方圓任器。曲直隨形。心之性柔。亦復如
是。
似蚇蠖之身。食青黃而不定。
如蚇蠖蟲。食蒼而身蒼。食黃而身黃。如云。心大般若大。心小般若小。則轉變
由心矣。
如來之藏。萬德之林。湛然無際。曷用推尋。木母變色之時。生於孝意。
如丁蘭至孝。剋木為母。晨昏敬養。形喜慍之色。土木不變。唯心感耳。亦如世
間致生祠堂。有政德及民。往往有遺愛去思。為立祠宇。中塑像。以四時饗之。其人
當饗祭日。則酒氣腹飽。
金像舒光之日。起自誠心。
或志心供養尊像。而放光明者。皆是志誠所感。如經云。一切化佛。從敬心起。
又書云。河嶽不靈。唯人所感。
引喻何窮。證明非一。理理而悉具圓常。事事而皆談真實。
如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以一心是萬法之實性故。又頌云。雖說
種種。道其實為一乘。是以釋摩訶衍論云。一切諸法一心量。無心外法。以無心外法
故。豈一心法與一心法作障礙事。亦一心法與一心法作解脫事。無有障礙。無有解脫
。一心之法。一即是心。心即是一。無一別心。無心別一。一切諸法。平等一味。一
相無相。作一種光明心地之海。
似幻師觀技而無著。了是心生。如調馬見影而弗驚。知從身出。
P. 85
幻師幻出男女之形。而心不著。知是自幻術心生。如調馬見影不驚。知影從我形
出。則心不見心。無相可得。
諸塵不隔。此旨堪遵。變化莫測。緜密難論。如善財不出道場。遍歷百城之法。
李長者論云。善財遍巡諸友。歷一百十城之法。不出娑羅之林。慈氏受一生成佛
之功。不出一念無生性海。
猶海幢常冥寂定。廣開佛事之門。
華嚴經云。海幢比丘。結跏趺坐。入於三昧。離出入息。無別思覺。身安不動。
從其足下。出無數百千億長者居士婆羅門眾。皆以種種諸莊嚴具。莊嚴其身。悉著寶
冠。頂繫明珠。普往十方一切世界。雨一切寶。一切纓絡。一切衣服。一切飲食如法
上味。一切華。一切鬘。一切香。一切塗香。一切欲樂資生之具。於一切處。救攝一
切貧窮眾生。安慰一切苦惱眾生。皆令歡喜心意清淨。成就無上菩提之道。如金剛三
昧經云。空心不動。足具六波羅蜜。
最上之宗。第一之說。大悟而豈假他求。內證而應須自決。似冰含水。融通而豈
有等倫。
冬則結水成冰。春則釋冰成水。時節有異。溼性不動。眾生佛性亦爾。在凡身如
結冰。居聖體如釋水。但隔迷悟之時。一心不動。
如金與鐶。展轉而更無差別。
密嚴經頌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鐶。展轉無差別。以如來藏不
守自性。隨緣六道。如金逐工匠之緣。造作瓶盤眾器。雖隨緣轉。而不失金體。如來
藏亦復如是。雖隨染緣作眾生。是隨緣義。而不失自體。是不變義。
註心賦卷第三
P.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