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延壽塔 |
妙嚴大師之塔 |
京西有古寺,塔林顯舊蘊。前些日子,北京晚報「品讀」版講述了戒台寺32座古塔的故事,一些讀者讀後覺得不過癮,想讓再介紹介紹潭柘寺的塔林。想想也是,作為京西的兩座古寺,潭柘寺和戒台寺均有上千年的歷史,擁有濃厚的底蘊。多座古塔的背後,有一段段鮮為人知的故事。而潭柘寺的古塔更多,足足有78座。
潭柘寺始建於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 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是北京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寺廟之一。細說起來,潭柘寺的官方名稱還真不少,蓋因古代皇帝愛賜名。金代皇帝曾給潭柘寺改名為「大萬壽寺」,而到了明代,皇帝也數次對寺院賜名,因而寺名幾次更改。明宣宗曾賜名「龍泉寺」,天順元年,明英宗敕改仍名「嘉福寺」。到了清代,康熙下令重修寺院,並在1697年二游潭柘寺,親賜寺名為「敕建岫雲禪寺」。「岫雲」一詞出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表達出淡泊平靜的閒適之情。房山區琉璃河北岸有座道觀,名為岫雲觀,也是在清朝改的名字,可見清室給寺廟起名時偏愛「岫雲」。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後,宮內的太監有一部分就流落到了岫雲觀內。
古剎潭柘寺經歷了多個朝代,曾有難以數計的僧人在此修行,並終老於此,因而在寺院附近留下了數量眾多的墓塔,從而形成塔林。
1、寺內現存惟一古塔為明代所建
潭柘寺的塔林原有四處,由於年代久遠,朝代更迭,當地人口增多而佔用土地等原因,有三處塔林都不存在了。只有第四處塔林保存下來。
現存潭柘寺塔林佔地約13500平方米,分為上塔林院和下塔林院及寺院內外的塔,共有78座古塔。潭柘寺內有一座金剛延壽塔;上塔林院周圍石砌圍牆,設兩座院門,院內古樹參天,內有清代建造的27座塔,全部為覆鉢藏式磚塔;下塔林院有44座塔,為金、元、明、清四個朝代建造的塔;塔林院外有7座塔。這樣算起來是79座塔,不過其中一座是民國時期所建,不能稱為古塔,所以78座古塔的說法是對的。
金剛延壽塔位於潭柘寺內第四進院的東路,是白色覆鉢式磚石塔,建於圓通殿與地藏殿之間。金剛延壽塔為明代越靖王朱瞻墉出資於正統二年(1437年)所建,次年九月建成,是潭柘寺內現存惟一的古塔。推斷建塔的目的,一是為朱瞻墉的母親祈福,祝母親健康長壽;另一種可能是母親生前使用過的遺物以及生辰八字和佛經存放在塔內,供後人瞻仰。越靖王朱瞻墉是個有故事的人,他是明仁宗朱高熾嫡三子,明朝第一代越王,但在他之後,再無越王。不過,朱瞻墉從1424年受封為越王,到1439年去世,一直未就任。他去世後,越國被撤除。
把塔建在圓通殿與地藏殿之間,這樣的情況很少見,有可能是先建塔,後建的佛殿。清《日下舊聞考》記載:「明越靖王瞻墉所建延壽塔,今尚存,高五丈余。」根據筆者測量,塔高約16.8米,由塔基、須彌座、覆鉢式塔身、相輪和塔剎等組成。塔兩邊是廟宇山牆,塔前左右各有一棵古松樹,松樹直乾雲狀樹冠,形成一塔二樹的潭柘寺一景,又名曰:「雙鳳舞塔」,整座白塔被松枝籠罩著,真有拜塔延壽之意。
金剛延壽塔後面牆壁上鑲嵌著潭柘寺現存最古老的一塊石碑,比金剛延壽塔的建造年代要早。這塊石碑立於金代明昌五年(1194年),碑上刻著當時潭柘寺住持重玉禪師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詩,記述在金朝皇太子完顏允恭進香的盛況。《日下舊聞考》中收錄了該詩,名為《從顯宗皇帝幸龍泉寺應制詩》,全文如下:「一林黃葉萬山秋,鑾杖參陪結勝游。怪石闌珊蹲玉虎,老松盤曲臥蒼虯。俯臨絕壑安禪室,迅落危崖洩瀑流。可笑紅塵奔走者,幾人於此暫心休。」舊籍中把完顏允恭稱為顯宗,實際上他並未當過皇帝。他還沒熬到當皇帝的時候,就病死了,他的兒子又被立為皇太孫,而他則被追謚為皇帝,廟號顯宗。
2、忽必烈女兒在潭柘寺出家
下塔林院中,有一座古塔特別引人注意。進下塔林院向左,西南角茂密的古松樹中,有一片相對開闊的地方,中間矗立著一座密檐式磚塔,塔名為「妙嚴大師之塔」。
妙嚴大師塔,又稱妙嚴公主塔,始建於元代。說起妙嚴大師,大家可能不知其為何人,但是,提起她的父親,相信每一個人都知道,因為她的父親是元世祖忽必烈。
妙嚴大師,生辰年月不詳,是忽必烈的女兒,名叫茶倫,「妙嚴」是茶倫自己出家為尼時,以南朝梁代的妙嚴公主為榜樣,起法號「妙嚴」,後人稱「妙嚴公主」。查閱資料可知,忽必烈一生有10個兒子和7個女兒,女兒都無詳細記載,僅有下嫁到婆家的記錄,妙嚴公主未出嫁,而是出家遁入佛門。妙嚴公主從小習武,長大後跟隨父王徵戰,衝鋒陷陣,英勇善戰,是名馬上女將。可能見到戰場殺人太多,內心生悲,又受到漢族宰相劉秉忠篤信佛教的影響,決定出家到潭柘寺,為其父和自己贖罪。妙嚴公主每日在觀音殿內跪拜誦經,拜佛虔誠,「禮懺觀音」,年深日久,竟把觀音殿內的一塊鋪地方磚磨出了兩個深深的腳窩。明代釋真和尚寫詩「妙嚴公主拜磚贊」,其中有:「積日成月月成時,積時成歲歲成劫。如是積漸難盡言,水滴石穿心力至。」表現了妙嚴在「禮懺觀音」時的心情。
直到現在,妙嚴公主的「拜磚」依然供奉在潭柘寺的觀音殿內,成為潭柘寺中極為珍貴的一件歷史文物。2014年11月10日上午,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偕夫人到潭柘寺,為妙嚴公主的「拜磚」送上鮮花,以表達對這位公主深深的敬意。
妙嚴大師圓寂於潭柘寺中,建磚塔於下塔林院。妙嚴大師塔為磚木結構六角五層密檐實心塔,建造精良,塔高約13米。塔座一層磚雕須彌座,須彌座的束腰中,每面設兩個壺門,門內雕有獅首,兩旁為磚雕盆蓮花和西番蓮等。須彌座上為磚雕二層護欄和三層仰蓮瓣承托塔身,塔身一層六面,南、北方向各設磚雕仿木雙扇假門,門扇上雕刻萬字花櫺和如意雲頭圖案,其它四面各一方形萬字花櫺假窗。在拱券門楣下空間,南門刻一盆盛開的牡丹花,北門刻一盆盛開的西番蓮花,這兩幅花卉圖案雕刻得十分精美,其花瓣外翻,似正在怒放,枝葉舒展自如,飄逸瀟灑,非常美觀大方。特別之處是一層檐下磚雕仿木斗拱外,有兩排木制方椽子承托密檐,這種建造工藝在其它古塔中很常見,因時間長久木椽子風化腐朽,修復時大都換成磚或水泥製品,塔檐上均採用綠色琉璃瓦,十分講究。塔頂為二層磚雕仰蓮座承托仰月和三寶珠的塔剎。
潭柘寺塔林(1990年)
3、日本僧人曾任潭柘寺住持
潭柘寺下塔林院西北部有座終極無初禪師塔,建於明代宣德四年(1429年)。
終極無初禪師,法名德始,字無初,號終極,日本東信州人,即現今的日本長野縣。他幼年性情端靜,不愛與小朋友玩耍,見到僧人從門前經過便喜形於色。父母見此,知道他有向佛之心,就送他到寺廟,拜一公和尚為師,出家修行。幾年後,德始乘商船來中國,在杭州靈隱寺學習臨濟宗法,並向慧禪師學習禪宗佛學,佛理大有長進,「深得單傳之旨,後東歸,國人景仰,尊為禪祖。」就是說德始在中國學成後返回日本傳法,被尊稱為日本禪宗的初祖。幾年後,他又來到中國,並於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來到北京,住在雙塔慶壽寺,與明代僧人姚廣孝談佛論法,然後到峨眉山等地雲遊多年。
終極無初禪師塔
明代是潭柘寺的興盛時期,這首先得益於明初重臣姚廣孝。明建文帝削藩時,明成祖朱棣就是按照姚廣孝的謀劃,起兵「靖難」奪取的皇位。功成名就之後,姚廣孝辭官不做,而到京西的潭柘寺隱居修行,與德始禪師探討佛理。二人相見恨晚,每日里研討佛法,結為摯友。姚廣孝對德始禪師高深的佛學造詣十分欽佩,遂向明成祖朱棣推薦。
明永樂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特命德始為潭柘寺住持,德始禪師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積蓄,對寺院進行了整修。在任住持期間,德始禪師為了整修寺院日夜操勞,廢寢忘食,還四次主持道場,弘揚臨濟宗佛法,繁盛了潭柘寺的香火。德始在中國居住了56年,是日本在華高僧留居中國時間最長的一位,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德始禪師連任四屆住持,德高眾望,生活儉樸,青衣素食,暮鼓晨鐘,一生無積蓄。明宣德四年(1429年)在潭柘寺中圓寂,遺體火化後,眾僧建六角五層密檐塔,將舍利供拜在塔內,稱為終極無初禪師塔。
終極無初禪師塔為六角五層密檐實心磚塔,坐北朝南,測塔高約13.5米,塔座為上下二層磚雕須彌座,上層須彌座比下邊須彌座略小一些,束腰部的圖案差不多,都是吉祥如意雲紋圖案,轉角處各雕一個仰俯蓮花寶瓶柱。須彌座上是仿木斗拱,上有吉祥錦紋圖案的護欄,三層巨大的仰蓮花瓣,最上層蓮花瓣與瓣之間刻花蕊紋,蓮花座中央是五層塔身。第一層塔身為六面,南、北兩面設磚雕仿木假門,門為雙扇上部刻浮雕花櫺,下部刻吉祥團花圖案,門楣上有兩個花頭門簪。朝南的門上是鑲嵌一方磚雕塔銘,銘文:「前往當山第三十三代住持終極無初禪師之靈塔」。轉角處是半圓形轉角裝飾柱。除了南北是假門,其他四面各是一個磚雕方形假窗,窗中雕各式錦紋窗櫺。塔身上部為五層塔檐,每層塔檐下邊是磚雕仿木斗拱,塔檐用疊澀法砌,檐與檐間每面設有兩個龕門,但龕門中無佛像。塔檐外沿採用凹弧線形碼砌,這樣能使塔檐的檐角更顯突出飛翹,塔身看上去不那麼平直呆板,增添曲線美感,據說這是元代的建築方法,到明代傳承繼續使用。塔剎建造比較講究,密檐頂上砌收縮磚台,磚雕三層仰蓮花座,中間托著一顆火焰寶珠,寶珠上插一根鐵針,穿起一組由五層相輪和三顆寶珠的塔剎。
六百多年過去了,現在還有日本友人來朝拜終極無初禪師塔,緬懷德始大師對日本佛教的卓越成就。
4、印度僧人在潭柘寺圓寂
下塔林院的中心位置是廣慧通理禪師塔,塔始建於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廣慧通理禪師俗姓侯,名開性,是今北京懷柔縣靈跡人。他生於1104年,九歲時在潭柘寺出家,拜戒振禪師為師,學習禪宗中臨濟宗佛學,後來雲遊遼東和齊魯等地,遍訪名山古剎,向各地高僧學習佛法。金大定初年回歸潭柘寺任住持,在任的十一年里,用朝廷的資助大規模整修擴建寺院,使潭柘寺的殿宇煥然一新。他在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圓寂,享年72歲,圓寂後被佛門尊為「廣慧通理禪師」,並建高大的密檐塔。廣慧通理禪師是金代禪學的代表人物,其弟子有善照、了奇、圓通、廣溫、覺本、證言、相了禪師等人。
廣慧通理禪師塔 |
廣慧通理禪師塔為磚石結構八角七層密檐實心塔,坐北朝南,塔前左右各一棵高大茂盛的千年娑羅樹陪伴,塔高約19.2米,是潭柘寺古塔中最高的塔。廣慧通理禪師塔的塔座八角磚砌須彌座,束腰部有已風化看不清楚的花飾圖案,其上為二層磚雕護欄和三層仰蓮承托塔身。廣慧通理禪師塔是潭柘寺下塔林院中的祖塔,是北京歷史最悠久的古塔之一,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座金代密檐磚塔。
下塔林院西北部有座底哇答思大師塔,聽著名字就覺得奇怪,蓋因底哇答思大師是東印度人。底哇答思8歲出家。拜僧人板的達為師,跟隨師傅雲遊。明洪武初年,他24歲時遊歷到中國,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奉天門召見了底哇答思,並親賜其度牒。後雲遊中國各地傳法三十多年。明宣德三年(1428年),底哇答思大師來到北京,居住在慶壽寺中,直到暮年。明宣德十年(1435年),他到了潭柘寺,大師認為這裡就是理想的「西天佛國」,遂在寺院西側建造了一座庵堂,作為自己的終老之所。底哇答思大師還出資修建寺院,並經常用自己的資財,救濟附近的貧苦百姓,從而受到了寺僧和附近百姓們的尊敬。明正統三年(1438年)三月初一,底哇答思大師在潭柘寺圓寂,終年90歲,佛門尊其為「政禪師」。朝中太監梅公等人捐資建靈塔,並請當朝吏部郎中程南雲撰寫碑文,建墓塔立碑於下塔林院內。
底哇答思大師塔為全石結構覆鉢式塔,測塔高約6.2米。塔基為花崗岩石四方台座,塔座六角仰俯蓮須彌座,束腰部淺雕海棠池花紋。須彌座上三層金剛圈承托覆鉢式塔身,塔身上又三層金剛圈和圓錐形塔頸。塔頂部石刻垂簾串珠華蓋,黃色蓮花承托仰月和葫蘆塔剎。整座塔採用了花崗岩石雕鑿疊砌而成,塔須彌座平直,仰俯蓮瓣規整大方,覆鉢體塔身曲線簡潔,塔上沒有塔銘,而塔前竪立有一方明正統三年(1438年)的「故禪師底哇答思塔銘」石碑,記述著東印度僧人底哇答思大師的跡行,底哇答思大師塔是中外佛教交流史上的重要實物。
5、虎塔葬的不是僧人是老虎
虎塔位於潭柘寺下塔林院外西北山道的路邊。塔為磚石結構,以青磚砌須彌座、覆鉢體塔身和十三層相輪,而塔基、塔銘、華蓋及塔剎是石料打鑿的,塔高約7.5米,塔銘字跡不清。
虎塔
虎塔 |
據說此塔中埋葬的不是僧人,而是一隻老虎。此虎原生活在潭柘寺外的虎踞峰,時常下山傷害牲畜,後在寺內「瘋魔和尚」因亮法師的教化下,改惡從善,改食素齋,每日伏在因亮法師身邊,聽其講經。因亮法師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圓寂後,此虎絕食,每天哭泣,五天之後殉主而死。寺僧們感其至誠,按照寺內大和尚的待遇,為其修建造了一座墓塔,稱虎塔。民國時期旅行家田樹藩游過此地,在《西山名勝記》中寫詩贊:「神話離奇餐聽經,佛心感應獸心靈。永留色相傳千古,香火人間拜道星。」
2011年維修時,將虎塔覆鉢體上一棵小榆樹清理掉,怕樹根撐裂塔體造成坍塌。清理過程中發現塔肚內有一尊高23釐米鎏金銅佛像,一個銅制高21釐米,底直徑10釐米銅皮圓錐體,許多清代中早期官式做法的模制香泥小塔。這批文物出土,為研究潭柘寺塔林提供了真實的史料。
除了虎塔,潭柘寺還有一座龍塔,塔為磚石結構覆鉢式塔,塔高約8.3米。據說華嚴祖師建潭柘寺時,「捨宅」里的老龍留下了一對龍子,命其保護潭柘寺。這對龍子化作成二條青蛇住進了大雄寶殿,分別叫大青和小青……這些傳說就不細說了。龍塔與虎塔一東一西相立於山坡之上,形成塔林院「左青龍,右白虎」的格局。
潭柘寺還有很多有特點的古塔,比如上塔林院的初林公和尚靈塔,塔高約8.7米,塔旁有棵高大茂盛的古松樹,主樹幹長到塔邊會彎曲躲避,松樹的樹冠如綠蔭罩斜伸向塔頂覆蓋,樹枝掛著星星點點的松果,枝杈籠罩在塔頂之上,如同撐開的一把巨傘,遮護著初林公和尚塔,夏日遮陽,寒冬蔽雪,形成「松罩塔」的奇特景觀,為世間少有的天然植物護佛場景致。
還有一座十方普同塔,建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在金代廣慧通理禪師塔的東南側,有千年娑羅樹的綠蔭遮護,是潭柘寺下層職事僧人的合葬墓塔。潭柘寺僧人眾多,組織嚴密,等級森嚴,大和尚圓寂後一人一塔,而下層職事和尚圓寂後,則合葬在這座十方普同塔內。像這樣的「十方普同塔」,在各地寺廟還有很多座。(梁欣立)